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成功

作品数:28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褐菖鲉
  • 5篇银鲳
  • 5篇仔鱼
  • 4篇幼鱼
  • 4篇管接
  • 3篇点阵
  • 3篇点阵式
  • 3篇盐度
  • 3篇幼虫
  • 3篇筛绢
  • 3篇水产
  • 3篇水产育苗
  • 3篇网袋
  • 3篇网眼
  • 3篇温度
  • 3篇浮游
  • 3篇浮游幼虫
  • 3篇附着性
  • 3篇贝类
  • 3篇抽水

机构

  • 28篇宁波大学
  • 5篇浙江省海洋水...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浙江省近岸水...

作者

  • 28篇邱成功
  • 27篇徐善良
  • 15篇王丹丽
  • 10篇王腾飞
  • 8篇郭晓鸽
  • 8篇陈苹
  • 7篇林少珍
  • 5篇王亚军
  • 4篇程亮
  • 4篇齐闯
  • 4篇周伟
  • 4篇闫雪梅
  • 3篇刘飞
  • 3篇巩建华
  • 3篇郭春阳
  • 2篇赵云龙
  • 2篇单乐洲
  • 2篇田喆
  • 1篇陈萍
  • 1篇王春琳

传媒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河北渔业
  • 1篇渔业信息与战...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2013年中...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16篇2014
  • 5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早期生长发育与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在室内水泥池育苗条件下研究了褐菖(Sebastiscus marmoratus)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人工育苗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育苗水温12~17℃,5日龄卵黄囊消失进入仔鱼后期,36日龄各鳍鳍条形成进入稚鱼期,经57~62d鳞被完整发育为幼鱼;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17.42%、66.01%和89.21%;水温对30日龄前的仔鱼生长影响不显著,平均体长增长率为(0.12±0.01)mm·d-1,30日龄后温度效应不断增大,平均日增长率(0.75±0.05)mm·d-1,其生长拟合方程为Lt=0.0001D3+0.001D2+0.0123D+4.3919,R2=0.98;蛋黄可以部分代替轮虫,且存活率及生长速度与轮虫组无显著差异;育苗中发现第14~15天、第28~30天、第41~50天分别为褐菖育苗的3个危险期,死亡率以第1个危险期最高,达67.20%;针对3个危险期提出了加强早期营养供应,缩短卤虫投喂时间,增设底部和各水层隐蔽物等建议.
邱成功徐善良齐闯林少珍
关键词:褐菖鲉饵料系列成活率危险期
臭氧在养鱼系统中的正负效应
2014年
本文采用臭氧发生器对体长(10.17±1.32)cm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进行了每4小时充臭氧20 min、45 min、70 min及充空气30 min的分组处理,以鲫鱼的耗氧率、鳃丝的显微组织结构作为判别指标,研究不同臭氧量对鲫鱼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20 min和45 min组,实验6 d后的耗氧率分别为(0.079±0.005)mg·(g·h)-1和(0.080±0.007)mg·(g·h)-1,与空气对照组的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70 min臭氧处理组;空气对照组和20 min臭氧处理组的鲫鱼鳃丝组织正常,鳃丝轴上的黑色素细胞色浓,呈聚集状;45 min臭氧处理组,鳃小片组织结构尚清晰,但黑色素细胞已有所破坏,呈分散状;70min臭氧处理组则色素细胞已几乎消失,鳃小片组织也严重受损,结构呈现模糊不清。试验证明,臭氧处理时间不应超过45 min。
沈庞幼徐善良邱成功王腾飞但迪
关键词:鲫鱼臭氧耗氧率鳃丝
延迟投喂对褐菖鲉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为了研究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仔鱼在饥饿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本文对其仔鱼初次摄食率和饥饿不可逆点(PNR)以及延迟投喂下仔鱼的存活及生长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16~18℃条件下,...
邱成功徐善良林少珍齐闯
关键词:褐菖鲉仔鱼存活
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锥形筛绢网袋,锥形筛绢网袋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弹性捆扎绳,后端开口上连接有挂钩,锥形筛绢网袋的后端开口的直径不大于1/5前端开口的直径;这样锥形筛绢网袋后端开放并悬挂,可随...
徐善良王腾飞邱成功周健恺陈苹郭晓鸽周伟程亮刘飞王丹丽
文献传递
银鲳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的分布及其比较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解野生与养殖条件下银鲳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的分布,比较研究了野生银鲳成鱼和养殖银鲳幼鱼的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结果表明:(1)成鱼胃中蛋白酶活性最大,为0.47U·mg-1,侧囊中蛋白酶活性最小,仅有0.05 U·mg-1;成鱼肝中淀粉酶活性最大,为0.08U·mg-1,直肠最小,为0.01 U·mg-1;肝的脂肪酶活性最大,为10.63 U·mg-1,中肠最小,肝脂肪酶活性约为中肠的9倍.(2)幼鱼三种消化酶活性均为:胃>肝>侧囊,且银鲳幼鱼各消化酶活性总体上高于成鱼,幼鱼胃中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分别约为成鱼胃的3倍、12倍和1.5倍.(3)银鲳成鱼和幼鱼的A/P值都小于1,且幼鱼各消化器官的A/P值都大于成鱼,A/P值结果表明银鲳为偏肉食性鱼类,野生的成鱼比养殖的幼鱼更适应肉食性.此外,研究还发现银鲳的脂肪酶活性明显高于许多常见海水性鱼类,推断其对脂肪的利用效率较高,可以考虑在银鲳饲料的配制时适当提高饲料中脂肪的比例.
周健恺徐善良邱成功方增冰陈苹
关键词:银鲳成鱼幼鱼消化酶
一种银鲳的专用饲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鲳的专用饲料,该专用饲料由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方制备而成:鲜水母40~50%、鱼糜10~15%、鲜糠虾10~15%、“鱼宝”牌配合饲料25~35%、复合维生素1~2%。该专用饲料中鱼糜、鲜糠虾和“鱼...
徐善良王腾飞邱成功周健恺陈苹郭晓鸽闫雪梅王丹丽
文献传递
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饥饿前后侧囊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分别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正常和饥饿5d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的食道侧囊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银鲳幼鱼侧囊内壁具有许多平均高度为800 m的乳突,上有次级突起。乳突黏膜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上皮细胞表面有指纹状的微嵴,有缓解上皮细胞的机械损伤作用;银鲳肝脏具肝血窦、胆小管、狄氏窦等结构,肝细胞排列较紧密,内含丰富的细胞器和脂滴,核仁大而明显,线粒体数目多,多分布在细胞核、内质网和狄氏窦周围。饥饿后,侧囊乳突变低矮,平均高度700 m,乳突上黏膜变薄,逐渐退缩,次级突起顶端露出了尖刺状的角质刺;肝细胞体积缩小,核变小,细胞器数目减少,线粒体水肿,粗面内质网数量显著降低,脂滴数量降低,这是银鲳幼鱼对饥饿的生理性防御。
徐善良邱成功谷江稳王丹丽
关键词:银鲳饥饿肝脏超微结构
温度和盐度对褐菖鲉仔鱼心率和成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研究温度和盐度对褐菖鲉初产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了海水比重1.010、1.020、1.030、1.040,以及水温15℃、18℃、21℃、24℃下仔鱼心率和成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8℃时,比重1.010和1.030两组的仔鱼心率最高,比重1.040组36h全部死亡,比重1.030组96h死亡过半;在比重1.020下,15℃组和18℃组心率正常,15℃、18℃、21℃、24℃组96h的存活率分别为(31.11±4.16)%、(38.89±1.57)%、0%、0%。综合分析认为,褐菖鲉仔鱼适宜生存的海水比重为1.010~1.020,温度21℃以上已不适合其生存。
沈庞幼徐善良邱成功王腾飞
关键词:褐菖鲉卵胎生温度盐度仔鱼
一种培养枝角类的饵料及用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枝角类的饵料及用法,为微颗粒紫菜粉,微颗粒紫菜粉的大小为2μm~100μm,每天每毫升枝角类培养液中微颗粒紫菜粉投喂量0.10~0.18mg,微颗粒紫菜粉可以自然酶解,降解后的颗粒大小适合枝角类的摄食...
徐善良王腾飞郭春阳郭晓鸽闫雪梅巩建华田喆邱成功王丹丽
文献传递
一种褐菖鲉鱼苗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菖鲉鱼苗的培育方法,在光控、温控和水控条件下,通过小球藻液降低水体中有害物,强化水蚤,提高仔鱼和稚鱼的营养,降低仔鱼至稚鱼变态期间死亡率,通过贝壳和马尾藻属藻类,贝壳形成水体底层隐蔽场所,大型悬浮藻类形...
徐善良邱成功林少珍单乐洲王丹丽王亚军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