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娟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沉降系数Svedberg单位及其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推导沉降系数的一般公式与校正公式,研究沉降系数Svedberg单位在脂蛋白中的规范化应用形式。方法根据沉降系数的定义、微粒在离心力场中的受力情况、斯托克定律,推导沉降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对沉降系数Svedberg单位在脂蛋白中的应用进行剖析。结果分别导出了沉降系数的两种一般公式、一种在不同温度和溶剂中的校正公式,分析了脂蛋白漂浮率Svedberg单位的正确含义与规范化应用形式。结论不受转速影响的沉降系数有多种计算公式,在不同温度和溶剂中有变化,需要校正。沉降系数在脂蛋白分类中的应用广泛,但需要正确描述与规范化使用。
- 谢圣高郗娟宁勇邹光楣
- 关键词:沉降系数超速离心生物大分子
- Ru(phen)_3^(2+)-SDBS-KMnO_4化学发光体系检测半胱氨酸的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在20mmol·L-1硫酸-1.2mmol.L-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介质中,半胱氨酸可以增强三(1,10-菲咯啉)钌(Ⅱ)[Ru(phen)32+]-KMnO4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直接检测半胱氨酸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2.5×10-2-2.0μg·mL-1和2.1×10-2μg·mL-1,对11份含半胱氨酸0.5μg·mL-1的溶液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3%.将其用于合成样品中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提出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
- 张韶虹郗娟何治柯
- 关键词:半胱氨酸化学发光
- 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半胱氨酸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基于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对Ru(pheo)3^2+-Ce(Ⅳ)体系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及其发光动力学性质的显著差别,提出了一种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这两种氨基酸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色氨酸和半胱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2.0μg/mL和0.05~3.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03μg/mL和0.02μg/mL。将其应用于合成样品中两种氨基酸的同时测定。结合文献提出了可能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 张韶虹史伯安郗娟
- 关键词:色氨酸半胱氨酸化学发光
-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新方法检测色氨酸被引量:6
- 2012年
- 基于色氨酸对三(1,10-菲咯啉)钌(Ⅱ)[Ru(phen)32+]-Ce(Ⅳ)体系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结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提出了一种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色氨酸的新方法。在最优化的分离和检测条件下,该方法测定色氨酸的线性范围为5.0×10-7~2.0×10-5mol/L,检测限为7.6×10-8mol/L。将其应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中L-色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 郗娟樊丙安魏春龙
- 关键词:色氨酸化学发光毛细管电泳
-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半胱氨酸被引量:8
- 2005年
- 在酸性条件下,半胱氨酸对Ru(phen)32+-Ce(Ⅳ)反应体系化学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半胱氨酸的新体系。对影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优化了反应条件和各项测定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半胱氨酸在1.0×10-8~8.0×10-7g/mL的范围内发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3.7×10-9g/mL,对质量浓度为2.0×10-7g/mL的半胱氨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对合成样品中半胱氨酸测定的回收率在98%~102%之间,采样频率为90次/h。并对其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 史伯安郗娟何治柯
- 关键词:化学发光流动注射半胱氨酸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抵抗性研究被引量:49
- 2004年
-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对常规消毒方法和抗生素的抵抗性。方法 采用碘伏、5 %“84”消毒液、75 %乙醇、“健之素”泡腾片液 (1片 /L)、2 %戊二醛消毒液等浸泡 ,甲醛 (福尔马林 )熏蒸和紫外灯照射等常规消毒方法处理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 ,观察生物膜细菌被杀灭情况 ;同时将生物膜分别放入含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的 M- H肉汤中 ,观察其生长 ,并与裸菌的 MIC作比较。结果 2 %戊二醛消毒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杀灭作用最强 ,碘伏和 75 %乙醇次之 ,5 %“84”消毒液和“健之素”泡腾片液作用较弱 ,甲醛熏蒸和紫外灯照射的作用最差 ;生物膜细菌能生长的抗生素最高浓度 :亚胺培南 4 0 0 μg/ml,头孢他啶 80 0 μg/m l,左氧氟沙星 32 μg/ml,哌拉西林 10 2 4 μg/m l。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对外界不利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
- 曾吉吴正学郗娟戴立人
- 关键词: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抵抗性
- Ru(phen)_3^(2+)-SDBS-KMnO_4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当硫酸介质中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可以增强三(1,10-菲咯啉)钌(Ⅱ)[Ru(phen)23+]-KMnO4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直接检测G-SH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5.0×10-2~2.0μg·mL-1和3.5×10-2μg·mL-1,对1.0μg·mL-1的G-SH溶液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8%。将其用于合成样品中G-SH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并提出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
- 张韶虹郗娟吉邢虎何治柯
-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化学发光
- 神经生长因子对2,5-己二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建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癌PC12细胞2,5-己二酮(2,5-HD)中毒模型,观察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2,5-HD中毒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于正常培养基生长)、HD组(不同浓度2,5-HD)、NGF+HD组(不同浓度NGF+20mmol/L,2,5-HD),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随着2,5-HD处理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细胞损伤加重,存活率较对照组逐渐降低(P<0.05,P<0.01);以NGF预处理的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抗损伤性,细胞存活率较HD组逐渐提高(P<0.05,P<0.01)。结论2,5-HD呈剂量性抑制PC12细胞存活和增殖,诱导细胞损伤和凋亡,NGF对2,5-HD中毒性PC12细胞显示出明显保护作用。
- 郗娟谢圣高武军驻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细胞凋亡
- Ru(bipy)_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检测速尿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基于速尿对三(2,2′-联吡啶)钌(Ⅱ)[Ru(bipy)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发光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直接检测速尿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5.0×10-3~1.5mg/L和4.0×10-3mg/L,对含速尿0.50mg/L的溶液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0%。将其应用于呋塞米片剂样品中速尿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 张韶虹郗娟何治柯
- 关键词:速尿化学发光化学发光体系相对标准偏差
-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色氨酸被引量:9
- 2004年
- 在酸性条件下,色氨酸对Ru(phen)32+-Ce(Ⅳ)反应体系化学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色氨酸的新体系.对影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优化了反应条件和各项测定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色氨酸在7.5×10-8~8 0×10-6g/mL的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3σ)为5 16×10-8g/mL,对浓度为2 5×10-7g/mL的色氨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 2%.对合成样品中色氨酸测定的回收率在99 1%~100.8%之间,采样频率为90次/h.
- 史伯安郗娟何治柯
- 关键词:化学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