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兰
- 作品数:52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王枣子试管苗继代快繁优化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IAA)以及不同浓度的蔗糖对王枣子试管苗继代快繁生长的影响,探究王枣子试管苗生长的最佳继代培养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分析王枣子的株高、活叶数、腋芽分化率的数据,确定王枣子快繁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培养基组合为MS+6-BA 1.0 mg/L+IAA 1.0mg/L+蔗糖30 g/L+琼脂7.0 g/L时,腋芽分化率最大,为1.33,诱导率为0.75,长势较强,为王枣子继代快繁的适宜培养基。[结论]研究结果为王枣子试管苗继代快繁提供了借鉴。
- 鲁放刘芳赵丰兰段永波滕井通张爱民薛建平
- 关键词:正交设计快速繁殖
- 低温胁迫下转ipt基因水稻某些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测定了转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水稻EY105的株系T7、T19及对照在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膜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常温下,转基因植株除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对照低外,所测定的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经低温胁迫后,对照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35.2%,转基因水稻植株基本保持不变,2个转ipt基因的水稻株系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60.89%及73.46%,对照植株仅增加11.0%;低温胁迫后对照植株的POD及SOD活性分别下降27.0%及8.3%,MDA增加82.6%,而转基因水稻植株未发生变化。
- 段永波赵德刚赵丰兰冯怡
- 关键词:低温胁迫生理特性
- 基于愈伤组织诱导再生途径提高玉露繁殖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愈伤组织诱导再生途径提高玉露繁殖率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玉露繁殖效率较低等问题,其特征在于以玉露叶片为外植体,经液体二氧化氯消毒后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获得愈伤组织;所获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或转接至分化培...
- 段永波赵丰兰滕井通盛玮张爱民薛建平
- 苦瓜几丁质酶-益母草抗菌肽双价基因(CHI-AFP)遗传转化玉米的研究
- 玉米是现代食品、饲料、医药及化工的主要原料作物。2006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690万公顷,约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20%。病虫害尤其是真菌病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真菌病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总产量的10-2...
- 赵丰兰
- 关键词:玉米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几丁质酶
- 文献传递
- 一种低酚类含量植物培养基的快速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酚类含量植物培养基的快速制备方法,以液体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在室温下实现对低酚类含量植物培养基营养成分和激素表面微生物的彻底灭活、消毒,快速获得无菌培养基。所述的低酚类含量植物包括半夏、白芨、瓜蒌、水稻、...
- 段永波赵丰兰滕井通盛玮张爱民薛建平
- 文献传递
- 安徽药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8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安徽药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建立最佳培养条件。方法 :取药菊的茎尖 0 .5mm左右 ,分别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 ,诱导其为完整植株。结果与结论 :以MS +6 BA 2mg·L-1+NAA 0 .2mg·L-1为茎尖诱导培养基较好 ,4 0d后 ,芽诱导率达 80 %以上 ;以MS +6 BA 2mg·L-1+NAA 0 .5mg·L-1为芽增殖培养基 ,2 5~ 30d后 ,芽增殖系数达 4~ 7倍 ;生根培养基以MS +NAA 0 .5mg·L-1为宜 ,生根率 10 0 % ,根系粗壮 。
- 薛建平张爱民盛玮赵丰兰
- 关键词:药用菊花茎尖
- 药用植物中转基因元件筛查策略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对已有药用植物转基因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为药用植物和中药材转基因监管提供有效策略。采用关键词检索法对中国知网和SCI两大数据库进行查询,建立48种常用药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常用表达元件的数据库,分析转基因元件使用情况,并总结外源转基因的筛查策略。获得1993年4月至2016年5月的转基因研究文献281篇,包括中文文献230篇,英文文献51篇。40.4%的中文文献和54.9%的英文文献研究目的为优化药用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常用启动子包括P-35S、P-Ubi、P-GPD和P-act,其中P-35S的使用频率最高,为68.7%。常用标记基因包括NPTII、HPT、Gent、Bar和aad A,其中NPTII的使用频率最高,为37.4%。常用报告基因包括GUS和GFP,GUS使用频率达到35.2%。常用终止子包括T-NOS、T-35S和T-OCS,其中T-NOS的使用频率最高,为58%。对各元件进行配组分析,发现"P-35S+T-NOS+NPTII+GUS"组合筛选成功率为86.1%,在此基础上加入有一定使用频率的HPT、Bar和GFP,对药用植物转基因元件的筛查率达到91.5%。对于使用同源或内源启动子、标记基因和终止子的研究,可基于T-DNA边界序列进行转基因检测。
- 赵丰兰孙梦楚史梦如薛建平段永波
- 关键词:药用植物
- 一种半夏蔗糖合酶基因在减缓半夏高温倒苗而增产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夏蔗糖合酶基因在减缓半夏高温倒苗而增产中的应用。采用超表达半夏蔗糖合酶基因6(Ptsus6)能显著促进半夏珠芽快速生长发育,在高温下母株倒苗时珠芽能迅速萌发继续为半夏块茎发育提供...
- 赵丰兰徐丽黄伟徐娟娟段永波薛涛薛建平
- 基于活性成分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组织培养牡荆遗传稳定性评价
- 2023年
- 目的评价组织培养牡荆的遗传稳定性。方法考察4种溶剂对牡荆叶总黄酮的提取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牡荆素含量,并测试牡荆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动力学曲线。结果不同溶剂对牡荆叶活性成分提取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酸性乙醇(pH 1.33)、70%乙醇溶液、丙酮、乙酸乙酯。以酸性乙醇(pH 1.33)为溶剂的组织培养和野生牡荆叶中总黄酮含量以鲜重计分别为62.79 mg/g和60.35 mg/g,牡荆素含量以鲜重计分别为132.20μg/g和126.12μg/g,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41 mg/mL和1.37 mg/mL。动力学曲线分析表明,组织培养和野生牡荆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可逆性抑制。结论牡荆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强抑制作用,且组织培养和野生牡荆叶活性成分相当,组织培养牡荆遗传稳定性较好。
- 周梅孟雪薛建平段永波赵丰兰
- 关键词:牡荆牡荆素总黄酮Α-葡萄糖苷酶
- 一种提高烟草抗旱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烟草抗旱性的方法,通过浇灌或喷施浓度为1~50μg/L的低浓度二氧化氯水溶液处理烟草植株,提高植株抗旱性,调控烟草抗旱能力,尤其是对苗期烟草抗旱性其调控作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施用低浓度二氧化氯即可激活...
- 段永波赵丰兰黄悦薛涛滕井通盛玮薛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