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同宝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简谈放松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积极作用
- 2023年
- 本组研究中主要对焦虑障碍患者采用放松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并观察其效果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入住我科86例焦虑障碍患者,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放松训练结合心理护理,两组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性活动技能,主动性与交往情况,总分等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对焦虑障碍患者采用放松训练结合心理护理效果优越,值得推荐使用。
- 王新纯陈静詹同宝
- 关键词:焦虑障碍心理护理
- 丁丙诺啡与氯硝西泮治疗海洛因依赖疗效分析
- 1999年
- 本文以盐酸丁丙诺啡(BUP)与氯硝西泮联合,按递减疗法8天为一疗程治疗海洛因依赖70例,戒断23例,显效38例,无效9例,脱毒率87%,与单独使用等量Bup对照组40例的脱毒率82%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本疗法起效快、控制戒断症状完全,停药后无反跳现象,疗效满意。
- 高彩霞詹同宝
- 关键词:盐酸丁丙诺啡氯硝西泮海洛因依赖疗效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FE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选择80例 FES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40,口服氨磺必利)及对照组(n =40,口服利培酮);比较两组总有效率、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89±3.07)分比(18.15±3.64)分;t =3.639,P =0.001]。治疗8周后,两组 PANSS 总分及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2.50%,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50%、2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49,P =0.330;χ^2=1.147,P =0.284)。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 FES 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氨磺必利早期改善患者阴性症状疗效更佳。
- 詹同宝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利培酮
- 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均口服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米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为67.9%、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分别为25.0%、78.6%,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32.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 祖先勇李海燕詹同宝吴波唐睿
- 关键词:抑郁症帕罗西汀米氮平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第2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8.78%,有效率90.91%;对照组分别为75.00%、87.5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可减轻或缓解。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总体疗效显著且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 詹同宝王新纯郑军
- 关键词: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汉密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
- 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MMT)对海洛因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2018年1-9月,选取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MMT门诊的患者(MMT组)38例及淮南市社区的男性健康志愿者32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组,均进行情绪词Stroop任务评估,观察比较两组注意偏向的差异。结果在Stroop任务中线索词错误数方面,MMT组错误数低于HC组[0.75(2,5)比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4,P=0.029);MMT组与HC组在点、中性词错误数以及点、中性词、线索词反应时间方面[1(0,4)比1(0,2);3(2,5)比2(2,3);(1055.14±303.50)ms比(985.40±173.71)ms,(1126.89±347.82)ms比(1022.76±173.62)ms;(1188.53±371.80)ms比(1113.23±225.11)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31,P=0.183;Z=-1.723,P=0.085;t=1.150,P=0.254;t=1.539,P=0.129;t=1.001,P=0.320);美沙酮剂量及服药时间长短组间注意偏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MT患者对海洛因线索存在注意偏向,MMT时间和剂量对患者注意偏向并无显著影响。
- 詹同宝尹良爽童韦玮凡春芳白孝红程晋波
-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美沙酮抑郁STROOP任务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6.67%、有效率86.67%,对照组分别为63.33%、83.3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锥体外系反应、月经改变、体质量增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总体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安全性更高,较少引起体质量增加、月经改变及锥体外系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 詹同宝王新纯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利培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