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丰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达珂与传统联合化疗治疗MDS/AML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 <正>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异质性、恶性克隆性疾病,以病态造血和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特点。MDS一旦发生转化AML(MDS/AML)治疗效果差,缓解率低,治疗相关...
- 徐兵陈伟丰黄芬张妍琰查洁周淑芸
- 文献传递
- 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4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开展回顾性分析,综合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发热23例(95.8%),肝脾大17例(70.8%);淋巴结肿大8例(33.3%);24例患者中,不明原因有6例(25%);明确病因者18例,其中感染3例12.5%(EB病毒感染2例;大肠杆菌感染并败血症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12.5%);恶性组织细胞病4例(16.7%)恶性淋巴瘤8例(33.3%)。结论:嗜血细胞综合征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病程凶险,发病过程中通常会伴随出现各种多器官功能损害问题,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良好的康复,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陈伟丰黎永谦
- 关键词:临床症状诊治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高危MDS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危MDS患者12例,给予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血液学改善(HI)2例,1例患者由于治疗过程中感染而死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6%,死亡率为8.34%;IV度骨髓抑制8例,发生率为66.7%,并发感染6例,感染发生率为50%。结论:在老年MDS的临床治疗中,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的治疗效果明显,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感染与骨髓抑制,需在治疗中加强预防与控制。
- 陈伟丰黎永谦
- 关键词:地西他滨MDSHAG小剂量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监测蒽环类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后心脏功能变化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在监测恶性淋巴瘤蒽环类药物(ANTH)化疗后心脏功能变化及评价ANTH亚临床期心脏毒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择初发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住院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化学治疗指征,采用标准CHOP方案化疗。应用2D-STI技术,于化疗前、化疗第2、4、6个疗程后,即阿霉素累积剂量为100mg/m2、200mg/m2、300mg/m2后,采集心脏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及左室扭转角度(LVtw)参数,进行化疗前后不同疗程比较;同时也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疗程常规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与A峰的比值(E/A)、E/e’和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GLS在化疗第2疗程后、第4疗程后和第6疗程后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P=0.002,P<0.001,P<0.001)。而GRS、GCS在第6疗程后出现明显下降(分别为P<0.001、P=0.008)。化疗第4疗程、第6疗程后,LVtw比化疗前明显降低(P值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LS、LVtw与阿霉素的累积剂量呈负相关。常规超声心动图LVEF、E/A、E/e’和Tei指数在化疗前后不同疗程改变不明显。[结论 ]2D-STI技术可以早期发现NHL患者ANTH化疗后心脏功能变化,可用于监测NHL患者ANTH化疗后亚临床期心脏功能减退。GLS和LVtw可以作为评价ANTH亚临床心脏功能减退的敏感参数。GLS和LVtw的减低与ANTH累积剂量呈负相关。
- 洪少杰林树洪于瑞芳王良玉黎永谦杨琪玫叶俊彬陈伟丰蔡宋浩陈素珊
- 关键词: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
- 急性髓系白血病MDR1和BAALC基因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的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织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脑和急性白血病胞质(BAALC)的表达量以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分析160例初治AML组织MDR1和BAALC基因的表达量及其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初治AML组织MDR1和BAALC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01。MDR1高表达的AML患者同低表达组相比完全缓解(CR)率低,复发率高,总生存率低,P值均<0.05;而BAALC高低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R1和BAALC均低表达组疗效及预后最好,均高表达组最差。MDR1和BAALC均低表达组和MDR1低表达且BAALC高表达组的CR率均显著高于均高表达组,P值分别为0.004和0.034;前2组复发率(21.6%和25.9%)也显著低于后者(56.0%),P值分别为0.006和0.029;而均低表达组总生存率(62.2%)也显著高于均高表达组(28.3%)和MDR1高表达且BAALC低表达组(38.2%),P值分别为0.002和0.048。结论:MDR1高表达对初治AML患者的预后意义高于BAALC基因,只要检测到MDR1基因的高表达,无论BAALC高表达或者低表达,均提示较差的预后。联合检测初治AML患者MDR1和BAALC基因表达水平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 刘秉珊郭绪涛查洁史鹏程黄芬陈伟丰徐兵
- 关键词:预后
- 实时荧光定量PCR联合检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MDR1和BAALC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MDR1及BAALC的表达量在AML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荧光定量PCR检测MDR1和BAALC基因表达水平技术,并分析160例初治AML患者MDR1和BAALC基...
- 刘秉珊郭绪涛查洁史鹏程黄芬陈伟丰徐兵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诱导缓解化疗后巨核细胞-血小板等恢复的影响和疗效。方法rhIL-111.5~3.0mg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在标准的DA方案或相似方案化疗结束24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在蒽环类药物治疗后24h,皮下注射,连用至血小板≥100×109/L,最多不超过14d。结果注射rhIL-11后血小板恢复至≥30×109/L、≥50×109/L、≥100×109/L的平均时间均早于未使用rhIL-11者,血小板输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rhIL-11可以有效地促进A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后外周血小板恢复,从而减少患者对血小板输注的要求。
- 蔡广理陈伟丰
-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急性白血病
- 地西他滨与HA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2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异质性、恶性克隆性疾病,具有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的特点。据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MIC)协作组的资料显示,约21%的MDS患者最终转化为AML^[1]。MDS-旦转化为AML称之为MDS/AML,是AML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类患者骨髓的病态造血及外周血三系减少现象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 陈伟丰黄芬查洁朱玲玲李宏良徐兵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患者近期疗效HA方案地西他滨
- Evans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26例Evan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24例,男2例;病因未明确者17例,继发性9例,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7例,均为女性。26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泼尼松+达那唑)治疗。结果显示,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92·3%。18例随访1年,复发13例。上述治疗无效或复发者中7例继加用环孢素治疗,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例;再随访1年,未见复发。
- 蔡广理叶俊彬陈伟丰
- 关键词:贫血溶血性紫癜EVANS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