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企业
  • 2篇人力资本
  • 2篇资本
  • 2篇竞争力
  • 2篇核心竞争力
  • 1篇银行
  • 1篇整性
  • 1篇人力资本产权
  • 1篇人力资本定价
  • 1篇人力资源
  • 1篇人力资源外包
  • 1篇融资
  • 1篇柔性管
  • 1篇柔性管理
  • 1篇儒学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所有权
  • 1篇所有权安排
  • 1篇铜价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发证券有限...

作者

  • 8篇蒋序标
  • 2篇唐元虎
  • 2篇郑兴山
  • 1篇周志明
  • 1篇蒋序怀
  • 1篇罗满生

传媒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系统工程
  • 1篇消费经济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湘潭大学社会...
  • 1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定价策略和收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在阐述人力资源外包的概念、外包的动力及作用等基础上,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成本和收益决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本文认为,人力资源外包收益的获得不仅体现在外包价格和外包监控成本之上,也同企业外包后由于人力资源服务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收益增加和/或其他方面的成本降低相联系。因此,系统地分析并考虑人力资源外包后的整体优势,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有效的员工激励来促使生产率提升将会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外包总体收益的关键所在。
郑兴山蒋序标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
LME与SHFE期铜价格引导关系实证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介绍Granger引导关系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五个月期铜进行了价格引导关系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期铜价格滞后引导上海期货交易所五个月期铜价格,但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对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铜价格不具有滞后价格引导关系。
蒋序标周志明
论居民金融资产及其结构优化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及其结构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发展态势和分布特征,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规律,通过国际比较剖析了当前我国居民金融资总量发展及其结构存在的不合理性,文章最后就促进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发展和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蒋序怀蒋序标
关键词: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优化
汲取儒学精华构建有本土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被引量:1
2003年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思潮的同时,我国企业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要加强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和思考,汲取“仁”、“德”、“和”、“义利”、“中庸”、“信”等儒家核心理念,进行多视角的阐释和多维度的运用,从而构建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蒋序标
关键词:儒学本土特色企业文化柔性管理核心竞争力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博弈分析被引量:13
2001年
本文对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作了进一步分析,并从产权博弈角度讨论了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所有权中如何达到均衡的安排。本文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并不存在所谓的“究竟应该是谁(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雇佣谁(人力资本或物质资本)”的“准则”,“究竟应该是谁雇佣谁”的问题也不应该成为确定的“模式”。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实际上是基于市场环境、企业组织形态和制度环境等现状点之上、由产权主体间行为和谈判能力决定的博弈结果。
郑兴山唐元虎蒋序标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权企业所有权博弈分析产权博弈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人力资本使用前的“潜在价值”难以度量,而使用后的产生的“实际价值”(企业实际绩效)却是可以精确计量的,本文从人力资本的特征出发,以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产生的企业实际绩效为基础,由人力资本分享企业的剩余来确定人力资本的价格,并通过分成、持股、期权等形式实现人力资本的定价。
蒋序标唐元虎
关键词:人力资本定价
我国券商经营者监控失灵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但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中介之一的券商近年来却出现“危机”:例如,风险事件频繁发生、多家券商因严重违规被关闭或托管、众多券商等待政府“救助”,等等。上述问题的成因可能很复杂...
蒋序标
战略定位:跨国银行核心竞争力塑造的起点被引量:2
2001年
近 2 0年来 ,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跨国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跨国银行纷纷调整经营战略 ,吸引了银行管理人员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集中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 ,以凯 (Kay)和马瑟(Mather)为代表的强调银行内部资源与外部关系的匹配观 ;第二 ,以波特 (Porter)的“钻石模型”为代表的外部竞争理论 ;第三 ,以哈梅尔 (Hamel)和普拉哈拉德 (Pulahalad)为代表的资源学派的战略理论。此外 ,英国伦敦大学商学院的霍夫曼 (Hefferman)教授及其MBA学生 。
罗满生蒋序标
关键词:跨国银行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