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明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猪瘟病毒2.1b基因亚亚型野毒株的体外细胞传代适应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利用RT-PCR从广东某猪场疑似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病例中检测出CSFV,并对扩增的E2全长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引发该起猪瘟疫情的毒株属于CSFV 2.1b基因亚亚型,命名为GD176。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毒株的复制特点,利用PK-15细胞对GD176进行了体外细胞适应性传代,并对获得的细胞适应毒GD176-F46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GD176通过在PK-15上不断传代,最终获得了高滴度的适应毒株,其滴度从第6代的102.61TCID50/m L提高至第46代的108.06TCID50/m L。病毒生长动力学结果显示,GD176-F46在感染后72 h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值(108.17TCID50/m L)。为进一步分析GD176在细胞传代适应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不同代次细胞毒的E2全长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发现:GD176-F0与GD176-F6、F10、F15、F20、F25、F30、F35、F40和F46的E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这表明囊膜蛋白E2在病毒适应PK-15细胞过程中非常稳定。通过比对GD176和其他2.1亚型毒株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不同毒株之间同源性最小的病毒蛋白是NS5A,低于病毒囊膜糖蛋白E2。获得了高度适应PK-15细胞的GD176细胞毒,为进行病毒毒力评价、复制和致病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谢晓明张莉吕宗吉龚文杰郭焕成涂长春王全凯
- 关键词:猪瘟病毒全基因组
- 微囊泡与病毒感染被引量:1
- 2014年
- 微囊泡(microvesicle)是细胞释放到胞外的膜性囊泡,其能将所含的蛋白质、脂类和核酸分子转运给其他细胞,从而介导细胞间通讯。作为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病毒能利用微囊泡的生物合成和扩散途径进行病毒粒子的组装、出芽和传递,同时将病毒蛋白或基因组包装入微囊泡中。这些病毒修饰的囊泡能介导病毒在机体内的感染和扩散,或导致免疫细胞损伤以及耐受抗体的中和,从而逃避宿主免疫应答,引起持续性感染。重要的是,微囊泡介导的病毒感染打破了对病毒在体内扩散和感染时必须有病毒粒子存在的传统认知。对微囊泡与病毒感染进行综述,以促进对微囊泡介导病毒感染和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的了解。
- 龚文杰谢晓明涂长春
- 关键词:病毒感染免疫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