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卫科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外科
  • 3篇新生儿
  • 3篇右室
  • 3篇室间隔
  • 3篇室间隔缺损
  • 3篇双腔
  • 3篇缺损
  • 3篇外科学
  • 3篇间隔缺损
  • 2篇右室双出口
  • 2篇诊治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双出口
  • 2篇综合征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并发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综合...
  • 1篇电热板

机构

  • 1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阴市中医院

作者

  • 11篇谢卫科
  • 5篇王琪
  • 4篇孙利群
  • 4篇潘永康
  • 2篇朱晓琳
  • 2篇田丹秋
  • 2篇孙敏
  • 2篇苗峰
  • 1篇倪黎明
  • 1篇张敬悌
  • 1篇王嵩
  • 1篇冯媛
  • 1篇郭亚利
  • 1篇周南
  • 1篇宋旸
  • 1篇王垒
  • 1篇白明
  • 1篇裴绪斌
  • 1篇孙学军
  • 1篇王晓燕

传媒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腹膜后位阑尾炎一例
2016年
患儿男,生后1 h,因发现低血糖转入我科。患儿系第2胎第1产,胎龄38+1周,因母亲产前发热、羊膜腔感染、胎膜早破5 h、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剖宫产娩出。生后羊水清亮、无窒息,出生体重4 230 g。入院查体:T 36.5℃,P 138次/min,R 40次/min,皮肤无发绀,心肺腹及四肢肌张力无异常。
倪黎明王晓燕谢卫科毛智成骆秋月
关键词:产前发热新生儿免疫羊膜腔感染后位胆汁淤积综合征早期新生儿
一种保暖包裹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暖包裹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腔室,且腔室的内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晃动机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轴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后端表面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箱体的内部连接有载板,所述载...
郝怡冯媛谢卫科石梅孙辰
睾丸引带异位肾组织一例
2006年
王琪白明张敬悌谢卫科
关键词:睾丸引带腹股沟管肝肾功能空虚包块
难治性乳糜腹术中精准定位新方向的探索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使用纳米碳示踪剂来有效精准定位乳糜腹漏口的新方法。方法根据纳米微粒子的大小以及生物学的稳定特征,将其应用于乳糜腹的手术治疗中。术中于肠系膜处分点注射纳米碳示踪剂明确乳糜漏口的位置,寻找到确切的乳糜漏口后结扎,观察是否仍有乳糜漏。结果通过使用纳米碳示踪剂后精确定位到乳糜漏口位置,直视下明确后结扎乳糜漏口,反复多点注射纳米碳示踪剂后未发现其余部位乳糜漏口的存在,放置腹腔引流管再未出现乳糜腹。术后第四天开始喂养(纽太特),观察2个月后更换为正常奶粉喂养,再观察半个月无复发迹象。结论使用纳米碳示踪剂可准确定位乳糜腹漏口位置,多点注射提高了乳糜漏口检出率,起到了精准治疗的重要作用,纳米碳示踪剂应用于需手术治疗的乳糜腹中安全有效,对乳糜腹(胸)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高琪谢卫科王琪潘永康苗峰孙学军魏光兵
关键词:乳糜性腹水纳米粒奥曲肽
82例新生儿消化道穿孔诊治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消化道穿孔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的经验。方法选取本院自2005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消化道穿孔患儿为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总结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82例患儿中,未予手术,放弃治疗8例;手术病例共74例,手术治愈63例,包括因各种原因再手术治愈3例;手术后病情继续恶化,最终死亡11例。结论胃穿孔更容易发生在较小的年龄,肠穿孔可发生在新生儿的各个时期。该类患儿往往合并有低蛋白、代谢紊乱、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严重细菌感染,耐药菌的并不少见。故除手术外,该类患儿的治疗还应该是一个综合治疗。
卢朝祥谢卫科王琪潘永康
关键词:肠穿孔急腹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婴儿
小儿室间隔缺损67例封堵术与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封堵术治疗VSD33例患儿,和同一时期采用外科手术的34例VSD患儿,进行年龄、体重、室间隔缺损大小、手术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费用等对比分析。结果:封堵组与外科手术组的年龄分别为10.54±8.00岁,5.90±4.17岁;体重分别为32.79±13.79kg,18.99±10.07kg;VSD大小分别为6.28±1.99mm,11.77±5.56mm;手术时间分别为0.97±0.15h,3.18±0.73h;住院天数分别为6.24±1.84d,19.38±5.03d。两组VSD患儿的年龄、体重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封堵术组的VSD较手术组的小,而且以单纯VSD为主,但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封堵组封堵VSD的成功率为94.3%;外科手术组中14例单纯VSD,合并其他畸形20例,手术成功率为100%,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封堵组术后出现左前分支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较外科手术组多见。结论: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各有优缺点,临床进行VSD治疗方案的选择时,要进行个体化分析。
周南郭亚利谢卫科王垒孙利群王嵩
右室双腔并发室间隔缺损67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67例右室双腔并发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7例右室双腔并发室间隔缺损进行根治手术,术中、术后测量其右心室-肺动脉压差。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3%。死亡原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例。痊愈患者分别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室间隔残余分流,右室-肺动脉压差小于20mmHg。结论:行右室双腔并发室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年龄应适当减小,虽然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已不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在该类手术中仍应引起重视。术中处理重点应为正确处理室间隔缺损和右室肥厚肌束。
孙利群谢卫科田丹秋孙敏宋旸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病因学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右室双出口合并双腔右心室术后并发降结肠穿孔一例
2008年
孙利群谢卫科田丹秋朱晓琳
关键词:双腔右心室右室双出口术后并发肺动脉瓣下彩色超声心动图
小肠营养管在新生儿外科手术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估小肠营养管在新生儿肠梗阻手术后进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有效性、 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并随机在术中经口放置日产小肠营养管的新生儿肠梗阻...
潘永康卢朝祥王琪谢卫科苗峰李中文
压力测定在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总结67例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手术治疗经验,介绍压力测定在右室双腔手术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本院收治的67例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临床资料,均在低温、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术中常规测定右室、肺动脉压力。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为3%。痊愈患者随访3~12个月。经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室-肺动脉压差均逐步降低,小于20mmHg,存在室间隔残余漏3例,均小于3mm。结论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术中进行压力测定,可以指导临床手术,术中评价手术纠治效果,提高该病的近远期手术疗效。
孙利群谢卫科朱晓琳裴绪斌孙敏
关键词:右室双出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