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蒙大庆

作品数:42 被引量:114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6篇油菜
  • 18篇杂交
  • 13篇甘蓝
  • 13篇甘蓝型
  • 12篇栽培
  • 12篇高产
  • 11篇杂交油菜
  • 11篇甘蓝型油菜
  • 10篇选育
  • 8篇油菜新品种
  • 8篇绵油11号
  • 7篇杂交种
  • 7篇栽培要点
  • 6篇芥酸
  • 5篇核不育
  • 5篇不育
  • 4篇杂交油菜新品...
  • 4篇稳产
  • 4篇核不育系
  • 4篇不育系

机构

  • 41篇绵阳市农业科...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四川国豪种业...
  • 1篇绵阳市农业局
  • 1篇绵阳市农业科...

作者

  • 42篇蒙大庆
  • 31篇袁代斌
  • 29篇胥岚
  • 28篇李芝凡
  • 23篇郭子荣
  • 20篇蒲定福
  • 9篇汤天泽
  • 6篇张体刚
  • 6篇李迎春
  • 6篇贺启川
  • 5篇陈军
  • 4篇刘念
  • 3篇范其新
  • 2篇李之凡
  • 2篇向君碧
  • 2篇张跃非
  • 1篇周玉刚
  • 1篇蒋梁材
  • 1篇杨伯祥
  • 1篇敬甫松

传媒

  • 7篇绵阳经济技术...
  • 5篇中国种业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种子科技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菜型油菜与海甘蓝属间杂交时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不同化学药物处理柱头,研究白菜型油菜与海甘蓝属间杂交花粉与柱头的相互作用,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海甘蓝花粉在雅安黄油菜柱头上的黏合与萌发过程。结果表明:赤霉素在促进花粉萌发方面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属间杂交不亲和;甘氨酸在促进花粉与柱头的黏合方面效果明显。
汤天泽税红霞牛应泽蒙大庆李芝凡胥岚范其新陈军刘念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海甘蓝属间杂交赤霉素甘氨酸扫描电子显微镜
油菜早熟品种栽培特性及密氮配置参数研究
1996年
本文采用回归设计和裂区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菜早熟品种栽培特性和密氮配置参数的研究表明:在产量构成因子中,每角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千粒重通过每角粒数对产量的间接作用亦较大,且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栽培上应以较高的每亩有效角果数为基础,通过增加每角粒数提高千粒重来实现油菜增产。提出亩植1.40—1.53万株,施氮素8.4—9.0公斤为早熟品种的适宜密氮配置参数。在此范围内,常规种偏低限,杂交种偏高限。还比较了绵油6号、川油11和锦杂905之间的差异,明确栽培要点,可在实践中应用。
郭子荣敬甫松袁代斌蒙大庆
关键词:油菜早熟品种栽培特性
AMMI模型在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4
1999年
在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品种在各地点的表现很不一致,说明品种的基因型(G)和环境(E)存在工作用,常用的GXE交互作用分析法约束性较强,解释G×E交互作用较少。加性立效应和来积交互作用模型(简称AMMI模型)在常规的基因型和环境的加性模型中加入了乘积形式的交互作用,能更多地解释G×E交互作用。本文应用AMMI模型分析1995-1997年度通过四川省油菜区试的品种,结果表明:AMMI模型是具体、直观、灵敏地综合评价油菜品种的一种方法。
张体刚李芝凡胥岚蒙大庆
关键词:油菜
早熟高产杂交油菜绵油7号繁殖制种技术探讨
1998年
对绵油7号的繁殖制种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了一套科学的繁殖制种规程和技术方法。制种的最佳行比为3:1,密度正2万株/hm2较为适宜,繁殖制种区的隔离条件和制种田可育株的及时去除是确保种子纯度的关键。
蒙大庆袁代斌
关键词:杂交油菜繁殖制种油菜
工业专用特高芥酸杂交油菜新品种绵油309的选育被引量:3
2011年
芥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其衍生物和氢化产物廿二碳油脂化合物可用于食物添加剂、化妆品、护发素、表面活性剂和去垢剂以及塑料添加物、润滑剂和燃料辅助物,还可作摄影和录音用的原材料。然而,随着双低品种的推广和普及,大量中高芥酸品种和材料被淘汰,高芥酸育种陷入困境。
汤天泽蒙大庆李芝凡胥岚范其新陈军刘念
关键词:高芥酸杂交油菜选育表面活性剂双低品种
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新品种绵油13号的选育被引量:15
2003年
工业专用甘蓝型高芥酸油菜绵油13号,系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经过多年优良基因重组逐渐积累育成。具有芥酸含量高(55.88%)、含油率高、丰产性较好、抗倒耐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四川省的平丘区及其他类似生态区种植。
袁代斌蒲定福蒙大庆李芝凡胥岚郭子荣
关键词:选育亲本组配产量性状推广应用栽培要点
Reproduction of the Three-lin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 Parent Mian 7MB-1 (Brasscia Napus L.) and Seed Production of F1 Based on Somatic Tissue Culture被引量:2
2009年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three-line genic male sterile (GMS) lineparent Mian7MB-1 (B. NapusL.) and the seed production of F1 through somatic tissue culture. [Methed] Through hybridization, a new breeding material Mian 7MB-1 in three-line genic temporary maintainer line propagated by tissue culture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sterile plant rate of rapeseed in dual-purpose recessive GMS line, such as Mian 7AB type, S45AB type, and etc. And then the variety comparative test was performed. [Result] In order to avoid some fertility restoration phenomena occurr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self-reproduction, Mian 7AB was propagated in bulk with somatic tissue culture of temporary maintainer line plant stem. The propagated temporary maintainer line seedlings were applied to the breeding and seed production of net room male sterile line parent, promoting the sterile plant rate of the male sterile line parent to 91.7% -93.5%. The male sterile line parents per hectare were enough for the seed production of hybrid F1 in 7 500 -15 000 hm^2. [ Conclusion ]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dual-purpose GMS line, the seed production ultilizing male sterile line with high sterile plant rate greatly reduced the labor,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eed yield, ensuring the seed quality and forming a perfect breeding and seed production system.
蒙大庆袁代斌张跃非郭子荣胥岚李芝凡蒲定福汤天泽贺启川陈军
高产稳产广适杂交油菜新品种绵油11
2007年
一、品种来源 绵油11系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4年用绵9AB-1核不系作母本,与绵恢6号作父本配组选育而成。2002年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获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蒙大庆
关键词:杂交油菜高产稳产农作物品种审定配组选育
丰产优质油菜杂交种绵油11号
2001年
绵油 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IAB 2与低芥品系 82 11 2 1转育成的绵PAB 1和绵恢 6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该品种平均单产 2 6 5 4kg/hm2 。
袁代斌李迎春蒙大庆郭子荣
关键词:杂交油菜绵油11号
四川省高芥酸油菜产业化生产初探被引量:4
2002年
分析了四川省高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高芥酸油菜必须走产业化生产的道路 。
蒲定福袁代斌蒙大庆郭子荣李芝凡胥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