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柳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儿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肺炎
  • 2篇电图
  • 2篇预后
  • 2篇癫痫
  • 2篇疗效
  • 2篇脑电
  • 2篇脑电图
  • 2篇惊厥
  • 2篇患儿
  • 2篇腹泻
  • 2篇并发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 1篇地奈德
  • 1篇动脉
  • 1篇婴幼儿腹泻
  • 1篇婴幼儿支气管...

机构

  • 6篇梅州市人民医...
  • 6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12篇钟柳明
  • 7篇李敬衡
  • 7篇蓝锋
  • 2篇梁意敏
  • 1篇池晓群
  • 1篇李文根
  • 1篇叶红涛
  • 1篇古奕文
  • 1篇钟思玲
  • 1篇曾天文
  • 1篇王东晓

传媒

  • 3篇牡丹江医学院...
  • 3篇江西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31例,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较好,改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李敬衡钟柳明蓝锋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布地奈德阿奇霉素雾化吸入
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菌治疗小儿感染性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常康乐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小儿感染性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选取108例小儿感染性急性腹泻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共53例,其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2个月-8岁,给予口服蒙脱石散、维持内环境平衡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共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3个月8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常乐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1.13%(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康乐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感染性急性腹泻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腹泻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
钟柳明曾天文刘彩辉林良
关键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
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采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患儿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症状缓解时间和喘鸣音消失时间上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儿出现1例发热、1例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儿出现3例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支气管肺炎采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症状缓解及体征消失时间,同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李敬衡蓝锋钟柳明曾天文
关键词: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孟鲁司特丙卡特罗疗效
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病因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病因及诊疗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医院收治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患儿48例,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无发热婴幼儿21例,高热婴幼儿12例,其余为中低热婴幼儿,12例热性惊厥中9例为高热。影像学检查显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者4例。抽搐≥3次病例:病毒性脑炎3例,癫痫或癫痫未除3例,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例,中毒性脑病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未除3例,热性惊厥1例,总共13例;抽搐<3次病例35例。轮状病毒阳性16例,且病例中未见明显粘液脓血便患儿。完善脑脊液检查病例10例,脑脊液细胞数、葡萄糖、蛋白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在病因分布方面,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布状况为:高热、血钙降低、病毒性脑炎、癫痫或未除癫痫、中毒性脑病、低血糖、低钠血症、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颅内感染。结论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临床症状、病因较多,临床需根据患儿实际病因及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
李敬衡蓝锋钟柳明曾天文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惊厥病因预后
45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患者发作时的临床特征与脑电图改变。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45例额叶癫痫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及脑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45例癫痫患者共监测到107次临床发作,平均2.4次/例,其中睡眠期间发作78次(72.9%),清醒期发作29次(27.1%),临床表现的发作类型主要有:过度自动运动症、全身强直阵挛、口咽自动症、偏转性强直、发声发作、失张力发作等,其中发作次数最多的前3位分别是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额叶癫的脑电图特征为放电部位以额区为主,占到80.00%,发作频率主要是偶发/阵发,占88.89%,节律主要以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占62.22%。结论额叶癫痫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较常见,多在夜间发作,脑电图以额区偶发/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
池晓群叶红涛钟柳明钟思玲
关键词:额叶癫痫脑电图
热性惊厥首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首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儿内科收治的患有热性惊厥的儿童6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常规发热患儿5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平均最高温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一级亲属中有FC史占比33.87%,高于对照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血钠、血钙、血糖等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妊娠、产时并发症,早产,过期产等患儿产时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体温过高、遗传因素等可能为热性惊厥相关危险因素,在治疗时应针对相关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热性惊厥发病率。
钟柳明梁意敏曾天文
关键词:热性惊厥小儿
922例重症院前急救患儿流行病学分析及转运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922例重症院前急救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转运方法 ,总结本地区重症患儿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救中心受理的922例重症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救治情况、转运效果等指标。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本地区重症患儿院前急救疾病谱、发病时间、转运高峰、救治关键的规律和特点。结果疾病分布中以新生儿疾病最多(560例,占60.74%),比例最高的为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264例,占47.14%);市内运转696例,占75.49%;市外运转226例,占24.51%;运转半径为3~150 km,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为3~40 min。结论通过对转运危重患儿病情的早期识别、生命支持措施等转运策略优化,能够提高转运成功率,提高危重患儿的救治率。
李敬衡王东晓钟柳明
关键词:院前急救转运小儿危重症
梅州地区川崎病患儿临床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通过收集我院近4年来梅州地区的川崎病(KD)住院患儿,分析KD的临床因素。方法:对80例KD患儿的各项临床因素进行分析:记录主要临床症状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比较急性期冠脉损害及未损害两类患者的外周血各项指标,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表现,眼球结膜充血69例、口唇潮红干裂59例、杨梅舌61例,该三项症状发生率较高。在KD患儿出现的并发症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最高,为82. 5%,其次为轻度贫血(46. 25%)、冠脉扩张(37. 5%)、心电图异常(32. 50%)等。高热、惊厥的发生率最低,为10. 00%。通过检测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中WBC、PLT、CRP等指标,结果发现:与冠脉未损害患儿相比,损害患儿WBC、PLT、CRP、AST、ALT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梅州地区KD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口唇潮红干裂、眼球结膜充血、杨梅舌为主,在并发症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最高,WBC、PLT、CRP、AST、ALT升高明显往往提示患儿冠脉损伤。
钟柳明蓝锋梁意敏刘彩辉钟丽红
关键词:川崎病临床症状并发症冠脉损害
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癫痫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癫痫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患儿中抽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并择取同期非癫痫性发作的患儿98例,分为对照组,先给予所有患儿视频脑电图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观察组患儿再分别给予视频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检查,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癫痫样放电检出率为62.24%,总异常率为80.61%;对照组的癫痫样放电检出率为16.33%,总异常率为30.61%;观察组的癫痫样放电检出率及总异常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通过视频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观察组患儿的检测,结果显示视频脑电图的癫痫样放电检出率为62.24%,总异常率为80.61%;常规脑电图的癫痫样放电检出率为30.61%,总异常率为56.12%;视频脑电图的癫痫样放电检出率及总异常检出率明显比常规脑电图更高(P<0.05)。结论临床诊断小儿癫痫可采用视频脑电图,其在小儿癫痫的诊断中特异性较高,同时诊断效果也明显比常规脑电图更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钟柳明蓝锋李敬衡
关键词:小儿癫痫视频脑电图常规脑电图
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与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与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SLE青少年患者145例,随访记录不良预后发生率。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采用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青少年SLE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建立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方程,分析其判断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随访1~10年,中位随访时间(5.85±2.67)年,失访3例,死亡5例,复发32例。不良预后37例,不良预后率25.52%。不良预后组患者雷诺症、肺部感染及眩晕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红细胞计数(reliable bit cast,RBC)、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补体3(complement 3,C3)、补体4(complement 4,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雷诺症(β=0.934,HR=2.545,95%CI=1.228~5.274,P=0.012)、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β=0.806,HR=2.239,95%CI=1.102~4.549,P=0.026)、IgA(β=0.921,HR=2.512,95%CI=1.403~4.498,P=0.002)、24 h尿蛋白定量(β=0.784,HR=2.191,95%CI=1.132~4.241,P=0.020)及C3(β=-0.523,HR=0.593,95%CI=0.402~0.875,P=0.008)是SLE青少年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Cox风险回归模型建立PI方程。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显示PI方程判断青少年SLE不良预后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4(SE=0.091,95%CI=0.606~0.963,P=0.032),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0.737。结论青少年SLE患者预后与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有关,据此建立的PI方程对判断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准确性。
钟柳明罗明蓝锋林良刘彩辉李文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