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伟佳

作品数:80 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脑梗
  • 22篇脑梗死
  • 22篇梗死
  • 16篇血管
  • 14篇蛋白
  • 11篇缺血
  • 11篇基因
  • 10篇多态
  • 9篇脑血
  • 9篇急性
  • 8篇动脉
  • 8篇多态性
  • 8篇血性
  • 8篇癫痫
  • 8篇脑血管
  • 7篇细胞
  • 5篇血红
  • 5篇血红素加氧酶
  • 5篇氧酶
  • 5篇综合征

机构

  • 73篇广西医科大学...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钦州市第一人...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80篇赵伟佳
  • 22篇秦超
  • 21篇程道宾
  • 20篇韦云飞
  • 18篇梁志坚
  • 10篇刘竞丽
  • 10篇阮立培
  • 9篇沈岳飞
  • 8篇黄春霞
  • 7篇林发全
  • 7篇刘建荣
  • 6篇苏承华
  • 6篇杨和平
  • 6篇陈相任
  • 5篇叶珊珊
  • 5篇蓝瑞芳
  • 5篇石胜良
  • 4篇莫雪安
  • 4篇廖杨平
  • 4篇王进

传媒

  • 14篇广西医科大学...
  • 9篇医学综述
  • 9篇中风与神经疾...
  • 5篇临床神经病学...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心脏和血管手术围手术期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非心脏、血管手术围手术期脑梗死是外科手术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近年的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为0.02%~0.70%[1-3],是导致患者手术失败、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心脏、血管外科住院治疗,在围手术期发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梁志坚秦超李海红赵伟佳石胜良程道宾刘竞丽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围手术期血管手术心脏
缺血性中风的预测研究
许永成沈岳飞韦英海吴新贵苏兰花黄春霞苏承华毕桂南赵伟佳
该研究通过对颈动脉系统TIA病人一般资料、血液流变学资料、血流动力学资料、经颅多普勒资料及随访资料等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颈动脉系统TIA病人的预后进行分析以建立完全性缺血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通过计算颈动脉...
关键词:
关键词:脑缺血中风诊断学
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多态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启动子区域GT重复序列[HO-1(GT)n]遗传多态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O-1(GT)n,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SE,分析55例急性脑梗死(ACI组)患者和56例对照者的外周血样本。结果ACI组短GT重复序列分布43.64%明显低于对照组64.2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均显示短GT重复序列组NSE水平低于长GT重复序列组NSE水平。结论HO-1基因启动子短重复序列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较低,HO-1短GT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谢杉杉赵伟佳阮立培韦云飞黄春霞林发全沈岳飞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梗死易感性
甲基强的松龙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50)。实验组大鼠通过皮下注射粗制髓磷脂碱性蛋白建立EAE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EAE组(n=8)、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H)治疗组(n=8)和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L)治疗组(n=8)。大小剂量MP分别在模型成功后7d通过尾静脉注射,取脑前18h、6h各注射1次。各组标本均取视交叉前后2mm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ogo-A及其受体NgR蛋白的阳性表达量。结果①HE染色:正常对照组未见异常;EAE组大鼠脑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套、脱髓鞘改变及胶质细胞增生。②免疫组化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AE组Nogo-A及NgR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EAE组比较,MP-L组Nogo-A及NgR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MP-H组Nogo-A及N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EAE大鼠脑组织中Nogo-A及NgR蛋白表达增高;大剂量MP对EAE大鼠脑组织中Nogo-A及NgR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MP对EAE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此作用有关。
蓝瑞芳朱立华赵伟佳
关键词: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NOGO-A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内源性神经保护与血管内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秦超刘竞丽梁志坚程道宾叶子明陈相任李苹萍赵伟佳林翠婷吴原李劲频唐艳艳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卒中的80%,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影响极大。然而,其发病机制不清且治疗手段十分有限,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寻找新的...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甲基泼尼松龙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MP)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0只)。实验组大鼠通过皮下注射粗制髓磷脂碱性蛋白建立EAE模型,2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EAE组、大剂量MP(MP-H)组和小剂量MP(MP-L)组,每组8只。发病后第7 d MP-H组及MP-L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MP(30 mg/kg,10 mg/kg),取脑前18 h、6 h各注射1次。发病后第8 d取各组大鼠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ogo-A及NgR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见异常;EAE组大鼠脑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套、脱髓鞘改变及胶质细胞增生。(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AE组大鼠脑组织Nogo-A及Ng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与EAE组比较,MP-H组Nogo-A及N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而MP-L组Nogo-A及NgR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MP治疗EAE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了脑组织Nogo-A及NgR蛋白的表达有关。
蓝瑞芳朱立华赵伟佳
关键词: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甲基泼尼松龙NOGO-A蛋白
应用普通注射器针头脑内注射6-羟基多巴制作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注射器针头代替汉密顿微量注射器针头,6-OHDA中脑黑质单侧单点立体定向注射法制作单侧帕金森病模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雌性SD大鼠,分为普通注射针头组、汉密顿微量注射器针头组及空白对照组三个组,每组各1...
沈岳飞莫雪安赵伟佳罗曙光
关键词:注射器针头组织液帕金森病模型内注射
文献传递
多发性硬化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
1998年
赵伟佳
关键词:T细胞亚群外周血
SPECT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
2001年
目的 :探讨单光子断层扫描 (SPECT)对颅内非局灶性病变致癫的无创性定位诊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并与 EEG、MRI进行比较。方法 :对 88例癫病人分别在 1~ 2周内行 SPECT、EEG、MRI检查 ,比较 3种方法的检出率、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SPECT的检出率、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 MRI(P <0 .0 5 ) ,其特异度显著低于 MRI(P <0 .0 5 )。SPECT的检出率、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与 EEG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PECT检查在癫定位中优于 MRI,其对单一癫灶的检出亦优于 EEG。
韦云飞赵伟佳刘建荣
关键词:癫痫灶EEGMRI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神经心理、影像学对比被引量:28
2003年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在临床表现、认知功能、脑CT/MRI及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的不同表现及特点。方法从临床表现、脑CT/MRI、神经心理测验、脑SPECT扫描对27例AD、26例VD及25例健康对照进行研究。结果(1)AD的精神症状频率显著高于VD。(2)脑CT/MRI上VD以皮质下双侧多发病灶为主;AD以脑萎缩为著;两者差异显著。(3)AD及VD的认知功能显著降低。(4)VD的脑血流低灌注/缺损灶分布广泛;皮层的病灶以不对称性分布为主。而AD的病灶位于皮层,呈对称分布为主。(5)AD与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测验结果与脑血流灌注的改变相关。结论临床表现、神经心理测验、脑CT/MRI及SPECT扫描对诊断及鉴别诊断AD与VD有一定价值。
韦云飞刘建荣赵伟佳梁华忠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脑血流灌注MRI影像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