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佳妮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化疗
  • 2篇基因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放化疗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反应
  • 1篇血常规
  • 1篇预后
  • 1篇早期宫颈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生存率
  • 1篇随机对照研究
  • 1篇同步放化疗
  • 1篇启动子
  • 1篇启动子区甲基...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郭佳妮
  • 2篇朱卫国
  • 2篇何敬东
  • 2篇韩济华
  • 2篇李涛
  • 2篇于长华
  • 2篇周锡垒
  • 1篇杜楠
  • 1篇陶光州
  • 1篇张艳
  • 1篇黄明德
  • 1篇吉雅玲
  • 1篇吉福志
  • 1篇王海东
  • 1篇秦珊珊
  • 1篇潘鹏
  • 1篇王海荣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中TFAP2E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E(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ator protein 2E,TFAP2E)基因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methylation-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melting,MS-HRM)曲线技术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3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FAP 2E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分析TFAP2E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胃癌发病和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TFAP2E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为98.9%(89/90),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77.4%(24/31)(P<0.001);TFAP 2E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呈正相关(r=0.430,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64,提示TFAP2E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对胃癌发病有一定的预测性;TFAP2E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因素无关(P>0.05),而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01,P=0.006)。结论 :胃癌组织中TFAP2E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TFAP2E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TFAP2E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
孙婧悦郭佳妮杜楠邵婧娴朱利芹何敬东
关键词:胃肿瘤DNA甲基化肿瘤分期
血常规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进展
2022年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单独指标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等血常规复合指标与乳腺癌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关。血常规指标具有简单、经济、无创等优点,然而也存在标准缺乏统一、样本量小、机制尚不明确等不足。本文针对血常规对乳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杨宇郭佳妮黄明德
关键词:乳腺癌血常规淋巴细胞预后
circRNAs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的单股环状分子,属于非编码RNA家族成员。circRNA以保守、稳定、特异、高含量为特点,可作为microRNA海绵调控靶miRNA的活性,并参与基因转录和蛋白生成的调控,逐渐成为非编码RNA调控网络的新星。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有望成为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或分子靶向治疗靶点。
郭佳妮何敬东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肿瘤标志物靶向治疗
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强调的两种放疗方式并同步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评价其治疗反应情况和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Ⅱa-Ⅲ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研究组制定IMRT放疗计划,对宫颈原发病灶予以45Gy/22次,盆壁淋巴引流区50Gy/22次;对照组靶区设定标准同研究组,采用四野盒式照射45Gy/22次,其后予以盆壁补充6Gy/3次。两组患者同期化疗方案相同,给予奈达铂30mg/m2,每周1次,共6周期化疗。后装治疗于外照射3~4周开始,每次6Gy,共6次,A点总剂量36Gy。结果自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共招募72例患者,其中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在恶心呕吐、血红蛋白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Ⅲ级腹泻发生率为5.6%;对照组Ⅲ级腹泻发生率为30.6%,两组Ⅲ-Ⅳ级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5,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86.1%、77.8%,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7%、75.0%、72.2%,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7%、86.1%、75.0%,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7%、72.2%、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调强放疗并同步化疗可以明显减少急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与四野盒式照射相似。
于长华朱卫国吉雅玲郭佳妮潘鹏韩济华周锡垒李涛张艳
关键词:子宫颈癌调强放疗毒性反应
高危早期宫颈癌术后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加顺铂(T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较顺铂单药联合同步放疗能否提高具有高危因素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方法285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Ib和Ⅱa期)宫颈癌术后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顺铂联合放疗组(C—R组)和TP方案联合放疗组(TP-R组)。外照射剂量46~54Gy,外照射结束后补腔内放疗12—24Gy。C—R组化疗方案采用顺铂单药(30mg/m^2),TP-R组化疗方案采用多西他赛25mg/m^2,顺铂25mg/m^2,放疗期间2组均每周给药1次,共5个周期。结果C—R组140例,TP—R组145例。C.R组与TP—R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3%和82.8%(P〉0.05),TP-R组死亡风险比(HR)为0.65(95%CI:0.39~1.09)。2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3%和79.3%(P〉0.05),TP—R组死亡风险比(/-IR)为0.64(95%CI:0.40~1.03)。C—R组与TP—R组2组复发率相似(C—R组27例,TP—R组18例,P〉0.05);TP—R组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C—R组(X。=6.88,P〈0.05)。结论多西他赛加顺铂联合放疗较顺铂单药联合放疗未能进一步提高具有高危因素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率,有提高无复发生存率的趋势;联合方案明显增加了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
王海荣朱卫国秦珊珊郭佳妮王海东李涛陶光州吉福志周锡垒韩济华于长华
关键词: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