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冠男
- 作品数:3 被引量:75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第二四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76例资料,根据患者要求决定手术方式,腹腔镜组40例,开腹组36例。比较2组腹腔内出血量、手术时间、需术后镇痛比例、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病变部位类型、手术方式、腹腔内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40.7±20.3)min vs(63.7±23.2)min,t=-4.609,P=0.000],肛门排气早[(10.1±4.3)h vs(20.2±5.4)h,t=-9.062,P=0.000],住院时间短[(4.5±1.3)d vs(6.4±1.6)d,t=-6.005,P=0.000],需术后镇痛者少[0(0/40)vs 36%(13/36),χ2=14.971,P=0.000]。2组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15例(腹腔镜组7例,开腹组8例)保留输卵管者,12例血β-hCG术后10~40天恢复正常,3例失访。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安全可行,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与合适的手术选择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梅松原崔艳梅孙晓波韩秋丽那冠男孙岩赵宏辉
- 关键词: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腹腔镜开腹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40例临床探讨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评价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共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136例,其中伴休克症状40例。出血1 000~2 500ml,平均1 500ml。结果: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者若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及时有效地抗休克治疗,理想的麻醉及监护,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是安全可行的。
- 梅松原孙晓波崔艳梅柴玉雪韩秋丽那冠男赵宏辉
- 关键词:腹腔镜术休克
- 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在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止血的优缺点。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68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施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为垂体后叶素组,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 IU+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36例为缩宫素组,注射缩宫素20 IU+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及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垂体后叶素组及缩宫素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减少[(69.8±18.0)min vs.(82.8±17.6)min,t=-3.008,P=0.004],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68.5±19.6)ml vs.(88.5±25.6)ml,t=-3.583,P=0.000],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小[(11.0±2.6)g/L vs.(12.5±2.9)g/L,t=-2.234,P=0.029]。术中用药后15 min,垂体后叶素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152.0±8.5)mm Hg vs.(146.5±10.2)mm Hg,t=2.398,P=0.019],用药30 min和45 min后,垂体后叶素组与缩宫素组收缩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梅松原刘艳庚韩秋丽孙晓波崔艳梅那冠男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垂体后叶素缩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