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水培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造影
  • 6篇血管
  • 5篇动脉
  • 5篇血管造影
  • 5篇造影术
  • 4篇血管造影术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冠状动脉造影
  • 3篇灌注
  • 3篇肺灌注
  • 2篇对比剂
  • 2篇脑膜
  • 2篇冠脉
  • 2篇冠状动脉CT...
  • 2篇管电压
  • 2篇肺栓塞
  • 2篇磁共振
  • 1篇低剂量

机构

  • 11篇广东医学院
  • 4篇深圳市南山区...
  • 2篇深圳市蛇口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薛水培
  • 9篇沈比先
  • 8篇汪春荣
  • 7篇谭四平
  • 6篇陈丽兴
  • 5篇刘康
  • 5篇贾飞鸽
  • 4篇张大波
  • 4篇张凯
  • 3篇楚二伟
  • 3篇姜梅
  • 2篇高德宏
  • 2篇曾志斌
  • 2篇侯刚强
  • 1篇谢培益
  • 1篇陈胜基
  • 1篇石鑫
  • 1篇保莲
  • 1篇张海钢
  • 1篇吴京兰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CT和M...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颈部双源CT血管成像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价值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双源CT血管成像(CTA)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8例DAVF患者的头颈部CTA资料,以8例性别及年龄相似的正常头颈部CTA为对照组,对比分析DAVF患者与正常头颈部CTA的征象差异,分析征象包括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数量,患侧硬膜窦边缘是否规整,有无异常穿颅血管通道,大脑皮层静脉是否扩张以及双侧颈内静脉密度是否对称等。结果多支(≥3条)供血动脉诊断DAVF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8%、100%。患侧静脉窦边缘不规则的敏感性较低(50%),特异性很高(100%)。出现异常穿颅血管通道的敏感性较低(38%),特异性较高(88%)。DAVF组的双侧颈内静脉密度不对称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头颈部双源CTA对诊断DAVF具有较高的价值,出现多支供血动脉、患侧静脉窦边缘不规则及双侧颈内静脉密度不对称高度提示DAVF。
谭四平沈比先薛水培刘康陈丽兴汪春荣贾飞鸽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动静脉瘘
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疑似痛风患者227例,其中108例足踝部疼痛,63例手部疼痛,56例膝关节处疼痛,分别对这三组痛风患者进行双源CT扫描,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作为痛风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对图片进行分析详细记录三组的扫描结果,对其所有数据及特异度和灵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8例双侧足部及踝关节疼痛患者中,确诊96例,双源CT诊断的准确度为95.37%,特异度75.00%,灵敏度97.92%;63例双侧手部及腕关节疼痛患者中,确诊痛风50例,双源CT诊断的准确度为88.89%,特异度61.54%,灵敏度96.00%;在56例膝关节处疼痛的患者中,确诊46例,双源CT诊断的准确度为89.28%,特异度80.00%,灵敏度91.30%。结论双源CT作为现在临床上一种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对提高痛风的诊断率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凯侯刚强薛水培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双源CT(DSCT)在冠状动脉的成像技术进行应用探讨与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先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后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检查,以CAG的诊断结果为标准,以此分析判断D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以CAG的诊断结果为标准的前提下,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结果显示当冠状动脉狭窄<50%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3%、96.67%、96.52%、70.59%、99.54%,当冠状动脉狭窄≥50%时,分别为93.55%、100.00%、99.27%、100.00%、99.19%,当冠状动脉狭窄≥75%时,分别为89.74%、99.61%、98.91%、94.59%、99.22%,所有数据的分析结果与C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于冠状动脉的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特异性,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主要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张大波薛水培侯刚强钟文新
关键词: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Flex Padding技术在高心率患者前瞻性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双源CTFlexPadding技术在高心率患者前瞻性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lexPadding技术对60例高心率(心率I〉75次/min)患者行前瞻性冠状动脉CTA检查,另60例高心率患者行回顾性冠状动脉CTA检查。根据管电压及体重指数(BMI)将120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A、B组为前瞻性扫描,C、D组为回顾性扫描。分析直径≥1.5mm的冠状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1—4分),并记录辐射剂量,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A、B、C、D组的年龄、心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A、B、C、D组的图像合格率分别为87.2%、89.9%、88.0%、90.9%,A与C、B与D组间的图像质量评分及血管密度、噪声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1.69±0.85)mSv、(2.54±1.36)mSv。C、D组的ED分别为(7.28±2.38)mSv、(12.19±3.73)mSv。A组与C组比较,ED下降76.8%(t值=-8.035,P〈0.001);B组与D组比较,ED下降79.2%(t值=-18.536,P〈0.001)。结论FlexPadding技术结合个体化选择管电压、管电流的前瞻性冠状动脉CTA应用于高心率患者是切实可行的,与回顾性扫描相比,辐射剂量显著下降,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
谭四平沈比先薛水培刘康汪春荣贾飞鸽陈丽兴楚二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价值
2015年
目的研究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PI)技术诊断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2月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患者95例应用双源CT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扫描,所得扫描图像经专门软件处理得到CTPA、DEPI图像及两种能量成像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肺动脉内栓子的数量、位置与对应肺组织灌注状态相对照,计算DEPI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以肺叶为评价单位,DEPI检出灌注缺损或稀疏47个,CTPA检出相应的血管栓塞50个,符合率为94.0%;以肺段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145个肺段有灌注缺损或降低,CTPA检出156个相应肺段血管栓子,符合率为93.0%;以肺亚段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81个肺段有灌注缺损或降低,CTPA检出103个相应肺亚段血管栓子,符合率为79.0%。DEPI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NPV)和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94.0%、83.0%、94.0%和89.0%;kappa值为0.82。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能敏感地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或稀疏,还可弥补CTPA显示远段肺栓子的不足,且可同时提供功能和解剖信息,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
肖水明吴京兰张海钢谭四平薛水培
关键词:肺灌注扫描血管造影术肺栓塞
双源CT多时相前瞻性冠状动脉成像应用于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多时相前瞻性冠状动脉CTA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各支冠状动脉的最佳时相,以提高前瞻性冠状动脉CTA在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lex Padding技术对46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多时相前瞻性冠状动脉CTA检查。数据采集中心时相设为40%,以相对时相40%重组图像后,在180~320 ms间期内再以10 ms的间隔重组15个绝对时相。选择显示各支冠状动脉的最佳时相并进行后处理。分析直径≥1.5 mm的冠状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1~4分),比较单时相和多时相重组的图像质量,并记录辐射剂量。结果 46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最佳重组时相不一致。71.7%的RCA最佳重组时相位于280~300 ms;52.2%的LAD最佳重组时相位于210~230 ms,82.6%的LAD最佳重组时相位于200~250 ms;63.1%的LCX最佳重组时相位于240~260 ms。40%的单时相重组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2.81±0.62,合格率为57.6%;经过多时相重组后,图像质量评分平均达到3.57±0.55,合格图像达到92.6%。单时相与多时相重组的RCA、LAD、LCX图像质量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有效辐射剂量(ED)为(2.46±0.55)m Sv。结论窦性心动过速患者RCA、LAD、LCX的最佳重组时相不一定相同,单时相重组难以获得满意的图像,多时相重组可以提高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前瞻性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谭四平沈比先谢培益陈丽兴薛水培贾飞鸽汪春荣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前瞻性心电门控窦性心动过速
MRI和关节镜测量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的一致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MRI和关节镜在测量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的一致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2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对所有患者先后进行膝关节MRI和关节镜检查,以观察软骨缺损数量并测量缺损面积,比较MRI和关节镜对诊断软骨缺损数量及测量缺损面积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膝关节MRI和关节镜均发现软骨缺损共150处,平均每例软骨缺损2.4处,MRI和关节镜在诊断软骨缺损数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测量平均软骨缺损面积为(2.04±1.43)cm2,关节镜测量平均软骨缺损面积为(2.98±2.34)cm2,MRI测量的平均缺损面积小于关节镜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平均差值为(1.32±1.03)cm2,MRI测量结果占关节镜的(71.2±13.1)%。其中MRI测量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和股骨滑车的缺损面积均小于关节镜测量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测量的髌骨关节面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诊断膝关节软骨缺损数量上与关节镜具有极高的一致性,适合该病的初步定位、定性诊断,在测量软骨缺损面积上优势虽不及关节镜(尤其表现在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和股骨滑车等部位),但仍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缺损面积,且MRI检查方便快捷、普及范围广,故值得临床推广。
谢井文张刚郑红薛水培
关键词:磁共振关节镜检查膝关节软骨缺损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磁共振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分析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磁共振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血管瘤型脑膜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病理特征.结果 18例中,病灶位于幕上者13例,幕下者5例;位于大脑镰旁3例,大脑凸面7例,小脑3例,桥小脑角区2例,鞍区及鞍上2例,蝶骨嵴1例.肿瘤多为类圆形,13例病灶可见瘤周水肿,14例病灶内可见血管流空,5例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增强扫描示肿瘤多明显均匀强化,16例病灶与硬脑膜以宽基底相连,其中15例可见脑膜尾征.所有肿瘤均完全切除.18例中7例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中CD34+6例,CD31+7例,上皮膜抗原(EMA)+6例,波形蛋白(Vim)+6例,S-100-7例,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6例,7例增殖细胞抗原Ki-67阳性指数均<10%.结论 血管瘤型脑膜瘤具有一定的磁共振影像特征,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但确诊仍需依据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汪春荣邱士军沈比先高德宏褚千琨冯柳薛水培高慧
关键词:血管瘤型脑膜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双源CT对心室肌生理性脂肪化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4年
目的利用双源CT探讨生理性心室肌脂肪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排除一些原发性心脏疾病共纳入887例受试者,将心室肌分为9个部位,对心肌进行脂肪化评分,同时记录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87例患者当中,有204(204/887,23.0%)例出现心室肌脂肪化,右心室心肌脂肪化发生率明显大于左心室(168/204,82.4%)。平均脂肪积分为2.7±3.2,生理性心肌脂肪化好发于女性(P<0.0001),年龄大于65岁(P=0.0109)、BMI≥25kg/m2(P=0.0119)及高血压的患者(P=0.0135)。结论双源CT可以很好的探测到生理性脂肪化的心肌,女性、年龄≥65、BMI≥25、高血压是导致心室肌生理性脂肪化的主要因素。
姜梅石鑫沈比先高德宏薛水培张凯
关键词:冠脉CTA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对比剂双能量肺灌注图像质量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对比剂剂量对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扫描,30例使用低剂量(0.7ml/kg)对比剂,30例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1.5ml/kg),注射速率均为4.5ml/s。扫描后同时获得肺动脉CTA及肺灌注图像。测量左、右叶肺动脉干及各肺叶动脉增强后的CT值,对比分析两组间增强后的CT值。判断肺灌注图像质量并分级,比较两组的肺灌注图像质量差异。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左、右叶肺动脉干及各肺叶动脉增强后的CT值无明显差异(P>0.05)。肺段及亚段肺动脉图像清晰显示。低剂量组肺灌注图像大部分信号均匀(26/30),常规剂量组肺灌注图像大部分信号均匀(24/30)。常规剂量组上腔静脉、右心房高密度对比剂所致灌注伪影明显多于低剂量组(48:10)。结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的肺动脉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降低对比剂剂量可以减少双能量肺灌注图像的伪影。
谭四平沈比先陈丽兴薛水培楚二伟刘康汪春荣罗玉娟
关键词:肺栓塞对比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