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名旭 作品数:6 被引量:14 H指数:1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生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后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126例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采用x2检验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4 ~ 4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是19个月,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型、切除范围、切缘状况、门静脉浸润与否,白蛋白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其中肿瘤分型、切除范围、切缘状况、门静脉浸润与否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较差,患者肿瘤的进展程度及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 徐定银 郭德超 虞名旭 宋胜江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 切除 预后 免疫调理治疗对结石梗阻性黄疸术后感染防治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免疫调理治疗对结石梗阻性黄疸(COJ)术后感染防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接诊的COJ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抗感染、胃肠减压及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免疫调理治疗,治疗持续1周;治疗前和治疗后1、3、5、7、14d,对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C)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水平进行统计,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结果术后3d开始,试验组LC和HLA-D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感染4例,感染率为9.5%,对照组9例,感染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调理治疗对COJ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明显,有效改善免疫麻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郭德超 安慧敏 徐定银 虞名旭关键词:免疫调理 术后感染 淋巴细胞计数 实验室参数与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胆总管结石可诱发急性胆管炎(Acutecholangitis,AC),如感染无法控制,继续加重可导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obstructivesuppurativecholangitis,AOSC)的... 虞名旭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急性重症胆管炎 感染性休克 一种医用外科治疗的拉伸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外科治疗的拉伸装置,包括拉伸床本体、床垫、支架、制动器、按摩组件、颈部调节组件、移动固定组件、转轮和加强筋,所述拉伸床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床垫,床垫的下方设置有按摩组件,拉伸床本体底部焊接有支架,床垫... 虞名旭 黄淑英文献传递 胰腺结石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25例胰腺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中经手术及EST确诊为胰腺真性结石(胰管结石)5例,胰腺假性结石(胰实质内钙化)20例。X线、B超、CT、ERCP及MRCP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10/25)、88.0%(22/25)、84.2%(16/19)、88.9%(8/9)和100%(2/2)。手术治疗1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腹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3 d 1例发生胆漏,经充分引流治愈;非手术治疗7例,1例行EST后发生出血,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10年,平均5.2年,其中2例合并胰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和11个月因肿瘤复发和转移死亡,18例手术治疗患者3年内胰管结石复发2例(11.1%),7例非手术治疗患者3年内胰管结石复发2例(28.6%),4例复发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好转。结论胰腺结石大多继发于慢性胰腺炎,B超为首选诊断方法;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内切开取石为主的各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能提高胰腺结石的疗效。 虞名旭 李金海 戴华卫关键词:胰腺结石 胃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行胃切除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感染危险因素,控制胃切除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2年8月208例行胃切除患者临床资料,留取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K-B琼脂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8例行胃切除的患者发生感染112例,感染率53.85%;分离出12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8株占38.71%,革兰阴性菌76株占61.29%;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85.00%;对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12.0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6.00%;行胃切除的患者发生感染与其年龄、住院时间、留置尿管及使用呼吸机等因素有关。结论医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预防感染,如若胃切除术后感染发生,首先应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进行及时的治疗。 宋胜江 张素惠 郑祥毅 虞名旭 徐定银关键词:胃切除术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