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程骏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地方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指导制度的构建与对策被引量:3
- 2011年
- 概括介绍了国内外行政指导的产生背景、指导原则,重点介绍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管中的行政指导情况,并着重对上海市近年的行政指导情况开展了实证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多元线形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对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中行政指导的实施现状和执法人员对该项制度所持的态度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完善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过程中行政指导制度的具体构想和建议。
- 唐民皓许瑾史岚诸程骏
-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指导
- 完善稽查质量体系,实现标准化管理——药械稽查办案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 2013年
- 本文总结和概括了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反思"钓鱼执法"引发的震荡,大胆提出了标准化稽查的概念。积极探索和推行药械稽查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吸取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执法经验,针对药械稽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制定案件办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标准管理规程(SMP)和标准稽查文书(SID),建立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消除个性化痕迹。希望通过标准化管理,说你所做的,写你所说的,做你所写的。使案件办理过程可追溯,克服人的惰性,减少工作差错,杜绝渎职、滥用职权或以权谋私现象。实现规范执法,规避执法风险。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执法效能。
- 张娇燕黄静邵精会诸程骏
- 关键词:SMPSOPSID
- 试论《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一条的定位缺陷及对应措施
- 2007年
- 诸程骏
- 关键词:药品监管部门医疗器械监管食品
- 关于探索与建立食品药品行政重点监控“黑名单”制度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索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行业严重违法者的市场退出机制。方法结合我国食品药品监管的现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部门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结果和结论提出了在我国构建食品药品重点监控名单和市场退出机制的具体构想,形成了相关的基本制度。
- 唐民皓史岚诸程骏陈曦
- 关键词:食品药品黑名单诚信体系建设
-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我见
- 2007年
- 文章对《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简称"26号令")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简称"7号令")的主要内容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在执行26号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诸程骏
- 关键词:药品
- 试论《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一条存在的立法缺陷
- 2006年
- 在医疗器械监管过程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常会遇到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械不符合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往往都是先适用《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 (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将这些医疗器械认定为"
- 诸程骏
- 关键词:法律制裁上位法医疗器械行业下位法食品药品监管科学技术管理法规
- 《药品管理法》法律责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创新的研究
- 《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工作是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法律责任又是《药品管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为修订《药品管理法》法律责任部分,调查归纳了《药品管理法》实施行政处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借鉴了国内外法律制度...
- 唐民皓陈滨张少辉秦炜楓汤奥博杨丽娜诸程骏胡伟中朱燕萍王安婷
- 关键词:药品管理法法律责任
- 文献传递
- 人类基因资源提取的跨国保护——基于哈佛大学在安徽的基因研究项目的个案分析被引量:15
- 2002年
- 跨国人类基因资源提取的法律保护最近因为某些资深媒体对哈佛大学在安徽农村人类基因研究项目违规操作的质疑而沸沸扬扬。文章从人类基因样本提供者对其样本权利的定性出发,从案例及其理论澄清等角度对基因样本的权利归属作了定位,自然引出了关于受试者同意权和知情权的国际法律保护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相关规定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 诸程骏刘俊
- 关键词:提供者国际法律权利归属
- 论几种药品监管法律手段的把握和操作
- 2008年
- 随着社会现实的巨大变化,我国目前的药品监管工作遇到了很多挑战,原有的法律依据逐渐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实际情况。如何更好地整合现有的法律资源,充分用足、用好法律、法规、规章赋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成为了当务之急。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在分析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如何细化和合理运用各种食品药品监管手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的日常监管工作有所帮助。
- 诸程骏
- 关键词:食品药品法律
- 国际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被引量:4
- 2002年
- 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在其项目贷款守则中已将是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作为其项目可贷性的前提条件,中国作为世行的最大受惠国,应该加强对国际项目融资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本文从多方面论证了二者存在的实质性联系,从风险均衡的角度提出了推行环评审查法人负责制的必要性,认为中国的银行在其贷款守则中应考虑将环评程序纳入项目可贷性的内容并确保当事人诉诸法律,对特定事项请求司法审查权利的实现。
- 刘俊诸程骏
- 关键词:项目融资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