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脏
  • 3篇外科
  • 2篇动脉
  • 2篇心脏外科
  • 2篇手术
  • 2篇主动脉
  • 2篇外科学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破裂
  • 1篇心病
  • 1篇心室
  • 1篇心脏损伤
  • 1篇心脏外科手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胸壁
  • 1篇胸前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 1篇右心室双出口
  • 1篇右胸

机构

  • 5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5篇张兆喻
  • 5篇曹文峰
  • 5篇谢鹏禄
  • 5篇董书强
  • 5篇董逸飞
  • 5篇钱振
  • 4篇孟毅
  • 2篇寇立臣

传媒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主动脉窦瘤破裂58例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分析5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经验.[方法]在1991年1月到2011年5月20年间本院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58例,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7~ 61岁,平均(31.7±11.7)岁,窦瘤来源于右冠窦31例,无冠窦27例;破入右心室18例,破入右房39例,破入左心房1例;合并心脏病变室间隔缺损1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7例.通过破入心腔修补40例,通过主动脉切口2例,通过双途径修补16例.应用补片55例,直接修补3例.同时室间隔缺损修补1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成形2例,三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置换1例.[结果]早期死亡1例,随访45例(随访率为78.9%,45/57),随访时间2个月至18年,平均(5.5±5.3)年,晚期死亡1例,窦瘤复发再次手术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主动脉瓣置换2例.[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准确闭合缺损的窦瘤壁和彻底矫治合并的心脏畸形是关键,术后注意随访观察主动脉瓣病变情况。
董书强董逸飞孟毅曹文峰谢鹏禄寇立臣张兆喻钱振
关键词: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18例误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13年5月首诊误诊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首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心绞痛8例,急性胰腺炎2例,下肢动脉血栓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肾绞痛2例。所有患者均经心脏彩超、增强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或主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为主动脉夹层。结论详细掌握病史、全面细致体格检查及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是降低或避免主动脉夹层误诊、漏诊的关键。
钱振董书强曹文峰谢鹏禄张兆喻董逸飞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误诊漏诊
右心室双出口102例外科治疗
2013年
目的分析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1997年1月—2012年6月,外科手术治疗DORV共102例,按照STS-EACTS制定的先心病数据库命名计划将DORV分型:法洛四联症型50例(49.0%)、室间隔缺损型28例(27.5%)、大动脉转位型16例(15.7%)、远离两大动脉VSD型8例(7.8%)。手术方式:双心室矫治术76例(74.5%),单心室功能矫治术19例(18.6%),其他姑息手术7例(6.9%)。结果全组住院死亡13例(死亡率12.7%),主要死亡原因是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7例,早期再手术4例(3.9%)。随访67例,随访时间3~167(中位数50,四分位间距73)个月,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共15例(15/67,22.4%),心室流出道梗阻是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STS-EACTS制定的标准对DORV进行分类,更有利于选择手术指征和分析结果。随访期间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DORV的外科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早中期效果。
董书强谢鹏禄孟毅曹文峰张兆喻钱振董逸飞
关键词:右心室双出口先心病心脏外科
右胸前外侧切口在成人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总结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在成人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对192例成人患者进行心脏直视手术,其中男74例,女118例,年龄18—59岁。房间隔缺损76例,室间隔缺损52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45例,其它19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量(190±88.9)ml,术后拔除气管时间0.5—23(中位时间3)h,放置胸管时间(38±15)h,胸腔引流总量(240±195)ml。主要并发症:再次开胸止血2例,胸腔积液7例,肺不张3例。术后住院时间(7.6±1.7)d。结论若选择病例合适、手术操作技术成熟,应用右胸前外侧切口进行成人心脏直视手术可安全顺利实施,且切口美观、创伤小、恢复快。
董书强董逸飞孟毅曹文峰谢鹏禄寇立臣张兆喻钱振
穿透性心脏损伤14例救治与分析
2013年
【目的】总结14例心脏穿透性损伤抢救与诊疗经验。【方法】本组14例中刀刺伤12例,枪击伤2例,男13例,女1例,年龄16~48(30.4土10.2)岁。从受伤到就诊时间20~165(57.8±41.7)min。创口大多在心脏损伤危险区。就诊时伤情分型:无生命体征型1例、严重不稳定型6例、心包压塞型4例、胸腹联合伤型2例、基本稳定型1例。所有伤者在急诊全麻下手术治疗。【结果】3例死亡(病死率21.4%)。11例治愈,其中1例患者3个月后因室间隔肌部缺损经皮封堵治愈。【结论】心脏穿透伤仍有着较高的死亡率,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迅速而准确的诊断、恰当而简便的手术入路、严格遵循精确的修补技术。
董书强谢鹏禄张兆喻钱振曹文峰孟毅董逸飞
关键词:心脏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