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琳喆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岭南荔枝古树文化融入农产品包装的策略研究
- 2023年
- 古树名木以“自然之美”为遗产保护地增辉添彩,荔枝古树文化已然成为岭南文化的“活态遗产”。将传统农产品和创意文化传播进行融合,有利于建立多样化的产品宣传途径,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对岭南荔枝进行了概述,从品牌视觉包装和“互联网+区域建设”等角度探讨了岭南荔枝古树文化融入农产品包装的策略,旨在打破中国传统农产品文化宣传体系,形成完整的文化包装和宣传途径,从而促进岭南荔枝区域品牌形象的构建,进一步深化产品价值。
- 郝丽郑琳喆丁雯
- 关键词:文化传播
- 舞蹈影像作品《瑞鹤归》中的城市文化推广研究
- 2024年
- 2023年元宵夜,河南卫视在《元宵奇妙游》中推出舞蹈影像作品《瑞鹤归》。这支舞蹈由广州歌舞剧院演绎,由河南卫视和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联合呈现,以“元宵喜乐日,瑞鹤翩翔归”为主题,展现了广东省肇庆市的山水人文,探索了以舞蹈影像的方式推广肇庆城市名片的路径,促进了肇庆文旅产业的发展,对广东其他地区的城市文化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 郑琳喆
- 关键词:舞蹈影像
- 《水月》中的“通透”之美被引量:1
- 2013年
- 《水月》是台湾"云门舞集"舞蹈团的代表作之一。本文由老子哲学美学出发,从"通"和"透"两方面论述了《水月》中蕴含着的中国美学智慧:《水月》的结构体现了回转有余、周而复始的轮回"通"达;而其意蕴则体现了老子哲学中"虚静"的主题。
- 刘秋月郑琳喆
- 关键词:《水月》老子哲学
- 郑琳喆"造型设计作品"
- 2020年
- 郑琳喆
- 加强高校《舞蹈鉴赏》课程中古典舞的文化教育功能
- 2018年
- 中国古典舞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国民培育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情怀,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通过高校《舞蹈鉴赏》课程的美育平台,我们能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历史与发展、表象与内涵,在鉴赏中逐步建立传统的审美观,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承。
- 郑琳喆
- 关键词:民族符号文化坚守
- 舞蹈剧《人间情味》中的“拙趣”与“情怀”
- 2017年
- 本文以万素老师编创的舞蹈剧《人间情味》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漫画选材、多媒体与演员的两重勾连、动作连缀的创作手法、时代感、音乐的选择等不同角度,分析作品中充满拙趣的生活景象与真挚的情感情怀。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唤起观众对自然平实生活的回溯与品味。丰子恺先生把人间的动态捕捉下来,用静态的和漫画的方式呈现出来;随后,编导又用动态的舞蹈方式,把漫画还原成动态的。两人在艺术方式上相向而行,却同样带着"拙趣",带着"情怀",带着"情儿"和"味儿"。本文对作品及其编创手法的探讨,旨在为当下舞蹈创作提供参考。
- 郑琳喆
- 关键词:漫画审美情趣
- 从古代袖舞中透视鸟图腾文化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从远古先民的鸟图腾文化释解,诠喻出"中国古代袖舞是鸟图腾舞蹈的发展"的观点,并从时代更迭、艺术流变中寻求足迹与根据,浅谈了袖舞中关于鸟图腾文化意识的成因和演变。
- 郑琳喆
- 关键词:文化流失
- “以舞言说”——广州城市文化宣传中的舞蹈影像创作研究
- 2024年
- 中国古典舞,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始,由中国舞蹈艺术工作者在对历史中那些曾广泛流传于民间和宫廷的主流舞蹈,以及文物、典籍中的舞蹈形象,进行整理、提炼、加工、创作之后,所形成的具有中国古典精神与韵律的舞蹈艺术。它来源于历史,却又不拘泥于历史,立足于新时代进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其中为大众所熟知的,以舞蹈影像的形式而家喻户晓的作品之一,便是河南卫视的“文化出圈”之作——《唐宫夜宴》。它本是一支传统的舞台作品,取材自河南博物院的唐代舞俑,将静态文物进行了动态的舞蹈转换,首次亮相是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活动现场,但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直到河南卫视在2021年的春晚中,对其进行了舞蹈影像化的加工,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了由舞俑到舞者的转换,并创建了富含古韵的虚拟舞台,让古人的乐舞之景生动地走入了现代观众的视野,由此它“一炮而红”,并快速带动了河南的文旅产业,成为河南的一张“名片”。而在《唐宫夜宴》走红的背后,“舞蹈影像”功不可没。
- 郑琳喆
- 舞蹈的形态表达与情感传递被引量:1
- 2019年
- [摘 要]我们在欣赏一段舞蹈时,看到的不仅仅是舞蹈的美,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舞蹈传递给观众的一种心情。舞者通过一系列舞蹈效果吸引住观众的目光,用一系列舞蹈语言来表达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观众产生感知反应和联想,使观众对舞蹈动作这一表象进行想象,进而有了感情和对作品的理解。钱钟书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无痕有味。"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像是"理"一样的精神,而舞蹈形态就好比"诗",是一种形式。一名优秀的舞者便可达到"无痕有味"的境界。
- 王玲郑琳喆
- 关键词:舞蹈形态舞蹈表演情感传递
- 以人为本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体现被引量:6
- 2011年
- 舞蹈课教学的目的是以舞蹈实现自我身心健康发展、人格意志的提升、创造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在准确把握时代精神与特色的基础上,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实践,并对其如何在舞蹈教学中体现进行了探讨。
- 郑琳喆
- 关键词:舞蹈课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