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震华
-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引导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病理类型较为复杂,绝大部分患者一旦发现、确诊已处于中晚期。单一的外科手术远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目前,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局部内照射治疗,由于其具有适形程度高、靶区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所接受辐射剂量低、毒副作用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局部微创损伤小等优势,近年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中晚期肺癌的治疗[1~3]。
- 费红姜继伟赵震华张丹丹桑士标
- 关键词:中晚期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靶区剂量
- 影像核医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影像核医学是以核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医学影像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医学影像学和核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内容。影像核医学作为影像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越来越得到重视。把握学科特点,提高影像核医学教学质量,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在临床教学中实践,就如何应用多媒体来提高影像核医学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 赵震华桑士标李清茹王栋梁
- 关键词:医学多媒体教学影像核医学医学影像学影像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 PET/CT在探测脾继发性恶性病变中的应用
- 张玮姜继伟王栋梁赵震华刘航米宝明吴翼伟潘律德苏成海桑士标章斌徐峰坡谈佳卿
-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CTGF、PDGF、TGF-β_1测定的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CTGF、PDGF、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不同的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组;设体检健康人45名作为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CTGF及PDGF则采用ELISA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血清CTGF水平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该指标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水平更为显著(P<0.01)。且发现其递增规律与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平行关系。PDGF测定值显示,轻度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和重度两组水平则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均<0.01)。其水平的递增关系也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TGF-β1水平的变化趋势同PDGF。结论:本文患者三项血清指标水平的变化与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其测定有助于了解本病的发生机制和预后评估。
- 李清茹桑士标赵震华姜继伟
- 关键词:乙肝后肝硬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131)I在儿童和青少年Graves’病治疗上的地位被引量:2
- 2008年
- Graves’病(GD)约占所有甲亢的8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和青少年Graves’病约占全部GD的1%~5%。近年来随着全民碘化食盐的普及,各地均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有普遍升高的趋势。
- 桑士标李清茹王栋梁赵震华姜继伟吴翼伟
- 关键词:GRAVES^131I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化食盐发病率
- 姑息性切除加术中125I种子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 目的: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尤其是新型、低能、安全、易防护放射性核素I 和Pd 的研制成功,超声和 XCT 影像学技术的进展,使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本文采用肿瘤手术中...
- 桑士标王栋梁赵震华姜继伟苏成海吴翼伟
- 关键词:姑息性切除晚期肺癌植入治疗
- 文献传递
- 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
方法:4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男性35例,女性12例。年龄38~79岁,平均64岁。实施手术时,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术中同时将一定数量的125I粒子按...
- 桑士标赵震华姜继伟王栋梁
- 关键词: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 文献传递
- 影像核医学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 赵震华桑士标李清茹王栋梁
- 中西医两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筛选与评价安全、有效、可长期口服的防治骨质疏松(OP)药物。方法:分别用中药壮骨胶囊及西药钙尔奇D治疗105例绝经后OP患者,选择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CT)、雌二醇(E2)、碱性磷酸酶(AKP)、钙(Ca)、磷(P)等为观察指标。结果:中药治疗后BMD及血清CT、E2较治疗前升高,西药治疗后BMD、BGP、E2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中药治疗后较治疗前BMD平均上升5.42%,而西药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3.07%。血AKP、Ca、P两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Ⅲ度OP患者的BMD明显低于Ⅰ、Ⅱ度。中药治疗后Ⅱ、Ⅲ度OP患者的BMD低于Ⅰ度;60岁年龄组的BMD显著低于40岁年龄组。结论:中药壮骨胶囊及西药钙尔奇D对绝经后OP治疗均有效,前者疗效似更好。
- 苏成海崔同海桑士标吴翼伟王栋梁姜继伟赵震华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骨钙素降钙素
- 双时相^(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双时相 ^(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静脉注射^(18)F-FDG 185~370 MBq 后40~65min 和100~140min,采用 Philips IREX 三探头符合线路 SPECT 仪分别行早期和延迟显像。测定2次显像病灶(L)和对侧正常组织(B)的感兴趣区(ROI)放射性计数,并计算 L/B 比值和 L/B 变化率(△L/B)。结果最后经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证实恶性肿瘤75例,良性病变25例。恶性肿瘤组早期显像 L/B 比值为3.62±2.07,延迟显像为5.67±3.20,△L/B 为(57.59±31.91)%;良性病生组2次显像的 L/B 比值分別为2.47±1.53(早期)和2.72±1.93(延迟),△L/B 为(7.23±23.14)%。以△L/B>30%作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阈值,灵敏度为97.3%,特异性为92.0%,准确性为96.0%。结论恶性肿瘤延迟显像 L/B 比值的增高幅度明显大于良性病变,且双时相符合线路显像方法简便、实用,能提高^(18)F-FDG 符合线路显像鉴別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玮尹立杰吴翼伟姜继伟赵震华王栋梁吴星红
- 关键词:肿瘤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