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萍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眼眶
  • 3篇肿瘤
  • 2篇眼眶病
  • 2篇眼外科
  • 2篇眼外科手术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眶肿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眼病
  • 1篇眼眶海绵状血...
  • 1篇眼球内陷
  • 1篇眼球运动
  • 1篇眼球运动障碍
  • 1篇眼外肌
  • 1篇眼异物
  • 1篇眼肿
  • 1篇眼肿瘤

机构

  • 7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7篇王毅
  • 7篇肖利华
  • 7篇赵海萍
  • 4篇李月月
  • 3篇朱慧
  • 2篇苏帆
  • 2篇黑砚
  • 1篇纪小龙
  • 1篇杨新吉
  • 1篇丁琢
  • 1篇王巍
  • 1篇鲁小中
  • 1篇舒清明

传媒

  • 7篇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切除眼眶深外侧和内侧骨壁的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二例被引量:5
2010年
眼眶骨性减压术诞生于20世纪初,适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引起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暴露性角膜炎或严重影响外观的眼球突出。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更新,手术入路和切除眶骨壁的范围在不断发生变化,手术效果得到了明显改进。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应用眉弓外上方切口联合泪阜结膜切口切除眼眶深外侧和内侧骨壁治疗2例重度TAO,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王毅赵海萍苏帆肖利华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病减压术骨壁
眼眶复发性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总结复发性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3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复发性皮样囊肿患者资料,总结病史特点、复发因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治疗与预后。结果患者初次手术距最后就诊时间间隔1个月至36.0年,中位数时间2.5年。既往有1、2、3次手术史的例数分别为:20例、9例及1例。特征性临床表现有:眶周肿物,伴红肿及触痛16例;眶周皮肤瘘管4例;上睑皮肤与眶缘骨膜粘连,眼睑外翻4例。常见导致复发的因素有:部分切除囊壁或未清理残存在眶骨缝中的囊壁16例;误诊为皮下肿物盲目手术11例;术前未行影像学检查8例等。所有患者行CT检查,显示囊肿可呈低或中等密度,常见征象有:囊肿发生在颧额缝附近,呈哑铃形8例,骨内隧道盲端细长迂曲6例,眶壁大面积骨质呈波浪状压迹6例。28例行手术治疗,彻底清除囊壁和内容物后,随访1至9年,均无再次复发,保守观察2例,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眼眶皮样囊肿复发与术者经验不足、手术不彻底等因素有关,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根据影像学检查精确定位,术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术技巧,可有效避免复发。
王毅赵海萍朱慧李月月肖利华
关键词:眶肿瘤皮样囊肿
儿童眼眶原发性恶性蝾螈瘤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儿女性,1岁。因右眼球上移位2个月余,于2013年2月4日至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住院治疗。患者自2012年12月出现右眼球上移位(图1),逐渐加重,否认眼部外伤史,行眼眶CT检查,发现右眶肿瘤,为治疗入院。患儿足月剖宫产,发育过程无异常,既往体健。入院后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眼科情况:右眼:视力检查不配合,眼睑轻度肿胀,眶下部可触及肿物,质韧,不能活动,眼球明显上移位,结膜充血,指试眶压(+),余检查不配合。
李月月王毅赵海萍黑砚肖利华舒清明纪小龙
关键词:眼眶病恶性蝾螈瘤原发性儿童住院治疗发育过程
眼外肌内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眼外肌内肿瘤的种类、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11例眼外肌内肿瘤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征象、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眼外肌内肿瘤病种包括:纤维瘤病3例,肌间血管瘤和颗粒细胞瘤各2例,横纹肌肉瘤、转移性腺癌、淋巴瘤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各1例。眼球运动障碍、眼球突出和移位是其常见体征。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肌肉形态改变,肌肉可呈梭形、球形和不规则形增粗,直径均超过1cm。累及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和下斜肌。根据累及肌肉的不同采用不同手术进路。病理结果是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结论眼外肌内肿瘤病种多样,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有特征性,应积极活检明确病理诊断,预后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肿瘤性质有关。
王毅朱慧赵海萍黑砚肖利华
关键词:眼肿瘤肿瘤肌组织预后
先天性眼眶纤维化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眼眶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就诊的先天性眼眶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14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3个月至5岁8例,6~8岁4例,17和18岁各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出生后家长即发现患眼异常,主诉包括眼球突出(4例)或内陷(2例)、斜视(5例)、睑裂闭合不全(7例)、结膜充血或流泪(4例)和眼球运动障碍(12例)。眼部检查:视力(能配合检查者7例)0.1~0.3共4例,余3例各为0.05、光感及指数,均不能矫正。眼球突出5例(1—2mm)、眼球内陷3例、斜视或眼球移位13例、睑裂闭合不全或睑退缩5例、眼球运动障碍几近固定者6例(其他8例均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代偿头位3例、结膜充血5例、轻度上睑下垂3例。所有病例均无家族史。影像学检查13例行眼眶cT扫描,均发现球后不规则高密度软组织病变,同时合并邻近眼外肌增厚,球后结构紊乱。9例行MRI扫描,T1WI均为中信号,T2WI均为中低信号,其中5例增强扫描显示病变轻、中度增强。手术及病理所见:2例手术探查,术中均行眼球牵拉试验,阻力明显。术中可见球后被质硬纤维组织包裹,眼外肌增厚变硬。病变部分切除后,病理检查显示病变包含泪腺,眼外肌内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和变性,其中可见少许淋巴细胞。结论先天性眼眶纤维化是一种先天性眼眶病变,以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弱视等为临床特征,影像学显示为球后不规则软组织影,治疗效果不佳。
肖利华王毅鲁小中杨新吉苏帆朱慧赵海萍
关键词:眶疾病纤维化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诊断显像
经骨膜下入路摘除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骨膜下入路摘除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适应证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手术并经病理学确诊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患者资料42例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根据临床表现、CT及MRI影像学特征诊断为OCH。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分为4组:I组(18例),肿瘤位于眼眶颞上象限;Ⅱ组(15例),肿瘤位于眶上裂及周围的眶尖部;Ⅲ组(4例),肿瘤位于眶底部的周围间隙,深至眶尖;Ⅳ组(5例),肿瘤位于鼻下象限。4组均采用眶周皮肤切口,分离至眶缘骨膜后,经骨膜下人路摘除OCH。记录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100%。所有肿瘤均经一次手术彻底摘除,手术时间平均20~30min。38例(90.5%)完整摘除,4例(9.5%)分块取出。为扩大Ⅱ组眶尖部术野,6例(14.3%)截除眶外上方骨缘,3例(7.1%)使用磨钻磨除眶壁骨质。随访1~7年,影像学证实无肿瘤残留或复发,6例(14.3%)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暂时性并发症包括:球结膜水肿9例(21.4%),眼球运动受限4例(9.5%)和3例上睑下垂(7.1%)。永久性并发症包括:眼球极限运动受限和瞳孔向心性扩大,各2例(4.7%)。结论经骨膜下入路适合摘除眼眶颞上、鼻下及眶底部等距骨壁较近且粘连不重的OCH,或眶上裂附近的OCH,手术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王毅李月月赵海萍丁琢肖利华
关键词:眶肿瘤眼外科手术骨膜
眶内非金属异物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总结眶内非金属异物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2至2009年经手术证实的眶内非金属异物患者资料25例,总结临床表现、影像学征象、治疗与随访结果。结果外伤性异物23例,包括:植物性异物11例,玻璃、油脂和石块各3例,塑料笔头2例。爆竹残渣1例。另2例为医源性异物。特征性临床表现为眶周皮肤或结膜瘘道,共11例,发生率为44%,以植物性异物最为多见。CT征象因异物性质不同而各异。植物性异物在外伤早期呈低密度,随时间延长密度逐渐增高,压缩窗宽,异物显示更加清晰。油脂异物表现为与脂肪相近的低密度,石块和玻璃表现为高密度块影。植物性异物在MRI的T1和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周围的脓液在12加权像呈环形高信号影,异物周围的炎性组织强化明显。油脂异物在T1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显像呈低信号。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眶内异物清除术,均经一次手术清除全部异物及周围腐烂组织,感染伤口一期不予缝合。术后半年随访,伤口愈合良好,症状改善,未见与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眶内非金属异物种类较多,病情复杂各异,处置不当易眶内残留。CT为首选检查方法。正确认识病史及临床表现,运用恰当的手术技巧,彻底清除异物,预后良好。(中华腰科杂志.2011。47:688..692)
王毅李月月王巍赵海萍肖利华
关键词:眼异物眼眶X线计算机眼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