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艳
作品数:
4
被引量:2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东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盛修贵
山东省肿瘤医院
刘乃富
山东省肿瘤医院
陈月婷
山东省肿瘤医院
马志芳
山东省肿瘤医院
马悦冰
山东省肿瘤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前哨
3篇
前哨淋巴结
3篇
肿瘤
3篇
淋巴
3篇
淋巴结
3篇
宫颈
2篇
早期宫颈癌
2篇
前哨淋巴结活...
2篇
活组织
2篇
活组织检查
2篇
宫颈癌
2篇
宫颈肿瘤
1篇
遗传性
1篇
预后
1篇
手术
1篇
盆腔
1篇
盆腔淋巴
1篇
盆腔淋巴结
1篇
盆腔淋巴结转...
1篇
前哨淋巴结检...
机构
4篇
山东省肿瘤医...
作者
4篇
盛修贵
4篇
钟艳
3篇
刘乃富
2篇
王颖颖
2篇
马悦冰
2篇
马志芳
2篇
陈月婷
1篇
高嵘
1篇
孙丽
1篇
李大鹏
1篇
张海燕
1篇
杜雪莲
传媒
2篇
中华妇产科杂...
1篇
中华肿瘤杂志
1篇
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1篇
2013
2篇
2009
1篇
2008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早期宫颈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全文数据库,以前哨淋巴结、宫颈颈癌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07-02相关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文献。文献纳入标准:1)影响前哨淋巴结的检出因素研究;2)前哨淋巴结识别方法的研究;3)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宫颈癌研究。粗选有105篇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纳入分析23篇文献。结果:前哨淋巴结是肿瘤细胞区域淋巴引流发生转移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在早期宫颈癌研究中,可以代表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示踪剂、病理学检查方法是影响SLNB的主要因素。SLNB提高了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安全性。目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宫颈癌研究中显示此项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论: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
钟艳
盛修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前哨淋巴结检测结果指导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行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前哨淋巴结(SLN)对早期(Ia2~Ib1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探讨SLN检测结果指导腹式宫颈广泛性切除术(RAT)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一2009年6月间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1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术中检测SLN并原位切除,然后行盆腔淋巴清扫术,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排除淋巴结转移后,行RAT,术后将SLN及其他盆腔淋巴结石蜡包埋行常规病理检查和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通过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术后妊娠、复发情况,评价SLN检测结果指导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行RAT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31例患者均检测到SLN,共检出SLN109枚,平均每例3.5枚,SLN检出率为100%(31/31)。其中2例患者快速冰冻病理报告SLN转移,放弃RAT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SLN及其他部位盆腔淋巴结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未检出HE染色病理检查漏诊的微转移灶。SLN检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29例SLN阴性的患者均成功实施RAT,其手术时间为205—270min,中位手术时间为240min,术中出血量为220~500ml,中位出血量为310ml;术中2例患者发生膀胱肌层损伤、3例因损伤一侧子宫动脉而只保留了对侧子宫动脉,术后5例患者发生盆腔淋巴囊肿、3例残留宫颈管狭窄、1例残留宫颈肉芽组织增生;术后19例患者有生育要求,5例妊娠,其中1例妊娠达7个月,但均未足月分娩;随访期内(36~90个月),未发现复发或转移患者。结论SLN能准确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在SLN检测结果指导下行RAT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杜雪莲
盛修贵
钟艳
李大鹏
刘乃富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子宫颈
妇科外科手术
遗传性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遗传性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综合征(HOCS)的家族性遗传特点、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间共收治卵巢癌患者580例,其中符合HOCS诊断者42例(遗传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并详细调查其家族伴发的恶性肿瘤情况。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散发性卵巢癌患者100例(散发组)作为对照。结果HOCS的发生率为7.2%(42/580)。42例HOCS患者来自39个家系,其中,8个家系中相关肿瘤分布于先证者同代,无法根据系谱判断其源自父系或母系;31个家系中相关肿瘤至少累及连续两代,其中27个(87%,27/31)家系来自母系、4个(13%,4/31)家系来自父系。遗传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10)岁,散发组为(55±10)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遗传组和散发组均以卵巢浆液性腺癌为主(其发生率分别为90%和84%,P〉0.05),而散发组卵巢黏液性腺癌发生率(11%)明显高于遗传组(为0,P〈0.05)。遗传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食欲差,占64%,与散发组的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遗传组和散发组分期均以Ⅲ期为主,分别占62%和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遗传组初治患者占33%(14/42),散发组占40%(40/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遗传组接受了2次手术的患者占36%(15/42)、接受了3次或以上手术者也占36%(15/42),散发组分别占50%(50/100)、27%(27/100),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遗传组平均化疗13.3个疗程,散发组平均11.8个疗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遗传组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6%、54.9%,散发组�
钟艳
盛修贵
马志芳
马悦冰
刘乃富
陈月婷
高嵘
王颖颖
孙丽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综合疗法
预后
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分布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提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三级分站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9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的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在宫颈肿瘤周围黏膜下3、6、9、12点处分别注射^99mTc-硫胶体0.5ml,术后将清扫的盆腔淋巴结用1探测仪进行体外探测,确定放射活性计数比同侧淋巴结升高5倍者为前哨淋巴结,将切除的盆腔淋巴结连续切片行HE染色进行病理检测。结果共检出41例患者的83枚转移盆腔淋巴结,其中宫旁和闭孔淋巴结转移65枚,髂内外淋巴结转移17枚,髂总淋巴结转移1枚。22例宫旁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同时伴有髂内淋巴结转移者3例,髂外淋巴结转移者5例,髂内和髂外淋巴结均转移者1例。19例闭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同时伴有髂内淋巴结转移者3例,髂外淋巴结转移者4例。X^2检验显示,宫旁和(或)闭孔淋巴结转移与盆腔其他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共检出转移前哨淋巴结81枚,其中宫旁和闭孔前哨淋巴结转移64枚,髂内外前哨淋巴结转移17枚。宫旁和(或)闭孔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比较,患者的1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转移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93.2%)明显高于转移组(65.1%)。结论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分为三站是可行的,第1站为宫旁和闭孔区域淋巴结,第2站为髂内和髂外淋巴结,第3站为髂总和腹股沟深淋巴结,可根据转移情况合理地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张海燕
盛修贵
钟艳
马志芳
马悦冰
刘乃富
陈月婷
王颖颖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盆腔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