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炜

作品数:48 被引量:24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10篇骨折
  • 10篇创伤
  • 9篇关节
  • 9篇臂丛
  • 8篇撕脱
  • 7篇撕脱伤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7篇创伤性
  • 6篇随访
  • 6篇肌腱
  • 5篇韧带
  • 5篇手术
  • 5篇手外伤
  • 5篇外伤
  • 5篇臂丛神经
  • 4篇腕关节
  • 4篇疗效
  • 4篇免疫抑制剂
  • 4篇急性

机构

  • 48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北京创伤骨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8篇郑炜
  • 21篇田光磊
  • 20篇熊革
  • 16篇易传军
  • 14篇李忠哲
  • 12篇王树锋
  • 12篇栗鹏程
  • 11篇孙燕琨
  • 10篇李玉成
  • 10篇薛云皓
  • 9篇戴鲁飞
  • 9篇田文
  • 7篇朱瑾
  • 7篇郜永斌
  • 7篇张友乐
  • 6篇张春林
  • 4篇胡琪
  • 4篇孙燕坤
  • 4篇高新生
  • 4篇李文军

传媒

  • 10篇中华手外科杂...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5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实用手外科杂...
  • 4篇中华医学会手...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实用手外...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第二届中华骨...
  • 1篇第四届中华骨...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背侧经皮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钩骨钩骨折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背侧经皮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钩骨钩骨折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3例新鲜无移位的钩骨钩骨折病例,在C臂机透视导引下,采用背侧经皮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术后第2天即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手及腕部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都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6.5±1.8和0.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患肢握力分别为健侧的(54.3±13.5)%和(89.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135.7± 11.0)°和(153.3±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均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4个月.结论 背侧入路经皮使用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的钩骨钩骨折在临床工作中是可行的,比传统的方法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熊革肖滋润张春林杜传超郑炜
关键词:钩骨骨折加压螺钉
喙肱韧带紧缩联合斜方肌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喙肱韧带紧缩联合斜方肌移位与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肩外展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采用复位半脱位肩关节并紧缩喙肱韧带,同时联合斜方肌移位与异体肌腱移植止点下移的方法重建肩外展功能32例。术后采用顾玉东关于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快速DASH评分(q DASH)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价肩外展功能,同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其中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25.0(11~47)岁。左侧17例,右侧15例。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30例,颈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2例。32例患者均得到了随访,平均随访2.2(1.6~3.5)年。依据顾玉东标准,术后肩外展功能5例(15.6%)优(外展≥90°);25例(78.1%)良(90°>外展≥60°);2例(6.3%)患者手术后提前自行去除外固定架,导致缝合肌腱断裂,施行了二次手术,最终外展功能达到中(60°>外展≥30°)。VAS评分术前为7.2±0.9,术后为2.5±0.6(P<0.01);q DASH评分术前为68.9±10.7,术后为34.2±8.2(P<0.01);患者主观评价满意28例(87.5%);不满意4例(12.5%);32例患者术后获得了平均35°(30°~40°)的肩关节旋前功能。结论喙肱韧带紧缩联合斜方肌移位与异体肌腱移植止点下移重建肩外展功能,方法简单实用且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李文军张友乐陈山林胡琪郑炜杨辰田文田光磊顾玉东
关键词:肩关节臂丛喙肱韧带斜方肌
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的疗效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术后对拇指和示指功能的影响及其解剖学机制。方法对1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男7例,女5例,年龄18~78岁,平均42.3岁,拇长伸肌腱损伤的平面为III区4例,IV区5例,V区3例。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术后8~83(33.5&#177;29.9)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评价指标包括拇指和示指的功能。拇指功能评价指标:(1)患手手掌向下平置于桌面,能否主动将拇指指尖抬离桌面;(2)能否完成“挑大拇指”的动作;(3)在保持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能否完成以第一腕掌关节为支点的拇指划圈运动;(4)在拇指处于中立位时,能否较好地完成拇指指间关节屈曲动作。示指功能评价指标:(1)患手手掌向下平置于桌面时,能否主动将示指指尖单独抬离桌面;(2)在第3~5指呈握拳位时,能否将示指伸直至与手背同一平面,完成指示的动作;(3)能否完成“兰花指”的动作;(4)示指能否自如地使用鼠标,并完成连续双击左键的动作。另外,对5具成年男性尸体的前臂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重点测量了指总伸肌腱中示指和中指伸肌腱腱性起点的位置。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都能使用患手较为顺利地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常用动作,年轻患者中除1例外,均恢复了原工作。12例中有11例主观评价手术疗效满意,1例表示对疗效不满意。其中有8例能完成全部4项拇指功能评价的动作,有3例可以完成拇指功能评价动作的3项,1例仅能完成拇指功能评价动作中的2项。12例均能使用示指自如地使用鼠标,有9例能够在患手手掌向下平置于桌面时主动将示指指尖单独抬离桌面。12例均能单独伸示指,完成指示动作,但仅有7例能在第3~5指呈握拳位时将示指伸直至与手背同一平面,另5例单独伸�
熊革郑炜孙燕琨张友乐
关键词:肌腱病修复外科手术随访研究
创伤性全臂丛撕脱伤上肢整体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采用一种新设计的多组神经移位术结合后期手功能重建方法,恢复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主动拾物功能的疗效.方法 33例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一期手术均进行了以下多组神经移位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恢复肩外展,健侧颈...
栗鹏程王树锋薛云皓李玉成郜永斌郑炜孙燕琨
北京地区急性生活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点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手外伤患者就诊的临床资料,分析北京地区生活性手外伤的构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4月1日-9月30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手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的2 575例生活性手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时间、地点、机制和部位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生活性手外伤占急诊手外伤的49.2%,男女比例为3.3∶1,21~30岁高发,一天中10∶00~11∶00和21∶00~22∶00为高发时段,休息场所最常见(43.3%),其次是室外空间(28.8%)和休闲场所(20.0%)。常见损伤原因为意外性损伤(51.0%)、酒后自伤(16.1%)和他人暴力(15.5%)。常见损伤机制为切割伤(52.23%)、撞击伤(16.04%)及摔伤(15.18%)。2 405位患者为右利手,手偏利对损伤手分布有显著影响。开放性损伤占70.7%,54.4%患者合并深部组织损伤。结论生活性手外伤是常见疾病之一,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可根据其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发生率。
郑炜易传军田光磊田文李忠哲朱瑾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半钩骨移植结合伸肌腱松解治疗陈旧性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合并近指间关节脱位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半钩骨移植结合伸肌腱松解治疗陈旧性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合并近指间关节(PIPJ)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9年7月,笔者对7例陈旧性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脱位的患者(4例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3例来自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先行伸指肌腱松解,根据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缺损大小,切取半钩骨移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从疼痛、患指近指间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随访,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2个月,平均(7.4±2.3)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骨折达到X线愈合标准的时间为(2.7±0.7)个月,6例病例关节面平整。术前、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4.3±1.1)分和(0.9±0.7)分,术前和术后3个月PIPJ的主动ROM分别为(35.7±11.3)°和(83.6±14.6)°,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指PIPJ主动伸直受限(7.1±10.7)°。结论充分的伸指肌腱松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陈旧中节指骨掌侧骨折合并PIPJ脱位患者的术中复位,并有利于其术后早期全ROM的功能锻炼,可以考虑与半钩骨移植术联合应用。
谢山洪熊革郑炜郜永斌朱槿张春林戴鲁飞
关键词:钩骨近指间关节
儿童创伤性臂丛神经撕脱伤的屈指功能重建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健侧C7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下干直接吻合,重建儿童创伤性臂丛神经撕脱伤屈指功能的效果。方法健侧C7在其前后股的远端切断,向近端游离至椎间孔,经椎体前通路牵至患侧。游离患侧臂丛下干及内侧束,切断下干后股及胸前内侧神经。将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自内侧束的起始处一直游离到上臂中段。患肩前屈、内收至0°位,肘关节屈曲90°,上提患侧下干并与健侧C7直接吻合。2004年8月至2008年3月对20例患儿进行了健侧C7与患侧下干或内侧束直接吻合术。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5~18岁,平均13岁;伤后到手术时间1—11个月,平均4.6个月。全臂丛撕脱伤13例,中、下干撕脱伤7例。为减少吻合口张力,11例进行了肱骨短缩,短缩长度2.5—4.5cm,平均(3.1±0.7)cm。结果术后患者随访时间12~51个月,平均27.4个月。屈指肌力4级18例,2级2例;屈拇长肌力4级10例、3级8例、2级2例。小指展肌肌力3级1例,2级1例;拇短展肌肌力3级1例。结论健侧C7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由于只有一个吻合口及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其重建屈指、屈拇功能的效果满意,并可恢复手内在肌的部分功能。
王树锋栗鹏程薛云皓李玉成陆健郑炜孙燕琨
关键词:臂丛神经病手内在肌儿童
健侧C7与下干直接吻合治疗创伤性臂丛撕脱伤的中期疗效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治疗创伤性臂丛撕脱伤的中期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采用健侧C7与下干直接吻合治疗创伤性臂丛撕脱伤患者220例,其中64例获得3年以上的来院随访,男59例,女5例;年龄7-51岁,平均26岁。伤后到手术时间1-18个月,平均3.7个月。全臂丛撕脱伤60例,中、下干撕脱伴上干不全损伤2例,中、下干撕脱而上干正常2例。健侧C7与下干直接吻合56例,与内侧束直接吻合8例。30例行肱骨短缩截骨,截骨长度2.6-5.8cm,平均3.9cm。结果术后随访36-57个月,平均44个月。41例屈指肌力恢复到4级,3级12例,2级10例,0级1例,优良率为64.1%(41/64);34例拇长屈肌肌力为4级,3级14例,2级14例,0级2例,优良率为53.1%(34/64);47例尺侧屈腕肌力为4级,3级9例,2级7例,0级1例,优良率为73.4%(47,64);32例掌长肌肌力为4级,3级20例,2级11例,0级1例,优良率为50%(32/64)。结论健侧C7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较传统的手术方法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及减少了一个吻合口,可显著提高其重建屈指、屈腕功能效果。
王树锋栗鹏程李玉成薛云皓郑炜孙燕琨郜永斌潘勇卫胡琪田光磊
关键词:臂丛颈丛颈椎
手部肌腱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易传军田光磊陈山林李忠哲朱瑾郑炜田文
单根克氏针加压技术治疗Mallet骨折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单根克氏针加压技术治疗Mallet骨折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总结治疗时限适应证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4年8月~2006年6月,应用单根克氏针加压技术治疗25例Mallet骨折患者,其中ⅠB型18例,ⅡB型7例。根据骨折的新旧程度选择治疗方法,新鲜骨折16例,采用闭合复位单根克氏针加压技术固定;陈旧性骨折9例,行切开复位单根克氏针加压技术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22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25例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周。术后疼痛程度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评价:优14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0%。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单根克氏针加压技术治疗Mallet骨折具有方法简单、损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并可减少内固定的数目,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
李忠哲易传军郑炜李庆泰
关键词:骨折骨钉指关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