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郜利宁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新闻
  • 1篇党报
  • 1篇新闻报
  • 1篇新闻报道
  • 1篇新闻立台
  • 1篇新闻作品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结构
  • 1篇娱乐化
  • 1篇纸媒
  • 1篇纸媒体
  • 1篇日报
  • 1篇省级卫视
  • 1篇受众
  • 1篇受众本位
  • 1篇群体极化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群体
  • 1篇网络群体事件
  • 1篇卫视

机构

  • 4篇河北大学

作者

  • 4篇郜利宁
  • 2篇曹素妨
  • 1篇郑天

传媒

  • 3篇新闻世界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闻立台,省级卫视的发展趋向——以河北卫视为例
2012年
基于目前省级卫视发展参差不齐,强者愈强的内部环境以及央视和外来名牌节目打压的外部环境,以及限娱令的颁布等政策环境,本文对河北卫视节目做简要分析,试发现省级卫视在新闻节目方面可拓展的空间。
郑天郜利宁
关键词:省级卫视河北卫视新闻立台财经新闻
从接受美学视角浅析党报新闻作品的亲和力
2011年
在新兴媒体和各类晚报、都市报的不断冲击下,党报在增强其权威性的同时,应进一步增强亲和力,拉近与受众的亲密关系。这需要党报借鉴接受美学研究法,坚持受众本位,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不断满足受众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进而改变其在受众心中的刻板印象,增强亲和力,从而增强竞争力。
曹素妨郜利宁
关键词:党报受众本位接受美学
网络群体事件与现实群体事件的关系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无论是网络群体事件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事件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裹挟力,牵动着社会各个方面敏感的神经,正确把握并且从中找到启示对如何更好地处理群体极化事件甚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郜利宁曹素妨
关键词:群体极化网络
河北日报《新闻纵深》深度报道研究
“深度报道”这一新闻学术语尽管引进自西方,但是类似这种长篇新闻报道形式和对同一类事件全方位深度分析后进行综合报道的这种新闻报道类型却由来已久,从国人办报时期的“时务文体”,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了思想文化、政治体制、经...
郜利宁
关键词:报纸媒体新闻报道叙事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