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谈素红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血小板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生成
  • 1篇血小板生成素
  • 1篇衣原体
  • 1篇衣原体感染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阴性
  • 1篇阴性乙型肝炎
  • 1篇沙眼
  • 1篇沙眼衣原体
  • 1篇沙眼衣原体感...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4篇卢志勇
  • 4篇单平囡
  • 4篇谈素红
  • 3篇宣国红
  • 2篇茹金城
  • 2篇许德顺
  • 1篇陈建江
  • 1篇甄国东
  • 1篇陈海潮
  • 1篇金月美
  • 1篇陈国英
  • 1篇陈莉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不同代偿功能的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血小板(PLT)的关系.方法 将40例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代偿与否分为代偿组(n=15)和失代偿组(n=25),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7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TPO水平.结果 对照组、肝硬化肝功能代偿组和失代偿组的血清TPO水平分别为(136.24±68.56)pg·ml^-1、(124.34±41.31)pg·ml^-1和(59.05±52.77)pg·ml^-1;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组的血清T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肝硬化患者的血清TPO水平与外周PLT计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1),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 肝细胞产生TPO不足可能是肝硬化引发PLT减少的主要原因,血清TPO水平是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有用指标.
单平囡宣国红卢志勇谈素红甄国东金月美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肝硬化血小板减少
肛肠部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实验室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肛肠部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实验室筛查和临床诊断,以提高临床检出率,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采用涂片查包涵体、斑点免疫层析试验(DICA)和(或)PCR-荧光探针法,对53例疑似肛肠部Ct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和临床分析。结果 53例肛肠部感染的分泌物Ct抗原阳性率为52.8%,总误诊率为75.0%;对2种采样方式选取的30例标本检测阳性率作一致性分析,两种采样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致性(U=4.065,P<0.05);15例分泌物3种方法检测Ct,PCR与包涵体测定配对定性资料χ2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与免疫金标法测定配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金标法较佳,包涵体法检出率最低。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肛肠部Ct感染的筛查和诊断,应用斑点免疫层析试验作检测是高效的选择,不要用染色涂片法检测包涵体检测肛肠部沙眼衣原体感染。
陈建江陈国英单平囡卢志勇谈素红茹金城许德顺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感染聚合酶链反应误诊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VEGF基因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变化,分析其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3年-2014年5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real-time PCR法检测糖尿病患者PBMCs VEGF基因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VEGF基因mRNA表达升高,血清VEGF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PBMCs VEGF基因mRNA表达量随着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依次升高:DN3>DN2>DN1>DN0,而DN3组、DN2组血浆VEGF水平显著高于DN1组、DN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PBMCs VEGF基因表达显著升高,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呈正相关,或可成为监测糖尿病肾病进展又一靶标。
宣国红单平囡卢志勇谈素红陈莉
关键词:糖尿病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
检测表面大蛋白对HBeAg阴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3种HBV标志物(HBV—M)模式的HBV表面大蛋白(LHBs)和HBVDNA,对比并观察其相关关系,探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检测LHB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HBeAg阴性者346例,以ELISA法进行LHBs和HBV—M检测,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BVDNA检测,并与HBeAg阳性者的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534份乙型肝炎患者的LHBs、HBVDNA检测结果显示:L组(大三阳)LHBs与HBV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5.2l%和86.17%,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S组(小三阳)及DN组(HBeAg和抗一HBe均阴性)LHBs与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3.67%、81.48%和42.32%、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P〈0.05);HBeAg阴性的346例样本中LHBs与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39%和4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BVDNA检测的196例阴性样本经LHBs检测阳性率为68.88%。结论LHBs可作为从蛋白水平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且与HBVDNA检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对于HBeAg阴性的患者LHBs检测可作为体内HBV复制及预后判断的较好血清免疫学指标。
单平囡卢志勇宣国红谈素红陈海潮茹金城许德顺
关键词:肝炎乙型病毒复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