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疫苗
  • 2篇疫苗
  • 2篇免疫
  • 2篇肝炎
  • 1篇新生儿乙肝
  • 1篇新生儿乙肝疫...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疫苗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远期
  • 1篇远期效果
  • 1篇效果及影响
  • 1篇免疫后
  • 1篇肝炎病毒
  • 1篇肝炎病毒感染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感染

机构

  • 2篇河北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正定县疾病预...

作者

  • 2篇毕胜利
  • 2篇马景臣
  • 2篇韩彩芝
  • 2篇田茶
  • 2篇齐顺祥
  • 2篇陈吉朝
  • 2篇郝志勇
  • 2篇张志勇
  • 2篇王锋
  • 2篇赵卉
  • 2篇张艳红
  • 1篇李军
  • 1篇张勇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实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9年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了解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干预措施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和抗体水平。方法2005年在河北省正定县试点乡8个自然村,采集人群血清标本10010份,用固相放射免疫(SPRIA)法检测血清标本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使用EPIinfo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免疫后人群中HBsAg平均阳性率为5.32%(标化率为4.82%),与免疫前1983年的8.57%(标化率为8.16%)相比降低了37.92%(标化率为40.93%),其中1~19岁人群HBsAg平均阳性率为1.46%,〈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49%,明显低于免疫前同年龄组人群。免疫后整体人群保护性抗-HBs(S/N≥10.0)平均阳性率为46.86%,其中1~19岁为53.77%,明显高于免疫前1983年对应年龄组人群的38.32%。结论实施乙肝疫苗干预措施后1~19岁人群HBsAg阳性率达到低流行国家水平,≥20岁人群HBV感染情况无明显变化。
田茶马景臣韩彩芝齐顺祥郝志勇张志勇陈吉朝赵卉张艳红王锋张勇毕胜利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07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群体免疫的远期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北省正定县试点乡8个自然村1~19岁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放射免疫(RIA)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采用EpiInfo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免疫后1~19岁人群HBsAg阳性率由免疫前的9.48%下降为1.46%,抗-HBc阳性率也由免疫前的33.81%降至5.94%,抗-HBs阳性率62.13%,显著高于免疫前水平。乙肝疫苗3针全程免疫组儿童HBsAg阳性率最低,为0.35%。母亲HBsAg阳性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而出现HBsAg的机率是母亲HB-sAg阴性儿童的33.5倍(OR)。结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群体免疫效果良好,母亲HBsAg携带状况和乙肝疫苗接种史是影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
田茶李军韩彩芝马景臣齐顺祥郝志勇张志勇陈吉朝赵卉张艳红王锋张勇毕胜利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远期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