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睿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磁共振
  • 9篇成像
  • 8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影像
  • 4篇原发性
  • 4篇辅助装置
  • 3篇肿瘤
  • 3篇颅内
  • 2篇液体衰减反转...
  • 2篇影像学
  • 2篇原发性淋巴瘤
  • 2篇张量成像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上皮
  • 2篇摄影定位
  • 2篇神经痛
  • 2篇伽玛刀
  • 2篇伽玛刀治疗
  • 2篇瘢痕

机构

  • 18篇柳州市人民医...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郭睿
  • 11篇刘铁军
  • 9篇邓奎品
  • 7篇肖运平
  • 5篇郭光程
  • 4篇曹治婷
  • 2篇郑英杰
  • 2篇邹莹
  • 2篇韩秋丽
  • 1篇廖玉荣
  • 1篇李智晞
  • 1篇蒋勋
  • 1篇韦高
  • 1篇农晓琳
  • 1篇李菊裳
  • 1篇黎燕宁
  • 1篇阮红玉
  • 1篇余飞
  • 1篇卢炳丰
  • 1篇李昊

传媒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健康之路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第十届全国神...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制复方青珠抗瘢痕膏对兔耳皮肤瘢痕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的兔耳瘢痕模型的动物模型,观察青蒿琥酯、珍珠水解液及两者复合的自制外用膏剂对瘢痕组织胶原纤维、新生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上皮基质交感分子1表达等的影响,探讨青蒿琥酯联合珍珠水解液抗病理性瘢痕的作用机制...
郭睿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
文献传递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骨淋巴瘤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5例单骨病变(锁骨、肋骨、股骨、髂骨及胸椎),1例多骨病变(颈椎),临床上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而全身症状轻或无,CT均示肿块的最大长径大于同层骨皮质中断的长度。骨皮质膨胀,厚薄不均。MR表现T2WI以中低信号为主,脊柱病变不破坏椎间盘。结论:X线诊断困难,CT及MR检查具备一定的特异性,结合临床,多数骨原发性淋巴瘤可正确诊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郭睿刘铁军卢炳丰刘锡生郭光程
关键词:骨原发性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抗瘢痕增生的临床治疗与瘢痕抑制剂的基础研究
农晓琳陈石海黎燕宁李佳荃李菊裳蔡捷蒙宁黄仁彬韦高张宏王劲陈洪邓凌郭睿李昊徐铭竹陈灵李异兴
该课题来源于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桂科青0447033),资助金额为2万元人民币,研究时间为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皮肤瘢痕的治疗为国际公认的难题,皮肤瘢痕对人体的形态和功能可造成较大影响,能严重损害患者容貌外观、局...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继发弓形体脑病的MRI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弓形体脑病的特征性MRI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15例AIDS合并弓形体脑病的MRI改变。结果 14例脑内病灶多发,1例单发;T1WI病变呈中等偏低的斑片状、团块状信号,边缘可见高信号环,T2WI多表现为高信号,边缘可见低信号环,周围水肿效应明显;增强后呈结节状、环状、半环状、连环状强化。经抗弓形体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好转,复查MR显示病灶缩小。结论 AIDS合并弓形体脑病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改变;MRI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
韦璐刘铁军邓奎品郭睿郑英杰
关键词:弓形体脑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增强T2 FLAIR序列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在颅内肿瘤诊疗过程中,对比增强MRI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临床上颅脑MRI增强检查首选T1WI序列。长期以来,增强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被认为是评估软脑膜疾病和脑转移瘤的辅助序列。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增强T2 FLAIR序列在血脑屏障、血软脑膜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血眼屏障、血迷路屏障及淋巴系统损伤相关疾病的检出、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增强T2 FLAIR序列尽管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原因包括:(1)增强T2 FLAIR适用的疾病谱尚未完全阐明,(2)增强T2 FLAIR的规范扫描参数尚未确定,(3)增加MRI检查时间等。本文针对增强T2 FLAIR序列的技术特点、正常影像表现以及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现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以后进一步科研、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梁泓中郭睿肖运平
关键词:颅内肿瘤对比剂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
2017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份至今收治的75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比较患者患侧和正常一侧的弥散系统值、各向异性值、患侧水肿区域、囊变区域内以及肿瘤强化区域内的FA值和ADC值。结果:患者患侧囊变区域内的FA数值明显低于水肿区域、肿瘤强化区域,患者肿瘤囊变区域ADC值明显高于水肿区域和肿瘤强化区域。两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诊断脑胶质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的确认,还可以使之前成像方法得到进一步改善,操作方法简单有效。
邓奎品肖运平郭睿郑英杰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脑胶质瘤
三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定位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平扫三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al time-of-flight 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acquisition in the steady-state,3D TOF-SPGR)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定位价值。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平扫3D TOF-SPGR)与对照组(增强3D TOF-SPGR),每组30例。分别行平扫3D TOF-SPGR与增强3D TOF-SPGR检查并进行伽玛刀术前定位。结果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平扫3D TOF-SPGR与增强3D TOF-SPGR的术前定位效果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扫3D TOF-SPGR定位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治疗中经济实用,有效率高,无需行增强扫描,对提供术前评估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郭睿刘铁军邓奎品郭光程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放射外科手术磁共振成像
一种颈部磁共振检查的辅助装置
冯善臣曹治婷唐艳玉郭睿付力博梁议丹裴锐昌
磁共振是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与CT和其它影像学检查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这一点明显优于CT;2多平面、多参数成像,多平面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所在的部位、范围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而多参数成...
关键词: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方法
增强T_(2) FLAIR-T_(1)WI强化不匹配特征预测弥漫性胶质瘤IDH突变状态的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增强T_(2)FLAIR-T_(1)WI强化不匹配特征预测弥漫性胶质瘤IDH突变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确诊的65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术前MRI增强T_(1)WI、增强T_(2)FLAIR强化特征,比较IDH突变组(27例)与野生组(38例)弥漫性胶质瘤增强T_(2)FLAIR-T_(1)WI强化不匹配比例的差异。结果 IDH突变组与野生组的增强T_(1)WI强化程度、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IDH突变组与野生组在增强T_(2)FLAIR的强化程度、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IDH突变组与野生组在增强T_(2)FLAIR-T_(1)WI强化不匹配比例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DH突变状态的预测,强化不匹配比例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值分别为81.6%、62.0%、0.767。结论 增强T_(2)FLAIR-T_(1)WI强化不匹配特征有助于术前预测弥漫性胶质瘤的IDH突变状态。
梁泓中郭睿肖运平
关键词: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异柠檬酸脱氢酶
7例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及影像分析
郭睿肖运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