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晓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妊娠
  • 4篇细胞
  • 3篇血压
  • 3篇孕产
  • 3篇高血压
  • 3篇产前
  • 2篇蛋白
  • 2篇心动图
  • 2篇血清
  • 2篇孕激素
  • 2篇孕激素治疗
  • 2篇早产
  • 2篇妊娠高血压
  • 2篇妊娠期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
  • 2篇流产
  • 2篇卵泡
  • 2篇内皮
  • 2篇激素

机构

  • 20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国家人口计生...
  • 1篇西京医院
  • 1篇华润三九医药...

作者

  • 20篇袁晓华
  • 5篇石紫云
  • 4篇胡盈
  • 4篇张莉莉
  • 3篇张雪梅
  • 2篇杨春荣
  • 2篇刘波
  • 2篇张雅
  • 2篇折开娥
  • 2篇孙杨
  • 2篇袁峰
  • 2篇沈鑫
  • 2篇王亚琴
  • 2篇王亚琴
  • 1篇李虹
  • 1篇赵欣
  • 1篇白桂芹
  • 1篇赵园
  • 1篇马娟
  • 1篇王九菊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诊体系建设:以陕西省某医院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转诊过程的高效管理和运行是急危重症孕产妇成功救治的关键。在梳理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诊现状基础上,通过明确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指征、规范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流程、设计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诊系统架构及功能等,构建了以某院为中心的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诊体系,实现了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指征识别、会诊、转诊救治等一体化管理,提高了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诊率,改善了转诊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和基层医院转诊满意度。
王亚琴杨春荣袁晓华
关键词:急危重症孕产妇信息化
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产检并于妊娠期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12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诊断为高血压的孕妇各43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产检的健康孕妇12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健康孕妇各43例。比较两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不同孕期的孕妇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期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中期和孕后期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孕前期(P<0.05)。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与孕周并无明显的相关性(r=0.339,P=0.307;r=0.448,P=0.167);血清IL-6水平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r=0.827,P=0.002)。结论: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升高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可为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为防止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需严格监控孕前期之后孕妇的IL-6水平。
折开娥樊阳阳张凌燕白桂芹袁晓华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陕西地区26 140份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报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报告各指标不同孕周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建立该地区孕中期不同孕周指标参考区间及中位数参考值,提高筛查效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26 140例自然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血清生化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描述不同孕周孕妇筛查指标的参考区间及中位数。结合产前检查资料用软件评估计算21-三体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ES)、开放性神经管缺陷(NTD)风险率,并分析不同年龄、不同体质量、不同孕周孕妇DS、ES、NTD检出情况的差异。结果初步建立了该地区的孕中期不同孕周血清DS筛查指标参考区间及中位数参考值,AFP、uE3水平从孕14~21周逐步上升而HCG值从孕14~21周逐步降低。26 140例孕妇中DS高风险1 841例(7.04%)、ES高风险166例(0.64%)、NTD高风险456例(1.74%)。不同年龄组间孕妇DS、ES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35岁组的孕妇DS、ES筛查高风险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而不同年龄组间孕妇NTD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不同体质量组孕妇DS、ES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体质量组孕妇NTD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体质量>65kg组的孕妇DS、ES筛查高风险率高于其他体质量组(P<0.05);不同孕周组孕妇DS、ES、NTD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筛查高风险率在孕14、15周与其他孕周(16~21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筛查高风险率在孕14、15周与孕16~19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TD筛查高风险率仅在孕15周和19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该地区孕中期不同孕周血清唐氏综合征筛查指标参考区间及中位数参考值意义重大;高龄及高体质量孕妇患DS、ES的风险提高,育�
沈鑫孙杨翟卫斌袁晓华范芸黄晓燕徐翠香
关键词: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
雌孕激素治疗与围绝经期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心脏病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以心脏病症状就诊的45~5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其中单纯室性早搏、ST-T改变、T波异常者结合临床资料筛查出51例心脏病患者,平均年龄52.74岁。然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口服雌孕激素治疗,比较激素治疗前后DCG及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激素治疗前DCG异常51例,其中室性早搏28例,ST-T改变17例,T波异常6例;激素治疗后DCG异常11例,其中室性早搏7例,ST-T改变4例,未见T波异常。治疗有效率78.43%。激素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在LA左右径、LV前后径、IVS厚度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EF、Fs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EF(61.22±2.84)%,治疗后EF(62.25±3.25)%;治疗前Fs(31.75±2.68)%,治疗后FS(32.73±3.18)%。结论雌孕激素治疗可以影响围绝经期心电图改变,能够提高左心功能和短轴缩短率。
张雪梅马娟刘波高艳琼袁晓华
关键词:围绝经期心脏病
茵栀黄口服液对昆明小鼠F1代的安全性实验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昆明鼠F1代仔鼠的安全性。方法:将昆明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饮水中无茵栀黄口服液),15%茵栀黄口服液组(饮水中含有15%的茵栀黄口服液),30%茵栀黄口服液组(饮水中含有30%的茵栀黄口服液)。分娩结束后,清点各组分娩仔鼠的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离解剖仔鼠的主要组织脏器,制备石蜡切片,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脏器畸形和病理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分娩后胎盘组织的凋亡信号caspase-3是否改变。结果:研究发现茵栀黄口服液高剂量及低剂量组均不能引起仔鼠的数量改变和外观上的畸形,也不能引起仔鼠的心、肝、脾、肺、肾的结构改变或病理学改变。茵栀黄口服液处理各组胎盘组织凋亡酶caspase-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无致流产的副作用,对昆明鼠孕鼠及F1代仔鼠安全。
袁晓华李凤琴王亚琴马旭屈效源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安全性CASPASE-3仔鼠
不同亚型抗磷脂抗体表达D二聚体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不同亚型抗磷脂抗体及D二聚体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30例妊娠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将36例不良妊娠结局患者设为观察组,将94例妊娠结局良好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β2-GPⅠ抗体)滴度、LAR值及D二聚体水平差异,分析不同亚型抗磷脂抗体及D二聚体的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ACA、抗β2-GPⅠ抗体滴度、LAR值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CA、抗β2-GPⅠ抗体、LAR值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血清ACA、抗β2-GPⅠ抗体、LAR值及D-二聚体预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821、0.824、0.818。结论血清抗磷脂抗体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检测抗磷脂抗体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
袁峰袁晓华胡盈陈晓鹏
关键词:抗心磷脂抗体D二聚体
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流产妇女白细胞介素水平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流产妇女白细胞介素(IL)水平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先兆早产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托君注射液及利托君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IL-8、IL-10以及外周血Treg表达水平,观察2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IL-8、IL-10及Treg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Treg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42±6)ng/L比(59±6)ng/L、(225±36)ng/L比(173±31)ng/L、(5.1±0.6)%比(4.1±0.5)%、(7.2±0.7)%比(5.5±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成功继续妊娠率高于对照组[80.4%(37/46)比60.9%(2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5,P=0.030)。结论利托君治疗早产流产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孕妇IL-8、IL-10和外周血Treg细胞表达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袁峰袁晓华陈晓鹏
关键词:利托君白细胞介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
PGRMC1介导孕酮抑制卵泡发育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孕酮膜受体(PGRMC1)在孕激素抑制卵泡发育及颗粒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只21 d的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n=5),其中一组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20 IU/mL)48 h后取卵巢,另外一组注射PMSG 24 h后注射孕酮(30μg/只),再经过24 h后取卵巢,通过测量卵巢大小、HE染色研究孕酮对卵泡发育的影响。PMSG (20 IU/mL)促排卵48 h后取卵巢,后通过免疫组化观察PGRMC1受体分布情况。用PMSG促排卵48 h后分离卵泡颗粒细胞,加入孕酮(100 ng/mL、250 ng/mL)和PGRMC1抑制剂AG205(10μmol/L)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卵巢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生成相关的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1/2)、甾体激素快速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切割酶(P450scc)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的孕烯醇酮分泌情况。结果 PMSG处理组卵巢大小为(8.6±0.93) mm,明显大于PMSG联合孕酮处理组的(5.2±0.5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SG联合孕酮处理组始基卵泡数明显高于PMSG处理组[(62±8.6) vs(39±2.9)],而有腔卵泡及成熟卵泡显著低于PMSG处理组[(3.8±1.0) vs (8.0±1.2)、(3.7±0.4) vs (8.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100 ng/mL、250 ng/mL)抑制甾体激素生成相关的pERK1/2、StAR、p450scc的表达,进而抑制甾体激素的前体孕烯醇酮的合成[(2.9±0.23) ng/mL vs (5.3±0.18) ng/mL、[(3.0±0.67) ng/mL vs (5.3±0.18)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GRMC1抑制剂AG205(10μM)逆转孕酮的这种抑制作用升高pERK1/2、StAR、p450scc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G205逆转孕酮(100 ng/mL、250 ng/mL)对孕烯醇酮合成的抑制作用[(9.6±0.67) ng/mL vs (2.9±0.18) ng/mL、(9.8±0.91) ng/mL vs (3.0±0.67) 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抑制卵泡的发育,孕酮的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窦前卵泡的抑制作用。孕酮对卵巢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的合�
袁晓华张莉莉盛喜霞杨春荣王亚琴
关键词:卵巢颗粒细胞孕酮孕烯醇酮卵泡发育
Notch1信号通路激活在低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低氧条件下HIF-1α/VEGF/Notch信号通路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将HUVEC进行常氧和低氧[二氯化钴(CoCl2),200μmol/L]诱导,再将常氧和低氧处理的HUVEC应用Notch1信号通路的抑制剂DAPT(30μmol/L,24 h)和激活剂JAG-1(30μmol/L,24 h)干预。通过体外小管形成实验观察低氧对HUVEC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UVEC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Notch1信号分子(Notch1、Dell4和JAG-1)的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观察低氧、DAPT、JAG-1对HUVEC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MTT法检测低氧及Notch1对HUVEC增殖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低氧和DAPT以及低氧和JAG-1对HUVEC迁移能力、距离、小管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结果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小管总长[(8.18±0.62)mm比(15.43±1.32)mm]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的HIF-1α、VEGF、MMP-9、Notch1、Dell4和JAG-1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1.01±0.03比4.43±0.35,1.02±0.03比3.55±0.28,0.98±0.04比3.24±0.25,1.01±0.03比3.22±0.25,0.99±0.02比2.89±0.22,1.02±0.04比2.43±0.19,0.98±0.01比3.13±0.24,0.98±0.02比2.67±0.21,0.97±0.03比2.45±0.19,1.01±0.03比2.44±0.19,1.00±0.04比2.30±0.18,1.03±0.05比2.27±0.18)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显示,低氧条件下,DAPT干预使HUVEC的迁移能力降低,JAG-1干预使HUVEC的迁移能力升高(P均<0.05)。小管形成和MTT法测定显示,低氧条件下,DAPT干预使HUVEC的小管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JAG-1干预使HUVEC的小管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升高(P均<0.05)。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低氧和JAG-1对迁移细胞数、小管形成和细胞增殖能力交互作用具有协同作用(P<0.05)。�
石紫云李艳川刘飞飞张雅袁晓华王淑娥
关键词:低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NOTCH1
孕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流产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孕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流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选择在本院进行建档的孕早期孕妇120例,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含量,判断亚甲减发生情况。调查所有孕妇的流产等妊娠结局情况并分析相关性。结果:在120例孕妇中,发生亚甲减18例(亚甲减组),发生率为15.0%。亚甲减组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与非亚甲减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的血清TSH含量高于非亚甲减组,FT3值低于非亚甲减组(P<0.05),两组FT4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的流产发生率为38.9%,显著高于非亚甲减组的2.9%(P<0.05)。亚甲减组的早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非亚甲减组(P<0.05)。在120例孕妇中,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流产与亚甲减、血清TSH、FT3值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孕早期亚甲减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可导致流产发生率增加,也可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几率,亚甲减与流产存在正向相关性。
邓小艳石紫云袁晓华李艳川贺荣荣
关键词:孕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流产早产新生儿窒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