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海生

作品数:72 被引量:40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降解
  • 13篇英文
  • 12篇降解菌
  • 11篇多孔菌
  • 11篇菌剂
  • 11篇降解菌剂
  • 9篇木生真菌
  • 9篇类化
  • 9篇类化合物
  • 9篇化合物
  • 8篇菌属
  • 7篇担子菌
  • 7篇多孔菌目
  • 7篇新记录种
  • 7篇农药
  • 7篇农药残留
  • 7篇活性
  • 7篇记录种
  • 6篇真菌
  • 6篇革菌

机构

  • 71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赤峰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教育部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河西学院

作者

  • 72篇袁海生
  • 43篇魏玉莲
  • 30篇戴玉成
  • 15篇秦问敏
  • 7篇周丽伟
  • 5篇崔宝凯
  • 4篇余长军
  • 4篇曹文娟
  • 4篇李通
  • 3篇何双辉
  • 3篇杨祝良
  • 2篇曹云
  • 2篇蔡磊
  • 2篇图力古尔
  • 2篇张修国
  • 2篇吴兴亮
  • 2篇吴芳
  • 2篇杨建
  • 1篇司静
  • 1篇赵俊

传媒

  • 22篇菌物学报
  • 5篇菌物研究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广西植物
  • 2篇贵州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8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窄孢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药用真菌窄孢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这类化合物在抗糖尿病方面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结构,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得到,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化合物在制...
袁海生王雨曦魏玉莲秦问敏
一种大型真菌孢子野外定时采集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大型真菌孢子野外定时采集装置,包括托架和带有时针轴芯的指针式钟表,指针式钟表固定在托架上,指针式钟表的时针轴芯上端固定有下表盘,下表盘为圆盘状结构,下表盘上方罩有上表盘,上表盘为倒U型结构,倒U型结构的周边外...
袁海生戴玉成魏玉莲
文献传递
5种野生多孔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被引量:9
2011年
以BHT、TBHQ和Trolox 3种合成抗氧化剂为阳性对照,运用DPPH法和ABTS法对瓦宁木层孔菌(Phellinus vaninii)、喜马拉雅木层孔菌(Phellinus himalayensis)、尖小木层孔菌(Phellinidium aciforum)、乌苏里黑孔菌(Nigroporus ussuriensis)和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5种野生多孔菌子实体的乙酸乙酯提取物(EAE)和无水乙醇提取物(AEA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5种菌的EAE和AEAE清除自由基能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每种菌AEAE清除自由基活性均高于其EAE;瓦宁木层孔菌AEAE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最高,其IC50值为60.74mg/L,低于BHT(IC50值为90.51mg/L);清除ABTS+.能力最强的也是瓦宁木层孔菌AEAE,其IC50值为32.26mg/L。因此瓦宁木层孔菌(杨黄)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杨建袁海生曹云
关键词:多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自由基
槐耳中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槐耳中制备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所述化合物在治疗黑色素瘤中的应用。化合物1(isocyathisterol)和2(7α‑methoxy‑5α,6α‑epox...
袁海生王雨曦贾景辉魏玉莲秦问敏
中国哈宁管菌属(担子菌纲)的首次报道(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报道了中国担子菌纲一新记录属——哈宁管菌属Henningsomyces,并对采集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千湖山冷杉倒木上的一新记录种雪白哈宁管菌Henningsomyces candidus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是担子果由许多白色小管直立排列而成,菌丝体为一体系,同时具有简单分隔和锁状联合,担孢子薄壁、光滑、近椭圆形,菌管口的菌丝呈明显的树状分枝。
魏玉莲袁海生戴玉成
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用真菌山东灵芝中的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这类化合物在抗阿尔兹海默症方面的应用。甾体类化合物1‑4结构如下所示;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抗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方...
袁海生王雨曦霍雅琴魏玉莲秦问敏
灰褐栓齿菌Phellodon cinereofuscus子实体化学成分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2024年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能够产生多种并发症。α-葡萄糖苷酶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靶点,发掘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次对野生食用菌灰褐栓齿菌Phellodon cinereofuscus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灰褐栓齿菌子实体的70%乙醇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HP20柱色谱、ODS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为(22E,24R)-3β-hydroxy-24-methylcholesta-5,22-dien-7-one(1)、(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15-dion(2)、5α,8α-epidioxyergosta-6,9,22-trien-3β-ol(3)、(22E,24S)-cerevisterol(4)、20R,24R,9α-hydroxy-Δ4,6,8(14),22-tetraene-3,15-dione-ergosterol(5)、glaucoposterol B(6)、(22E,24R)-5α,6α-epoxyergosta-8(14),22-diene-3β,7α,15α-triol(7)、3β-Hydroxyl-(22E,24R)-ergosta-5,8,22-trien-7,15-dione(8)、5α,6α-epoxy-(22E,24R)-ergosta-8(14),22-diene-3β,7α-diol(9)、(22E,24R)-5α,6α-epoxy-ergosta-8,22-dien-3β,7α-diol(10)、demethylincisterol A3(11)、betulinic acid(12)、lup-20(29)-en-3α,28-diol(13)、(Z)-6-nonadecenoic acid(14)、tetradecanoic acid(15)、hexacosane(16)。16个化合物均为属内首次分离获得,对化合物1-16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化合物3、6、11、13和14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19.51±5.68)、(6.29±1.16)、(12.15±2.21)、(6.81±0.26)、(10.26±1.84)μmol/L,该研究结果为灰褐栓齿菌的药用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钟方琴王雨曦王慧丽魏玉莲袁海生
关键词:化学成分
辽东地区绒毛菌属(Tomentella)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
绒毛菌属(Tomentella)隶属于担子菌门、疣孢革菌目、疣孢革菌科(Thelephoraceae)。该类群真菌广泛分布于针叶林及阔叶林中,具有极高的物种丰富度。该类群的多数种类被认为是能与高等植物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
袁海生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分子系统学
一种栎松茸培养基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栎松茸培养基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栎松茸培养基,含有液体培养基,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30~35份马铃薯粉、3~5份麦芽浸粉、1~3份酵母粉、1~3份蛋白...
袁海生魏玉莲曹婷俞嘉瑞
文献传递
一株桦褶孔菌及其在烯酰吗啉残留降解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株桦褶孔菌菌株及其在烯酰吗啉农药残留降解中的应用,利用该菌株对烯酰吗啉农药残留进行降解,属于微生物生物技术领域。经鉴定该真菌学名为桦褶孔菌(Lenzites betulina),菌株Y4962,该菌株已保存于...
袁海生曹文娟戴玉成魏玉莲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