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刚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侏罗统
  • 4篇下侏罗统
  • 2篇地层
  • 2篇发育
  • 2篇发育模式
  • 2篇层序
  • 2篇层序地层
  • 2篇储层
  • 1篇地层格架
  • 1篇旋回
  • 1篇有利储层
  • 1篇盆地
  • 1篇气田
  • 1篇下奥陶统
  • 1篇马家沟组
  • 1篇靖边气田
  • 1篇基准面
  • 1篇格架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奥陶统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郭刚
  • 4篇樊太亮
  • 3篇于炳松
  • 2篇沈武显
  • 1篇董洪奎
  • 1篇高志前
  • 1篇姚丽景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被引量:1
2007年
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露头剖面、钻/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进行了露头剖面层序划分、钻/测井层序界面识别、井间层序划分与对比及地震层序划分。结果显示,在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包含着10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更接近自然沉积旋回,即下部以河流相或辫状三角洲相分流河道砂岩为主,夹薄层泥质岩,上部则以滨浅湖相泥质岩为主,夹薄层砂岩。并建立了以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为目标的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郭刚樊太亮于炳松付国斌陈煦
关键词: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陕155井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储层水体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对新老资料的消化吸收并结合地质、测井、测试及开发动态情况,着重分析了控制地层水聚集的地质因素和地层水的聚集规律,划定出了水体分布范围,并把水体分布分为3种类型,即相对富水区、潜在含水区和无水区,进而指出区域构造特征、现今埋藏条件下的小幅度构造、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构造反转前后的气排水形式等是影响气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郭刚
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沉积体系再认识被引量:8
2007年
吐哈盆地是新疆3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唯一由侏罗系煤成烃形成大规模油气聚积的盆地。为了正确认识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沉积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本文通过详细的露头剖面观察和钻井岩心、测井分析,对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沉积相进行了重新认识,结果发现,其沉积相类型除了已被普遍认识的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以外,还存在典型的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在沉积相纵向演化和横向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从八道湾组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向上至西山窑组和三间房组演化为以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至顶部七克台组则发育以滨浅湖沉积体系为主,纵向上构成一个明显的基准面上升的退积序列;南北坡沉积体系的构成具有较大差异,南坡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为特征,北坡则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沉积模式。
姚丽景于炳松樊太亮董洪奎郭刚
压性浅水湖盆沉积体系——以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探讨压性浅水湖盆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运用沉积学理论,通过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心观察、岩心薄片鉴定以及大量测井、地震等资料的详细分析,认为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发育了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等6种沉积体系,并发现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体系在中下侏罗统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依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将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细分为5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旋回.对各旋回发育期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压性浅水湖盆有缓坡型和具沉积坡折型2种沉积发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出3个有利储层发育区,即台北凹陷中部、台北凹陷南部和盆地南部边缘带.
沈武显樊太亮于炳松宫雪郭刚
关键词:发育模式有利储层
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层序地层格架内有利储集砂体分布规律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确定3类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层序,建立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坳陷侏罗纪时期南部物源发育,中下侏罗统地层具有南薄北厚的特点;其层序形成具缓坡背景浅水湖盆和具沉积坡折背景浅水湖盆2种发育模式;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共发育5套主要的有利储集砂体,其中三间房组下部沉积的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中厚层-厚层砂岩层是研究区最有利储集砂体。
沈武显樊太亮郭刚高志前宫雪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发育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