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鹏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肥胖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抵抗素、人体测量变量值及生化指标。结果肥胖高血压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BMI(r=-0.628,P<0.01)、WHR(r=-0.545,P<0.01)、TG(r=-0.724,P<0.01)、LDL(r=-0.321,P<0.05)胰岛素(INS)(r=0.521,P<0.01)正相关,与ISI(r=0.569,P<0.01)、HDL(r=0.483,P<0.01)负相关,与TC(r=-0.222,p>0.05)无相关性。结论肥胖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清抵抗素增高与代谢紊乱;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肥胖高血压发病及代谢紊乱相关联。
- 董平栓王绍欣李志鹃王红雷范喜梅尚喜艳闫鹏杨旭明杨喜山
- 关键词:肥胖高血压抵抗素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合用硝酸酯超声心动图试验预测存活心肌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 目的对比存在冬眠心肌的心肌梗死的患者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CRV)后心脏生理及其功能的分析。方法选择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合用硝酸酯试
- 李道麟王可董平栓杨旭明王绍欣杨喜山汪砚雨李志娟王红雷韩延辉朱继红闫鹏杜来景邢适颖
- 关键词:心动图存活心肌冠心病硝酸酯介入治疗
- 文献传递
- 再灌注治疗策略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策略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STEMI患者238例,根据目前PCI诊疗指南和患者的意愿,分为PCI组、单纯溶栓治疗组或药物治疗组,了解本地区STEMI的诊疗现状,比较不同再灌注策略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所有入选患者,随访6个月PCI组死亡9例(4.3%),单纯溶栓组死亡2例(14.3%),药物治疗组死亡2例(14.3%);在行溶栓治疗的35例患者中,溶栓+PCI组21例中死亡1例(4.8%),与单纯溶栓组14例中死亡2例(14.3%)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B时间中位数110 min。(2)BMS组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的发生高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比0,P<0.05),但两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比6.9%,P>0.05)。(3)PCI组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溶栓组和药物治疗组(1.0%比0,P<0.05;1.0%比0,P<0.05);(4)PCI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溶栓组和药物治疗组(1.0%比0,P<0.05;1.0%比0,P<0.05)。结论多数STEMI患者选择PCI;但D2B时间较长,D2B<90 min比例较低;与单纯溶栓和药物保守治疗相比,PCI更能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
- 董平栓李志娟段洪强杜来景王红雷王可闫鹏尚喜艳范喜梅刘瑞卿翟秋翎向宝霞
- 关键词:心肌梗死药物洗脱支架裸金属支架
- IVUS在STEMI患者急诊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心肌梗死相关血管(IRA)固定狭窄为临界病变的STEMI患者80例,发病在12小时内,并且远端血流TIMIⅢ级;随机分为IVUS组(试验组)38例和未行IVUS组(对照组)42例;对照组全部置入支架,试验组进一步经IVUS评价病变分为低危和高危患者,决定是否置入支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射血分数(EF)值的变化,支架置入的个数。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LVEDD及EF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支架置入的个数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IVUS指导下的急诊介入诊疗中,STEMI低危患者不置入支架也是安全的、可行的,减少了患者支架置入数量。
- 宗振方董平栓王可尚喜艳李治国闫鹏李志娟翟秋翎孟雅丽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血栓抽吸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测定的价值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调查心功能Ⅰ~Ⅳ级心血管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NT-proBNP)水平,探讨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选择因慢性充血性左心衰(CHF)住院的38~80岁患者110例,对照组30例。心功能分级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对心衰患者进行分级。在RochElecsys2010全自动测定仪上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CHF患者NT-proBNP中位数为272.1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2.08pg/ml,P<0.01)。在CHF患者中,不同NY-HA分级的各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NT-proB-NP水平不断升高。CHF患者NT-proBNP与LVEF值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r=-0.626,P<0.01);在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P=0.647)。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临床上NT-proBNP的检测是判断心功能不全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对诊断心衰有帮助,可能会成为临床应用的常规检测指标。
- 杜来景董平栓杨旭明杨喜山王绍欣陈胜江闫鹏孙宗立
- 关键词:心功能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
- 苦参碱对H_(2)O_(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H_(2)O_(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心肌细胞H9c2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苦参碱组(正常培养+50μmol/L苦参碱培养24 h)、H_(2)O_(2)模型组(200μmol/L H_(2)O_(2)预处理3 h)、H_(2)O_(2)+苦参碱组(200μmol/L H_(2)O_(2)预处理3 h后加入50μmol/L苦参碱培养24 h)、H_(2)O_(2)+苦参碱+AM组(200μmol/L H_(2)O_(2)预处理3 h后加入50μmol/L苦参碱和5μmol/L AM培养24 h)。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情况;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H_(2)O_(2)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ROS生成量、线粒体膜电位JC-1单体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和MDA水平增加,且细胞中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此外(p-P38 MAPK)/(P38MAPK)比值和(p-JNK)/(JNK)比值上调(P<0.05);然而苦参碱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H_(2)O_(2)模型组相比,H_(2)O_(2)+苦参碱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ROS生成量、线粒体膜电位JC-1单体阳性细胞百分比以及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和MDA水平减少,且细胞中SOD、CAT和GSH-Px活性升高,此外(p-P38 MAPK)/(P38 MAPK)比值和(p-JNK)/(JNK)比值下调(P<0.05);然而与H_(2)O_(2)+苦参碱组相比,H_(2)O_(2)+苦参碱+AM组上述各种指标则被逆转(P<0.05)。结论苦参碱通过减少ROS的产生、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维持线粒体功能等,对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作用机制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有关。
- 赵希坤闫鹏赵飞龙王可
- 关键词:苦参碱H9C2心肌细胞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酸肌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片(20 mg/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
- 朱继红董平栓杨旭明王绍欣杨喜山汪砚雨李志娟王红雷韩延辉王可闫鹏李道鳞杜来景邢适颖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患者肌酸肌酶肌钙蛋白反应蛋白同工酶
- 文献传递
- 辛伐他汀片结合藏药抗栓胶囊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 2021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片结合藏药抗栓胶囊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各36例。参考组予以辛伐他汀片治疗,试验组予以辛伐他汀片结合藏药抗栓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Hotler缺血压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Hotler缺血压总时间指标降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次、Hotler缺血压总时间低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7.22%,35/36)显著高于参考组(77.78%,28/36)(P<0.05)。结论:辛伐他汀片结合藏药抗栓胶囊于心肌梗死治疗有效性优于单用辛伐他汀片,可加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整体疗效。
- 赵希坤程帅锋闫鹏王可
- 关键词:辛伐他汀片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 闭胸式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病理切片的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封堵法建立中华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观察中华小型猪存活不同天数后梗死心肌的病理变化,为AMI后何时开通冠脉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5头实验用中华小型猪全麻后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经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封堵钝缘支(OM支),AMI模型建立成功后,分别取AMI后1、3、5、7、10d的梗死心肌行HE染色,观察梗死心肌的病理变化。结果 5头中华小型猪均栓塞OM支成功造模。AMI后1d坏死心肌细胞胞质嗜酸性增强,部分胞质呈粗颗粒状;AMI后3d坏死心肌细胞边缘大量炎性细胞浸润;AMI后5d坏死心肌细胞核逐渐碎裂,可见少量炎性细胞;AMI后7d坏死心肌边缘大量肉芽组织生成;AMI后10d坏死心肌边缘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取代肉芽组织。结论经皮冠脉封堵法建立中华小型猪AMI模型科学、实用、成功率高;AMI后7-10d坏死心肌修复较为完全,血运重建相对安全。
- 段娜娜王宏运王丽平王绍欣董平栓汪砚雨王可李转珍魏丽娟陈士芳孟雅丽闫鹏刘向勇程建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 血浆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病人中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探讨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因慢性左心衰住院的38~80岁患者,以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入院,临床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疾病者设为对照组。在Roch Elecsys 2010全自动测定仪上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共纳入慢性左心衰(CHF)患者110例,其中左心收缩功能不全(LVSD)者41例;左心收缩功能正常,而舒张功能下降(LVDD)者69例。对照组30例。CHF患者NT-proBNP中位数为272or,/ml。LVSD患者NT-proBNP中位数(1975pg/m1)明显高于LVDD组(89pg/m1)和对照组(32pg/ml,P〈0.01)。CHF患者NT-proBNP与射血分数(EF)值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r=-0.626,P〈0、01);在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P=0.647)。如定义NT-proBNP大于最接近对照组上限的95%为异常(159pg/ml),NT-proBNP诊断LVSD和LVDD以及总体CHF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5%、76.0%和90.3%;敏感性分别为100%、36.2%和60.0%;特异性分别为74.7%、100%、100%。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临床上NT-proBNP的检测是判断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对舒张功能不全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 杜来景董平栓杨旭明杨喜山王绍欣李志娟闫鹏李转珍
- 关键词:N端B型脑钠肽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