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爱育德,“爱的德育”在行动
- 2017年
- 当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 赵敏冯永升
- 关键词:《爱的教育》育德德育教育家
- 级部:学校合作能力建设的新平台
- 2015年
- 级部是集教育、教学、科研、工会等职能于一体的合作共同体,在管理结构上强调合作分享、团队共进。学校建设好级部这个管理平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合作能力,提高学校管理的执行力,增强教师的凝聚力,营造学校的上进氛围。
- 赵敏魏俊晨
- 关键词:级部分享
- 德育儿童剧:实现儿童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 2018年
- 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爱的关怀关系的形成,通过这种爱的关系,道德价值观的传递才能获得稳固的情感和动力。道德教育能否有实效,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构建起爱的情感联系。德育儿童剧就是一种适切的情感教育载体与方法,它用讲故事的方式走向儿童,起到渗透、唤醒、激励的作用,从而使道德教育有效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 赵敏
- 关键词:儿童情感教育
- 为新时代培育爱的互联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办学理念解读
- 2022年
- “爱·互联”的教育理念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为根,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爱的互联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着力培养爱的互联者,旨在从自我悦纳、群体共生、命运共同三个维度,让“爱·互联”能够落地生根、立体浸润与真正发生,让爱的互联者在校园中真实生长。
- 赵敏
- 关键词:学校文化校本实践
- 核心素养:永远的“目的地”——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怎样到达目的地》教学设计被引量:2
- 2015年
-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3)懂得为了交通的便利,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交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现实问题。
- 赵敏
-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工具课件展示
- 爱的德育:在关爱中播撒道德的种子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当下教育实践领域,很多德育工作者过度重视抽象的道德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起爱的情感联系,为此爱的德育应运而生。爱的德育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构亲密而稳固的关爱关系的德育;爱的德育是以培养负责任、有爱心的儿童为目标的德育;爱的德育是基于儿童立场、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德育。通过建构爱的情感关系、爱的文化环境、爱的校本课程,能使学校充满爱的教育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润泽学生的心灵。
- 赵敏魏婷婷
- 关键词:教育爱师爱
- 让它燃烧
- 2014年
- 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其85%的面积被森林覆盖,发生火灾是难免的。森林发生火灾,通常的做法是动员一切力量扑救。但黄石公园的做法却不是这样。公园自成立之初,就采取"让它燃烧"的政策,只要不是人为因素,且不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巡逻人员都不会去施救,而是让它自生自灭。公园的理念是,局部的森林火灾不可能把一切都化成灰烬,烧掉的只是老弱病残的植物和枯枝败叶,还有运气不佳者,而那些死里逃生的植物则获得了更加充裕的阳光、水分和养分。
- 赵敏
- 关键词:燃烧国家公园森林火灾黄石公园财产安全植物
- 运用小研究 生成真体验--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大好河山任我游》教学设计
- 2018年
-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主要名胜古迹,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风景优美的国家.情感与态度:充分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历史文化的丰厚,进而引起学生对祖国各地自然、人文景观的向往,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 赵敏
- 关键词:课例
- 走向整合:丰润爱的德育课程
- 2017年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一直秉持“爱的教育”理念,旨在滋养学生“爱”的精神气质。2012年,我从同仁小学调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小时,正赶上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幕开启,即将学校传承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融入到新课标指导下的学科教学改革探索中去。那时,我已从事德育工作二十多年,此前一直带领团队就“德育必须走向整合”这一主张,展开了一系列尝试,并收获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激励着我,
- 赵敏
- 关键词:德育课程品德课程教育思想生活性学科教学改革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教学“互构”的校本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将小学学科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多学科、多途径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互构”学习,一方面能够给学科教学抹上厚重的价值观教育底色,更加有助于培养出有素养、有气质、有思想、有“红色基因”的学生;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入了生机勃勃的“学科气质”,放射出更加多姿多彩的生命光芒。
- 赵敏冯永升陈功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