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升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型肝炎病毒B和C基因型与干扰素a-2b治疗48周效应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B和C基因型的慢性肝炎与干扰素a-2b治疗48周的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进行HBV基因分型,观察干扰素a-2b治疗48周后的疗效。结果:慢性乙肝B基因型患者的综合应答率(41.6%)显著高于C基因型患者(24.1%)(P<0.01)。结论:慢性乙肝B基因型对干扰素a-2b的疗效明显优于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用于干扰素治疗前的疗效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现实意义。
- 赵文海曾凡荣韦玉芳刘丽陈东升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干扰素A-2BHBEAG阳性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比较干扰素、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寻找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法:75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对照(拉米夫定)组,观察半年时疗效,在以后的随访中观察HBsAg的转阴情况。结果:治疗半年时二组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8.1%、84.6%,23.8%、3.8%,23.8%、65.4%,干扰素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低于对照组,但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干扰素、拉米夫定均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干扰素组在HBeAg血清转换方面优于拉米夫定组,有更高的HBsAg转阴率。
- 韦玉芳赵文海曾凡荣曹海燕刘丽陈东升
- 关键词:干扰素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
- 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NCPH)患者肝性脑病(HE)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评价两所医院共150例NCPH患者HE的发生率,以188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NCPH患者发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NCPH患者显性肝性脑病(OHE)的发生率与肝硬化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与6.9%,P=0.682);轻微肝性脑病(MH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32.7%与46.3%,P<0.05)。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及门静脉侧支循环形成是NCPH患者发生HE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HE是NCPH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且可能受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及门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因素的影响。
- 刘敏何文涛陈东升胡德海
- 关键词: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