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根 作品数:227 被引量:641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被引量:2 2009年 冠心病介入治疗,因其能迅速开通闭塞血管而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然而,冠脉支架置入后,仍然存在发生再狭窄的可能性,影响了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近年来,开展再狭窄的中医药预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分别对再狭窄的中医病机认识以及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郜俊清 赵德强 金惠根关键词: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再狭窄 中医药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106例非糖尿病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以随机血糖≥7.8mmol/L为应激性高血糖,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63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发病30d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0.6%。应激性高血糖组的随机血糖、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ACT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1),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1)。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5)。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884±0.0737,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的0.5405±0.0624(P<0.05)。结论入院血糖和应激激素异常增高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0d内的预后较差相关。 李英梅 车在前 丘洪 汪蔚青 杨伟 刘宗军 方平 于宏梅 王大英 宋艳艳 江蓓湖 金惠根关键词:心肌梗死 预后 应激 疏血通注射液对STEMI患者直接PCI术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40例)和替罗非班组(40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介入治疗结果、术后30 min ST段回落情况、出血事件、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的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心力衰竭)。结果共有79例完成试验,两组术前血管开通率、术后TIMI血流、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术后30 min ST段回落>50%的获得率、出血事件、住院和随访期间MACE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疏血通组和替罗非班组在住院期间各有1例死亡,在6个月随访期间疏血通组有1例死亡,1例复发心肌梗死,替罗非班组有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STEMI直接PCI术在改善PCI术后的心肌灌注和患者的临床预后方面与替罗非班无显著差异。 周晗颖 张文全 金惠根 刘宗军 杨伟 汪蔚青 汪志华关键词:疏血通 替罗非班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血管支架再内皮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介绍血管支架内皮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5年有关血管支架内皮化研究的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某些细胞因子、化学药物以及促进内皮细胞黏附材料的使用有利于血管支架的内皮化过程。结论:实现血管支架内皮化有望现有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恢复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和晚期血栓的发生。 罗启剑 刘宗军 钟明康 金惠根关键词:血管支架 再内皮化 细胞因子 化学药物 内皮细胞黏附 慢性重度心力衰竭伴窄QRS波患者去肾交感神经术1年疗效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去肾交感神经术(RDN)对慢性重度心力衰竭(心衰)伴窄QRS波并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患者心功能和恶性心律失常的改善作用。方法 20例心电图QRS波<0.12 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ICD植入后行RDN术组(甲组,10例)、ICD植入后未行RDN术组(乙组,10例)。记录随访期各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血生化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WT)及ICD放电次数。结果 平均随访1.86年。随访期甲组较乙组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降低(1.50±0.53比3.20±0.79,P<0.001),6MWT步行距离显著增大[(450.50±25.57)m比(120.60±13.24)m,P<0.001],血清脑钠肽(BNP)水平降低[(167.36±128.49)pg/m L比(2 232.29±2 451.64)pg/mL,P=0.016],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缩小[(46.90±11.06)mm比(56.10±6.33)mm,P=0.035],LVEF增高[(39.50±9.63)%比(31.20±4.52)%,P=0.024]。随访末期甲组总ICD放电次数显著低于乙组(2次比40次,P<0.01);甲组RDN术后总放电次数显著低于术前(2次比31次,P<0.01)。结论 RDN术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度心衰伴窄QRS波患者长期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减少ICD放电。 杨伟 刘宗军 郜俊清 金惠根 徐佑龙 徐三彬 刘伟伟关键词:心力衰竭 窄QRS波群 恶性心律失常 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后即刻肾静脉血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 2013年 目的观察肾静脉、外周静脉、外周动脉血相关生化指标(肾素、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后即刻的变化。方法 10头广西巴马小香猪。使用6FJR导引导管行左右肾动脉造影。以7F导引导管作为指引,置入5F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在左右肾动脉行RDN。消融模式:温控、50℃、8~10W,采用螺旋式消融,每个点消融60~90s,左、右肾动脉各消融4~6个点,相邻消融点间隔0.5cm。所有动物于术前和消融术后即刻行外周动脉、肾静脉、外周静脉取血,采集并检测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醛固酮水平。结果 RDN术后即刻的肾静脉血清肾素、醛固酮、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389.6±208.7)、(337.1±156.8)和(313.4±113.2)ng/L,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分别为(453.3±240.8)、(427.7±218.4)和(494.1±144.7)ng/L,P值分别<0.05、0.01],降幅分别为(14.3±0.6)%、(22.4±1.7)%和(22.5±0.9)%。RDN术后即刻和术前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292.5(625,49)、297.5(871,14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幅为(1.7±0.2)%。肾静脉血的肾素、醛固酮、肾上腺素水平降幅均显著大于外周动脉和外周静脉血(P值均<0.05),外周动脉血与外周静脉血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外周动脉、外周静脉相比较,肾静脉血相关生化指标在消融术后即刻出现显著下降,敏感性较高。 汪志华 徐佑龙 谢赟 郜俊清 严鹏勇 张文全 孙剑光 方平 王明喻 孟莉 金惠根 刘宗军关键词:肾静脉 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麻黄20-40份、桂枝2-4份、五味子1-3份、附子15-25份、生地10-20份、黄芪5-15份、细辛2-6份、麦冬10-20份、炙甘草4... 范华昌 金惠根 欧少君 汪蔚青 殷佩浩 徐开蕾 沈文英 王为祥 刘龙民文献传递 壳聚糖和磷脂化壳聚糖涂层膜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血液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观察聚合物壳聚糖(chitosan,CHI)和磷脂化壳聚糖(phosphorylcholinechitosan,PC-CHI)涂层膜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及血液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将CHI和PC-CHI均匀喷涂在培养皿底层制成聚合物膜,以316L不锈钢片做成不锈钢圆柱体槽,将猪髂动脉内皮细胞接种于聚合物膜、不锈钢槽和不做任何处理的培养皿底部(空白对照组),培养24h。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以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并进行细胞迁移检测。以凝固法测定健康人血液在聚合物膜上作用2h后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测定(FiB)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动脉内皮细胞在CHI和PC-CHI膜上生长良好,形态正常。培养24h,内皮细胞在CHI和PC-CHI膜上的增殖率分别达88.8%和77.8%,存活内皮细胞数目较不锈钢片组显著增加(P<0.01);而CHI组的存活内皮细胞数目显著高于PC-CHI组(P<0.01)。培养72h,内皮细胞在CHI和PC-CHI膜上迁移细胞数均显著高于316L不锈钢片,PC-CHI组较CHI组的细胞迁移数目显著增加(P<0.01)。PC-CHI组、316L不锈钢片组和空白对照组的APTT较CHI组显著延长(P<0.05,P<0.01),FiB显著增加(P<0.01)。各组间PT和TT均无明显差异。结论:CHI和PC-CHI涂层膜有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对内皮细胞的相容性良好。PC-CHI较CHI有显著抗血栓形成作用。 刘宗军 孟晟 秦永文 钟伟 金惠根 于文 罗启剑关键词:壳聚糖 血管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不同类型的案例模式在“问题导向学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学生对不同类型案例模式的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运动医学专业的学生除对两种不同类型案例感兴趣的程度存在差异外,总体评价基本一致。四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案例设计感兴趣的程度、总体效果的看法以及对综合能力提高三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案例设计是教学的核心,选择案例模式要与教学对象相适应,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的。 白宇 金惠根 彭文 尚孝堂 侯郁青关键词:PBL 教学改革 补气化痰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及凋亡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补气化痰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的保护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分为5组:补气化痰方药物血清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MTT法观察补气化痰方药物血清对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作用的保护;采用westernblot检测法测定细胞Bax与Bcl-2蛋白水平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补气化痰方药物血清能减少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生长的抑制,并通过上调Bax蛋白及下调Bcl-2蛋白途径达到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结论补气化痰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郜俊清 金惠根 刘宗军 陈弢 赵德强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