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鄂立柱

作品数:8 被引量:42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玉米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淀粉
  • 2篇雄性不育
  • 2篇油分
  • 2篇育种
  • 2篇普通玉米
  • 2篇细胞质
  • 2篇小麦
  • 2篇白质
  • 2篇不育
  • 1篇性状
  • 1篇雄性不育材料
  • 1篇遗传主效应
  • 1篇油分含量
  • 1篇玉米产业
  • 1篇玉米细胞
  • 1篇玉米细胞质
  • 1篇玉米育种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张掖市玉米原...

作者

  • 8篇鄂立柱
  • 5篇戴景瑞
  • 3篇刘占先
  • 2篇魏良明
  • 1篇张书奎
  • 1篇李文明
  • 1篇程泽强
  • 1篇周波
  • 1篇张爱民
  • 1篇薛华政
  • 1篇陈绍江
  • 1篇杨会
  • 1篇胡学安
  • 1篇路贵和
  • 1篇陈伟
  • 1篇张义荣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麦化学杂交剂的应用及机理研究
鄂立柱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化学杂交剂
普通玉米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研究玉米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遗传主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方法】采用谷物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10个自交系及90个F1、F2杂交组合在两个种植地点的试验数据。【结果】蛋白质、淀粉、油分含量的遗传主效应方差(VG)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VGE)分别占各性状总遗传方差(VG+VGE)的38.5%和61.5%、48.2%和51.8%、48.2%和51.8%。在遗传主效应中,蛋白质、油分含量同时受控于种子和母体效应;淀粉含量以母体效应为主,种子(胚乳)效应次之;细胞质效应相对较小。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中,3个品质性状均以种子、母体×环境互作为主,未发现细胞质×环境互作。蛋白质含量以互作遗传力(h2GE)为主;淀粉、油分含量以普通遗传力(h2G)为主。【结论】3个品质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种子(胚乳或胚)、母体植株和细胞质等3套遗传体系的遗传主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其中,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淀粉、油分含量同时受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作用。
魏良明戴景瑞刘占先鄂立柱
关键词:玉米蛋白质淀粉油分遗传主效应基因型×环境互作
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抗旱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01
2005年
以目前我国科研育种和生产中84份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采用2种不同的干旱胁迫处理,依据成熟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剖析其抗旱性,发现我国玉米自交系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抗旱类型及抗旱丰产类型,它们是我国玉米抗旱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抗旱性分析发现,产量构成因素的抗旱性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材料表现生育中、后期均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一个生育时期表现较强的抗旱性;抗旱丰产性分析发现,产量构成因素的抗旱指数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材料穗粒数、百粒重抗旱指数均较高,有些材料穗粒数抗旱指数较高,还有些材料百粒重抗旱指数较高,表明不同的玉米能够以不同的途径实现抗旱丰产。
路贵和戴景瑞张书奎李文明陈绍江鄂立柱张义荣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旱性
普通玉米3个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分析玉米籽粒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配合力效应。以10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90个杂交组合。2002年,所有亲本及杂交组合在北京、山西两地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均方极显著,且GCA均方大于SCA均方,说明它们在遗传上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影响。杂交种的3个品质性状与亲本GCA平均值和SCA极显著正相关,但与亲本GCA均值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强,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708**(蛋白质)、0.756**(淀粉)和0.772**(油分),表明提高亲本GCA对改良杂交种品质具有更大的作用。自交系BT1和E28的蛋白质含量GCA较高;掖478、昌7-2、掖107和48-2的淀粉含量GCA较高;E28、黄C和P138的油分含量GCA较高。
魏良明刘占先程泽强鄂立柱胡学安周波薛华政
关键词:玉米蛋白质淀粉油分配合力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P的胞质分类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采用育性恢复专效性测定、PCR分类鉴定、类质粒鉴定3种玉米不育细胞质分类方法,对本室从爆裂玉米(Zeamays everta)种质中发现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P”进行了胞质分类研究,一致表明CMS-P属于S型不育胞质。这为CMS-P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卡方测验表明,S组田间育性表现恢复的各组合花粉可染率并不完全符合1∶1的分离比例,CMS-P向可育方向偏移的程度更大。花粉可染率在不同测验系、不同胞质、不同环境间都表现出较大差异,胞质与核微效基因间的互作可能是影响育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陈伟刘占先鄂立柱杨会戴景瑞
关键词: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
百年玉米,再铸辉煌——中国玉米产业百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5
2018年
总结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的发展历程,以及在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优良杂交种选育及推广、现代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分析了中国玉米产业在玉米产量及商品品质、育种技术、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推进转基因产业化进程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中国玉米育种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戴景瑞鄂立柱
关键词:玉米育种
小麦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D2型细胞质与有些普通小麦材料的细胞核互作,可产生特异核质互作不育现象,其中有的表现为长光照敏感型雄性不育。文章研究了具有D2型细胞质的光敏不育系Ae.crassa—Norin26、核质杂种NC2134及克引11、克引12在黑龙江省克山地区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并以NC2134为细胞质供体,与20个小麦品种(系)杂交,获得一些核质代换系材料,对其育性及主要性状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在自然条件下,播种期对育性有影响,随着播种期推迟,Ae.crassa—Norin26不育度增加,1 999年4月22日播种达到全不育,Norin26则在所设播种条件下表现正常可育;(2)NC2134表现可育,这与其可能携带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有关,克引11、克引12在正常播种情况下表现高度不育甚至全不育;(3)不育系的不育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雄蕊心皮化;(4)不同普通小麦材料其核质杂种育性表现不同,有些材料其核质代换低世代分离出一定比例的高不育、半不育及可育株,通过进一步的核置换,可转育成相应的D2型细胞质不育系。
于天峰刁艳玲车京玉迟永琴李长辉王岩邵立刚张爱民鄂立柱
关键词:小麦D^2型细胞质核质互作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69
2010年
总结了60年来我国玉米育种成功的主要经验,指出玉米育种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玉米消费量的增长、资源环境的制约和气候的变化以及国际竞争对玉米育种的挑战,分析了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存在的问题,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玉米育种水平和育种创新能力的举措。
戴景瑞鄂立柱
关键词:玉米育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