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伟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射波刀
  • 2篇放疗
  • 1篇血清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影像引导
  • 1篇影像引导放疗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三叉神...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摄片
  • 1篇射频
  • 1篇射频热凝
  • 1篇射频热凝术
  • 1篇神经痛
  • 1篇配准
  • 1篇热凝
  • 1篇热凝术
  • 1篇伽玛刀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钱伟
  • 3篇汪胜
  • 2篇张鑫
  • 2篇蔚华
  • 1篇张涛
  • 1篇安有明
  • 1篇杨亮
  • 1篇黄润生
  • 1篇吴彩珍
  • 1篇房景玉
  • 1篇史立群

传媒

  • 2篇2014华东...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伽玛刀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伽玛刀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应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0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60例。疗效评估采用疼痛的控制程度来观察治疗的疗效。结果平均随访期22±12.5个月。伽玛刀治疗一年有效率78例(97.5%);二年有效率77例(96.3%)。而射频热凝术治疗一年有效率58例(96.8%);二年有效率45例(75%)。两种疗效比较伽玛刀治疗优于射频热凝术(P<0.01)。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面部麻木、感觉障碍,射频热凝术明显高于伽玛刀治疗(P<0.01)。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较低。射频热凝术只要技术准确,效果肯定,但有一定并发症;虽复发率高但可重复治疗,治疗费用低。两种疗法的评估有待进一步研究。
钱伟黄润生房景玉吴彩珍安有明
关键词: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射频热凝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96b表达与放疗敏感性关系及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96b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放疗敏感性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4例(宫颈癌组),以同时期健康体检85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两组血清miR-196b水平;宫颈癌组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治疗,分析其疗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测血清miR-196b水平对宫颈癌疗效的预测价值;logistic分析影响宫颈癌放疗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宫颈癌组血清miR-196b水平(3.52±0.88)高于对照组(1.01±0.24),且放射低敏感患者血清miR-196b水平(3.84±0.81)高于放射高敏感组(3.16±0.66)(均P<0.05);血清miR-196b水平预测宫颈癌患者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截断值为3.024,其敏感性95.5%、特异性50.0%;临床分期高、miR-196b高水平是宫颈癌患者放疗效果差的危险因素,分化程度高是宫颈癌患者放疗效果差的保护因素。结论:宫颈癌放射低敏感性患者血清miR-196b水平较高,miR-196b高水平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放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可作为化疗效果的预测参考。
蔚华钱伟汪胜杨亮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敏感性影响因素
射波刀G3系统六维颅骨追踪的曝光参数选择的研究
目的:探索研究6D-skull(六维颅骨追踪)的曝光参数选择.方法:以模型LUCY(体模名字)为实验模体,改变曝光参数的电压,电流和时间值,采集影响追踪出的误差与参考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6D-skull的...
张鑫汪胜钱伟张涛
关键词:射波刀影像引导放疗
文献传递
射波刀影像引导系统临床应用优化
目的:缩短射波刀影像引导配准时间,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体位修正摄片次数,减少患者额外辐射吸收剂量. 方法:分析射波刀治疗流程各个环节干扰影像引导临床引用的因素,给出优化方案;统计优化前后患者单次治疗时间及摄片次数...
汪胜张鑫钱伟蔚华史立群
关键词:射波刀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