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日辉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抗体
  • 4篇带教
  • 4篇自身抗体
  • 4篇免疫性
  • 3篇胆汁
  • 3篇胆汁性
  • 3篇胆汁性肝硬化
  • 3篇性疾病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胆汁性
  • 3篇原发性胆汁性...
  • 3篇自身免疫
  • 3篇自身免疫性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免疫性疾病
  • 3篇肝硬化
  • 2篇实习带教
  • 2篇实习生
  • 2篇自身免疫性疾...

机构

  • 1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邓日辉
  • 6篇李翠
  • 5篇梁淑慧
  • 4篇刘明岭
  • 3篇周迎春
  • 3篇孙六娜
  • 3篇陈曲波
  • 3篇黄惠
  • 2篇徐强
  • 2篇谢伟柯
  • 2篇叶竞妍
  • 2篇林昌松
  • 2篇周迎春
  • 1篇孙静
  • 1篇周丹
  • 1篇唐琼华
  • 1篇刘志辉
  • 1篇黄燕晓
  • 1篇黎国政
  • 1篇何伟业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医院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实习教学质量的经验总结
2023年
医学生的实习阶段是从校园生活走到工作岗位的必经阶段,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教育、医疗、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该院检验科主要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本科班的学生的实习教学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检验科陆续淘汰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建立起自动化仪器和信息系统相连接的自动化实验室,自身抗体检测主要由自动化仪器完成。然而,在这种新形势下,学生的实践技能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理论知识也难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发展。笔者所在实验室的自身抗体检测的实习教学工作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实习教学的全过程,从理论学习、仪器操作、形态学辨认、病例分析等方面入手,注重巩固理论基础、提高仪器操作技能、树立全面质控观以及培养中西医辨证诊治理念,以期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学生充分掌握自身抗体测定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同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重视实习工作、提高实习效率的效果,为培养高素质的检验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黄惠李翠梁淑慧孙六娜邓日辉
关键词:自身抗体PBL教学
TGF-β1509基因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生长转化因子(TGF-β1509)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住院的9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与11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TGF-β1509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并计算该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分布频率,运用χ;检验比较各组TGF-β1基因启动子C-509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TGF-β1基因启动子-509位点可见三种基因型:CC型有两条带,分别为229 bp、190 bp,TT型仅有一条带,为419 bp,而CT型则可见229 bp、190 bp、419 bp三条带。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健康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的TGF-β1基因启动子C-509基因型频率中TT型为58%、TC型为27%、CC型为15%;健康对照组上述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5%、44%、15%。两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性脑梗塞组TT型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TC型基因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TT型在两组抽样样本中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型和CC型则在两组抽样样本中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和健康对照组TGF-β1509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1.88%和64.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509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易感性相关联。
谢思刘丽燕石玉玲李翠梁淑慧邓日辉
关键词:动脉硬化脑梗塞
四种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评价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5例已确诊为鼻咽癌患者及108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EBV抗体VCA-IgA、EA-IgA、Rta-IgG、NA1-IgA含量。结果鼻咽癌组EBV抗体VCA-IgA、EA-IgA、Rta-IgG、NA1-Ig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73%、41.46%、44.39%、58.05%;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96%、8.33%、7.41%、10.19%,鼻咽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A-IgA、Rta-IgG、NA1-IgA在鼻咽癌Ⅲ期和Ⅳ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鼻咽癌Ⅰ期、Ⅱ期的阳性率(P<0.01),VCA-IgA在鼻咽癌Ⅲ期和Ⅳ期阳性率显著高于鼻咽癌Ⅰ期的阳性率(P<0.01)。鼻咽癌Ⅰ期和Ⅱ期患者VCA-Ig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EA-IgA、Rta-IgG、NA1-IgA(P<0.05或P<0.01)。VCA-IgA、EA-IgA、Rta-IgG、NA1-IgA 4种抗体并联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EBV抗体单项、任意2种或3种抗体并联检测(P<0.05或P<0.01);4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项抗体检测(P<0.01);4种抗体串联检测的特异度(99.99%)高于并联检测的特异度(66.35%)。结论联合检测EBV抗体VCA-IgA、EA-IgA、Rta-IgG、NA1-IgA有相互补充作用,4种抗体并联检测敏感度最高,可提高鼻咽癌筛查的敏感度,串联检测时可提高鼻咽癌筛查的特异度。
邓日辉刘丽燕谢伟柯刘明岭张桂荣
关键词:EBV抗体鼻咽癌
带教临床检验专业实习学生的心得与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是学生从院校走向工作单位的过度阶段。检验专业有其特殊性,以实际操作为主,涉及项目繁多、复杂,且发展迅猛。
邓日辉周迎春
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23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Th17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β与IL-23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诱导分化效应。方法分离PBC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初始T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仅为基础培养基,不加细胞因子;IL-1β组基础培养基加入细胞因子IL-1β培养;IL-1β+IL-6组基础培养基加入细胞因子IL-1β+IL-6培养;IL-1β+IL-6+IL-23组基础培养基加入细胞因子IL-1β、IL-6、IL-23培养。诱导其分化为Th17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评估Th17细胞的最佳分诱导条件,并比较PBC患者和正常人Th17细胞分化效果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L-1β组、IL-23组、IL-1β+IL-23组Th17细胞中IL-17 mRNA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L-1β组与IL-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低于IL-1β+IL-23组(P<0.05)。空白对照组、IL-1β组、IL-23组中,PBC患者与正常人初始T细胞的IL-17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β+IL-23组中,PBC患者组IL-17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β、IL-23能诱导PBC患者Th17细胞分化,而联用IL-1β、IL-23时,可使PBC患者Th17细胞体外分化效应最佳。
邓日辉周迎春陈曲波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TH17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相关表达分子与自身抗体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相关表达分子CXCR5、CXCL13、IL-21和TGF-β_(2)的表达水平,观察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分析其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HB患者50例,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XCR5、CXCL13、IL-21和TGF-β_(2)的表达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LKM抗体、LC1抗体、ASMA和AMA等自身抗体的效价,ANA同时区分核型。结果CHB患者组CXCR5、CXCL13、IL-21和TGF-β_(2)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自身抗体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NA阳性荧光核型表现为核颗粒型7例,胞质颗粒型1例,胞质纤维型1例和1例混合核型(核仁型和核颗粒型),ASMA阳性率为6%,未检出AMA抗体、LC1抗体和LKM抗体。CHB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组的CXCL13、CXCR5、TGF-β_(2)和IL-21表达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h细胞相关表达分子CXCL13、CXCR5、TGF-β_(2)和IL-21在CHB患者中高表达,CHB患者体内存在明显自身免疫紊乱现象,但CHB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出现与CXCL13、CXCR5、TGF-β_(2)和IL-21的关联性并不强,有待于更深入研究。
梁淑慧黄燕晓李翠孙六娜邓日辉黄惠周迎春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滤泡辅助性T细胞IL-21自身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诊断和治疗结核潜伏感染是消除结核病的关键。本研究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LTB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抗结核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经行结核γ-干扰素释放实验,且经其他检查排除活动性结核病的RA患者165例,其中LTBI组59例,对照组10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免疫抑制剂治疗情况、吸烟史和实验室常规指标,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A患者发生LTBI的因素。结果165例RA患者中,年龄>40岁发生LTBI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41.9%vs.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BI组补体C3、C4水平、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5例RA患者中,仅有80例进行了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其中LTBI组CD4+/CD8+、NK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4、年龄(>40岁)和单核细胞计数对RA患者发生LTBI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体C4水平、单核细胞计数和年龄(>40岁)是影响RA患者发生LTBI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年龄(>40岁)越大、补体C4和单核细胞计数越高,发生LTBI的风险越大。
邓日辉刘丽燕刘明岭谢思谢伟柯高佳卉卢卫国刘志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Th17细胞体外分化诱导条件的研究
背景:  Th17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不同于 Th1、Th2细胞的 CD4+T细胞亚群,通过分泌IL-17、IL-21、IL-22等效应因子在自身免疫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
邓日辉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磁珠分选体外分化
文献传递
IL-1β、IL-6和IL-23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Th17细胞形成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IL-1β、IL-6和IL-23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Th17细胞形成的影响,以探讨PBC患者与正常人Th17细胞体外分化条件的异同。方法:从PBC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初始T细胞,在以anti-CD3、anti-CD28和anti-IL-4、anti-IFN-γ作为基础培养基条件下,加入不同细胞因子分组培养,诱导其分化为Th17细胞,分组情况:①不加任何细胞因子为空白对照组;②IL-1β组;③IL-1β+IL-6组;④IL-1β+IL-6+IL-23组。培养后行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评估各组Th17细胞分化效果。结果:与正常人比较,PBC患者IL-1β+IL-6+IL-23组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频率最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PBC患者本身,IL-1β组;IL-1β+IL-6组;IL-1β+IL-6+IL-23组均能显著诱导Th17细胞分化(P<0.01);而IL-1β+IL-6+IL-23组Th17细胞分化频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IL-1β、IL-6、IL-23单独或联用均能诱导PBC患者Th17细胞分化,且IL-1β、IL-6、IL-23联用时其效果明显高于正常人。联用IL-1β、IL-6、IL-23时可使PBC患者Th17细胞体外分化效率达到最佳。
邓日辉陈颖黄羽孙静何敏周丹曾星陈曲波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TH17细胞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肠道菌群变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及健康人群粪便,运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各组粪便样本DNA测序。采用Alpha、Beta多样性指数差异比较分析,菌群组成差异分析,菌群LEfSe分析,菌群结构差异热图分析比较各组的差异肠道菌群。结果:痛风急性发作期Alpha多样性降低,差异菌群主要表现为Bacteroidia丰度降低,Negativicutes、Actinobacteria、Bacilli丰度升高。而在不同证型之间,瘀热阻滞组菌属间菌群丰度上升的为Prevotella,丰度降低的为Clostridium;ensu;tricto、Clostridium;lVb、Butyricimonas;湿热蕴结组菌属间菌群丰度上升的为Bacteroides,丰度降低的为Paraprevotella、Dorea、Romboutsia。结论:痛风急性发作期存在肠道菌群变化,不同中医证型存在差异菌群。
刘明岭何家颖陈靖雯邓日辉徐强林昌松
关键词:急性发作中医证型湿热蕴结证肠道菌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