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昆

作品数:31 被引量:282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2篇盆地
  • 15篇鄂尔多斯盆地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7篇油气
  • 5篇页岩
  • 5篇孔隙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延长组
  • 4篇油气勘探
  • 4篇有机质
  • 4篇勘探
  • 4篇孔隙类型
  • 3篇延长组长
  • 3篇源岩
  • 3篇四川盆地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中央古隆起
  • 3篇化学特征

机构

  • 20篇西北大学
  • 16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西南油气分公...
  • 1篇长庆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哈尔滨石油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31篇邓昆
  • 16篇周立发
  • 7篇苗建宇
  • 6篇周文
  • 5篇陈文玲
  • 5篇邓虎成
  • 5篇张哨楠
  • 4篇韩中原
  • 3篇丁晓琪
  • 3篇布占奇
  • 3篇杨文敬
  • 3篇张义楷
  • 2篇刘自亮
  • 2篇胡朋
  • 2篇白斌
  • 2篇李剑锋
  • 2篇万友利
  • 2篇谢润成
  • 2篇李文厚
  • 2篇刘哲

传媒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9年油...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北部中二叠统烃源岩有机质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9
2004年
依据地表剖面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结合部分井下样品分析数据对新疆北部准噶尔、吐哈及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碳酸盐岩类、泥岩类烃源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烃源岩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高,重稀土元素相对较低,Ce/Ce具有较明显的正异常,反映出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总体为还原环境。多项地球化学分析证实,沉积水体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盐度等环境条件与烃源岩有机相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的植烷优势主要是在还原条件的沉积环境下释放出大量的植烷所致,伽马腊烷、β-胡萝卜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检出表征诸盆地烃源岩沉积时具有一定的盐度条件。还原程度高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沉积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烃源岩大多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反之,则明显变差。
苗建宇周立发邓昆李剑锋韩中原布占奇
关键词:烃源岩地球化学中二叠统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及其类型划分
周立发张义楷刘志武邓昆刘燕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在整个盆地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与天然气聚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控制着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而中央古隆起及其周缘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地区。研究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可为古生界...
邓昆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下古生界天然气
伊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沉积环境被引量:13
2004年
据不同岩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分布、饱和烃气相色谱及有机质类型等特征 ,研究了烃源岩的沉积环境 ,分析了沉积环境对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影响。研究认为 ,伊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主要集中在塔姆齐萨依组和巴斯尔干组 ,沉积时总体具温带气候特征 ,水体的古盐度较高 ,水介质条件呈弱碱性 -碱性 ,沉积环境为弱还原 -还原相。其中还原程度强、具一定深度水体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 ,沉积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下来。因此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 ,类型好 ;反之 ,则明显变差。
苗建宇周立发邓昆李剑锋韩中原
关键词:二叠系烃源岩沉积环境伊犁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通过对鄂尔多斯古生代构造背景、地层体残余厚度、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进行分析,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大体分为3个演化阶段:1、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中晚寒武世;2、中央古隆起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反映...
邓昆张哨楠周立发刘燕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油气运聚储集条件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泥(页)岩储层孔隙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研究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黑色泥(页)岩的微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须家河组泥(页)岩储层的井下岩心进行系统采样,进行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比表面积和孔径、总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生油岩热解分析、X射线全岩和黏土矿物含量等一系列分析测试。结果显示,须家河组泥(页)岩的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粒缘缝、有机质气孔、粒间溶孔、黏土矿物晶间隙以及微裂缝等。其中有少数粒间微孔、粒间溶孔和粒缘缝的孔径可达到微米级。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的孔径主要分布在0.895~19.907nm,以微孔为主;微孔和中孔的体积占孔隙总体积的92.5%。影响孔隙发育的因素主要有埋深、成岩演化、矿物、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埋深增大会造成微孔和中孔的体积减小,但成岩演化的溶蚀作用和黏土矿物组合的变化有利于大孔的体积增加;总有机碳含量与微孔和中孔的体积、比表面积以及微米级孔径正相关,起到主控作用;有机质成熟度对孔径和孔体积的控制作用较弱。
陈文玲周文邓虎成邓昆王勃力张烨毓彭先锋
关键词: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页岩孔隙体积孔隙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组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野外剖面和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平凉组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包括页岩的岩矿特征、发育规模、埋深、地球化学指标和含气量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凉组下段(乌拉力克组)优于平凉组上段(拉什仲组),可分为2类岩性组合:石英+方解石+伊利石组合,石英+方解石+伊利石+绿泥石组合。发育规模自东向西逐渐变厚;西缘中段埋深较大,向南北逐渐变浅,在部分区域出露地表。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个别为Ⅱ1型和Ⅱ2型。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在平面上表现为北高南低的特征,主要在0.2%~1.4%之间;热演化程度整体偏高,多在高-过成熟阶段;Ro主要在0.9%~2.1%范围,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性。含气性分析理论吸附气量为1.105m3/t,反映平凉组页岩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潜力层系。
邓昆周文邓虎成陈文玲
关键词:中奥陶统页岩气地质条件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回龙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混积岩特征及模式被引量:17
2016年
川西回龙地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发育湖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混合沉积,结合野外露头、钻井岩芯、测井和显微组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该研究区混积岩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认为,回龙地区大安寨段属湖泊混合沉积相,分为滨浅湖混合沉积和半深湖混合沉积两个亚相,并划分了五个沉积微相,分别为高能介壳滩混合沉积微相,低能介壳滩混合沉积微相,砂质浅滩混合沉积微相,浅湖混合沉积微相以及半深湖混合沉积微相。基于所划分的混合沉积相的特征和四川盆地以及研究区回龙大安寨段在侏罗纪的沉积相演变过程,分析了该区混积岩的成因及混合沉积演化模式。得出结论:研究区湖相混合沉积主要受物源供给和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在五种不同混合沉积微相控制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混积岩。
谭梦琪刘自亮沈芳谢润成刘成川邓昆徐浩
关键词:四川盆地侏罗系混积岩
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烃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为探讨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烃源岩沉积环境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以地表剖面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资料为主,结合部分井下样品分析数据,研究了泥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利用不同岩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及饱和烃气相色谱等特征,对烃源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 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烃源岩层系主要分布在塔姆齐萨依组,沉积水体的古盐度较高,为弱还原相-还原相沉积环境;半深湖-深湖相带沉积的还原程度强的黑灰色泥岩类烃源岩,大多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河流-沼泽相带沉积的灰色-绿灰色泥岩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较差。结论 气候相对干燥、陆源碎屑物质补充不足或较长时间处于氧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沉积的碳酸盐岩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类型差;还原程度强、具一定深度水体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下来,且大多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
苗建宇周立发邓昆韩中原布占奇
关键词:中二叠统烃源岩沉积环境地球化学伊犁盆地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特征及模式被引量:7
2020年
准确建立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模式和精细刻画颗粒滩时空分布规律,是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的关键。依据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以四级层序为单元,精细刻画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相时空展布特征,建立沉积模式,揭示颗粒滩发育规律,指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方向。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及周缘龙王庙组发育典型浅水碳酸盐岩镶边台地沉积体系,自盆地西缘向东依次发育混积潮坪、局限台地(颗粒滩、云坪和咸化潟湖等微相类型)、开阔台地(颗粒滩、灰坪等微相类型)、台地边缘和斜坡-盆地等沉积相类型;(2)建立了"一凹两隆,双滩成带"的沉积模式,颗粒滩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和相对海平面升降,具体表现为垂向上主要发育于四级层序海退时期,平面上沿台地边缘带和围绕咸化潟湖的相对隆起区呈带状分布。由于颗粒滩是优质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因此该结果可为四川盆地寒武系龙王庙组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提供沉积地质基础。
刘自亮邓昆施泽进田亚铭王勇沈芳谭谦龚晓星
关键词:四川盆地寒武系沉积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