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淑娟

作品数:26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农业
  • 4篇低碳
  • 4篇金融
  • 3篇生态
  • 3篇碳汇功能
  • 3篇碳减排
  • 3篇农村
  • 3篇
  • 2篇银行
  • 2篇水回用
  • 2篇私人
  • 2篇私人银行
  • 2篇孙中山
  • 2篇碳排放
  • 2篇农村金融
  • 2篇农民
  • 2篇农业发展
  • 2篇中水回用
  • 2篇现代农业
  • 2篇经济视角

机构

  • 21篇广东省社会科...
  • 11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作者

  • 24篇谢淑娟
  • 4篇黄宁生
  • 4篇匡耀求
  • 1篇杜继丰
  • 1篇赵细康
  • 1篇刘小玲
  • 1篇何壁清
  • 1篇曾鸣

传媒

  • 3篇宁德师范学院...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学术交流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岭南学刊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林业经济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南方金融
  • 1篇宁德师专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2010中国...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方货币政策规则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09年
货币政策规则是指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的指导原则。西方货币政策规则主要包括货币数量规则、利率规则、汇率规则等。货币政策规则应该是货币政策制定的基准或依据,而非政策操作严格遵守的不变准则,必须结合本国实际及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各种货币政策进行综合运用才能收到效果。西方货币政策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应分析研究货币供应量目标是否合理,以及将来可否有其他替代物的问题;二是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有选择性的区间值,而不是固定性的单一值形式;三是要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四是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由此,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具体路径选择应是价格型政策与数量型政策并举,完善汇率制度,优化信贷结构等。
何壁清谢淑娟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贷结构
试论民国初年孙中山眼中的革命民主派——兼论中华革命党的建党原则被引量:1
1998年
一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还是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发生于1913年7月的二次革命则是这场伟大革命的最后余波,它以悲壮的一幕宣告了最终失败而抱憾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抹上了浓重的一笔。二次革命的失败是惨重的,它标志着革命党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十年磨一剑般的革命生涯取得的革命硕果转眼之间荡然无存。革命的失败对于当时大多数党人来说是猝然地一时难以承受的,因而在总结失败教训上就不免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作为革命领袖的孙中山也不例外。在他看来,二次革命之所以失败,主要是:“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涣”;“同党人心之涣”表现在“内部分子意见分岐,步骤凌乱,既无团结自治之精神,复无奉令承教之美德,致党魁则等于傀儡,党员则有类散沙。”有鉴于此。
谢淑娟
关键词:孙中山中华革命党民国初年民主派《孙中山全集》
全文增补中
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广东的评价被引量:34
2013年
本文对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探讨,主要从农业生产要素产出效率、能源利用低碳化水平、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水平、农业碳汇效应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加乘混合合成法确立综合指标评价值及设定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的等级评价标准,以此为科学量化评价农业低碳发展水平提供一个简便工具,实现对低碳农业评价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对广东省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期为农业决策者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低碳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0年广东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与低碳农业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处于从较高碳发展水平向中碳发展水平迈进的阶段;"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水平"成为广东农业低碳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与全国其他9省区比较,广东省低碳农业发展综合指数属于中等偏下的位次。由此可见,当前广东省高碳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成为阻碍低碳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而坚持现有耕地的有效保护与合理拓展有效耕地面积,并因地制宜地提高农地的复种指数,对增强广东种植业的碳汇效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谢淑娟匡耀求黄宁生赵细康
关键词:低碳农业指标体系
我国中水回用农业的困境与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环境污染的状况日益严峻,导致农业与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冲突不断加剧,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突出。中水回用农业则是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保证农业用水需求的重要手段。国际上...
谢淑娟匡耀求黄宁生
关键词:中水回用农业
文献传递
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及减排对策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研究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并提出可行的减排对策。[方法]基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广东统计年鉴》提供的农业终端能源消费数据,采用IPCC推荐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估算了2000~2009年广东省农业生产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结果]随着农业产值和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2000~2009年广东农业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423.63万t碳增加到2009年的605.99万t碳,年均增长率4.1%;而农业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则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0.424 t碳/万元下降至2009年的0.301t碳/万元,年均下降率为3.7%。农业产值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能源消费结构高碳化等是农业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大力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广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的节能,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宏观调控机制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结论]该研究为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谢淑娟
关键词: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强度
流域生态补偿目标的可持续性分析
2012年
介绍了流域生态补偿目标及实践情况,分析了流域生态补偿目标难以持续的障碍性因素,提出扩充资金来源和补偿方式、改善资金配置方式、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等措施,以保证流域生态补偿目标的可持续性。
杜继丰谢淑娟刘小玲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可持续性
略论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被引量:15
2004年
私人银行业务正在成为银行业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银行业一个主要的利润来源。随着我国个人财富的增长,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得非常必要。但是金融工具的单一,人力资源的匮乏,信息信用体系的缺失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造成了障碍。针对现状,必须通过准确的目标客户定位,因地制宜建立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模式,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采取多样化的营销策略,积极探索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途径。
谢淑娟
关键词:银行业私人银行业务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方式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消费将是我国未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污染、高排放难题,单靠转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在农村实行低碳消费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方式的现状不利于低碳消费方式的开展,实现低碳消费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农户收入水平不高;农户低碳消费观念薄弱;农村低碳消费领域资金支持不足,缺乏制度保障与引导。就此,农村居民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主要路径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大新能源、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活用能效率;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与治理,提高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广泛宣传低碳消费观念,提高村民的低碳意识。针对农村低碳消费属于新兴的理念,需要政府相关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引导,建议可实行以下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新型环保能源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大力倡导并扶持农村低碳生活;建立健全低碳消费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开展鼓励低碳消费的农村消费金融服务。
谢淑娟
关键词:低碳消费碳排放低碳意识
我国发展私人银行正当其时被引量:2
2004年
现在我们应当借鉴国际私人银行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私人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我国发展私人银行的对策和措施。
谢淑娟
关键词:私人银行国际商业银行财产管理个人金融产品
中国发展碳汇农业的主要路径与政策建议被引量:55
2010年
目前国内研究低碳经济,对农业领域的碳源、碳汇功能等相对关注较少。事实上,农业既是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当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高碳型生产资料,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降低。因此,发展碳汇农业刻不容缓。研究表明,碳汇农业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循环农业,减少对高碳型生产资料的依赖;积极推广有机农业,增强农业碳汇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减少农作物的碳排放量;改变传统的耕作方法,提高土壤的固碳水平。针对碳汇农业属于新兴产业,需要政府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引导支持,本文重点提出六条政策建议: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开征环境税,构建发展碳汇农业的长效机制;建立有利于发展碳汇农业的保障体系与激励机制;设立"农业碳基金",推进碳排放权交易;鼓励各类资本下乡,推动碳汇农业的发展;改变传统农业的组织形态,大力推进各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征收进口农产品"碳关税",补贴国内碳汇农产品。
谢淑娟匡耀求黄宁生
关键词:碳汇功能碳减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