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秋彦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文学
  • 4篇新文化
  • 4篇新文化运动
  • 4篇文化
  • 4篇文化运动
  • 2篇代文
  • 2篇启蒙
  • 2篇作家
  • 2篇教学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教学
  • 1篇新文学
  • 1篇新文学创作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传播专业
  • 1篇学史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理想
  • 1篇学院文化

机构

  • 8篇汕头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蔡秋彦

传媒

  • 3篇汕头大学学报...
  • 3篇现代语文(上...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潮》的翻译文学
2009年
在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文学的研究论著中,研究者多将眼光集中于《新青年》以及后来的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上面,它们以大量的翻译文学作品和理论开创并奠定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新局面。但此期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的《新潮》杂志上的翻译文学作品同样非常值得关注,他们不仅延续《新青年》,翻译了不少文学作品,更是在翻译的质量和选择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和突破。
蔡秋彦
关键词:翻译观翻译文学
《新潮》的文化广告
2012年
1919年由北京大学学生创办发行的《新潮》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二本新杂志,以提倡新文学、新思想、新学术为主旨,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潮》上刊登的文化广告,主要以新书籍、新教育、新社团为主,不仅体现了《新潮》的启蒙特色,有助于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而且从侧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以及女性解放、教育改革等社会发展趋势。
蔡秋彦
关键词:文化广告新文化运动时代思潮
《新潮》与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兴起以“民主”与“科学”为两大口号的思想文化运动。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开始。新文化运动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知识分子、学生等纷纷加入运动。1918...
蔡秋彦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文学革命
文献传递
《新潮》的历史、内容及编辑思想被引量:2
2008年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兴起以"民主"与"科学"为两大口号的思想文化运动。1918年11月,北京大学学生创办新潮社,效法《新青年》,于1919年1月1日出版社刊《新潮》杂志,积极推广新思想、新学术、新文学。这里从历史发展、文本内容和编辑思想三个方面介绍并分析《新潮》的基本情况。
蔡秋彦
关键词:历史发展文本内容
对话与超越——试比较张爱玲与黄碧云的小说被引量:1
2006年
蔡秋彦
关键词:男性作家评论家施叔青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探究——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为例
2024年
文章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为例,首先论述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实施,具体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价两个方面,然后对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进行了反思。
蔡秋彦
关键词:教学评价
启蒙者的不同走向——从鲁迅与傅斯年的通信说起被引量:1
2013年
《新潮》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学生自办的启蒙杂志。鲁迅对《新潮》曾给予很大的关注,在与《新潮》主编傅斯年的一次通信中,鲁迅和傅斯年在科学的认识、学生自我定位问题上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者此后在启蒙道路上的不同选择,鲁迅走上了社会批判的道路,而《新潮》同人们大都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
蔡秋彦
关键词:启蒙自我定位
《新潮》的科学观被引量:1
2012年
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但实际上,新文化运动者对科学的理解存在价值取向的差异。在《新青年》影响下产生的学生杂志《新潮》即是一例。《新潮》更重视科学的理性和系统性,重在介绍具体的现代学术知识,并强调科学的方法在构建中国新文化中的作用。这种对科学的理解,促使大多数《新潮》成员最终走上学术救国的道路,开启了中国学院文化之端。
蔡秋彦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科学观学院文化
《新潮》与新文化
新潮社是新文化运动中北大学生自办的社团,其创办的《新潮》杂志是北大学生自办的第一个新文化刊物。从1919年1月创刊到1922年终刊,共发行了3卷12期,内容涉及白话文学、人生问题、社会问题、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等,形式上则包...
蔡秋彦
关键词:学术理想新文化运动新文学创作
从绣枕上的雀鸟到屏风上的白鸟——谈凌叔华与张爱玲笔下的旧式女子被引量:1
2011年
现代文学史上,凌叔华以其婉约含蓄的小说风格在女作家中独树一帜。作为五四之后的女作家,与同时代的庐隐、石评梅、冯阮君等书写冲出家庭束缚的新女性和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不同,凌叔华的小说仍以大家庭中的旧式女子为主,没有了时代的呐喊和躁动,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忧伤以及触动人心的深沉。张爱玲,在文学史上则以老道的文笔和阴郁的文风著称。作为四十年代生活在上海大都市的女作家,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几乎都沾染了那个时代浓厚的商业和俗世气息。将凌叔华和张爱玲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历来甚少,即使有,也只是探讨两者之间的不同。
蔡秋彦
关键词:女子现代文学史屏风小说风格女作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