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
-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羟色胺2A受体阻滞剂保护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阻滞剂(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盐酸沙格雷酯治疗组(SH组)、西地那非治疗组(WG组)。SH组大鼠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mg/(kg.d)灌胃,连续给药12周,WG组大鼠在进行阿朴吗啡(APO)诱导阴茎勃起实验前3d给予西地那非20mg/(kg.d)。在第0、4、8、12周进行APO试验;检测各组血清NO、5-HT、ET-1含量,计算NO/ET-1比值;免疫组化法检测阴茎海绵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水平;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阴茎组织病变情况。结果:药物干预第4、8、12周时,与DM组比较,SH组大鼠阴茎勃起率、勃起次数均有明显的增加;与WG组相比,SH组早期勃起率及勃起次数均低于WG组,中期上述指标与WG组接近,后期勃起率、勃起次数均高于WG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与DM组相比,SH组大鼠阴茎组织eNO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血清5-HT浓度下降,NO浓度上升,NO/ET-1比值上升,阴茎海绵体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5-HT2A受体阻滞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有保护作用。5-HT及5-HT2A受体在糖尿病性ED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 陈凌何兰杰李国徽
- 关键词:糖尿病阳萎
- 连续与间断西地那非干预对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连续及间断西地那非(SDF)干预对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及组织病变影响的异同。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60只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10只注射生理盐水作正常对照。成功诱发糖尿病大鼠53只,分为糖尿病组(DM组,25只)、SDF连续治疗组(SDL组,14只),SDF间断治疗组(SDS组,14只)。SDL组大鼠给予SDF 2mg·(kg·d)-1灌胃,连续给药12周,SDS组大鼠在阿朴吗啡(APO)诱导阴茎勃起实验前给予SDF 20mg·(kg·d)-1灌胃,连续给药3d。分别在糖尿病造模成功后的第4、8、12周进行APO诱导阴茎勃起试验,12周时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阴茎组织病变情况。结果 DM组阴茎勃起功能随病程延长进行性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勃起率及勃起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DL组及SDS组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变化趋势同DM组,但与DM组相比,4周、8周时SDL组及SDS组各期勃起次数及勃起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4周时SDL组及SDS组勃起次数均高于DM组(SDL组P<0.05,SDS组P<0.01);8周时仅SDS组勃起次数高于DM组(P<0.01)。SDS组与SDL组相比各期阴茎勃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阴茎组织光镜、电镜下病理损坏明显,与之相比SDL组损伤程度更为严重,SDS组较DM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连续及间断SDF干预对早期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但随病程延长此作用明显下降,且连续SDF干预的改善作用消减更为明显。间断SDF干预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病理改变无明显影响,而长期连续SDF干预则加重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病理损害程度。
- 陈凌李国徽
- 关键词: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枸橼酸西地那非
- 盐酸沙格雷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的作用。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60只腹腔注射45 mg·kg^-1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12只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作为对照组(NC,n=12)。将造模成功的46只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组(DM,n=16只)、盐酸沙格雷酯治疗组(SHD,n=15只)、甲钴胺治疗组(MBN,n=15只)。SHD组大鼠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 mg·(kg·d)^-1灌胃,MBN组给予甲钴胺135μg·(kg·d)^-1灌胃,给药12周。神经电生理方法检测坐骨神经感觉纤维的传导速度(SNCV)和动作电位振幅(SNAP);电镜观察坐骨神经组织脱髓鞘病变的改善情况;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检测髓鞘蛋白MBP、P0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SHD组、MBN组大鼠体质量均降低,血糖增高(P均<0.01)。与NC组比较,DM组坐骨神经脱髓鞘病变严重,髓鞘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坐骨神经SNCV和SNAP均下降(P均<0.01)。与DM组相比,SHD组坐骨神经髓鞘病变明显减轻,SNCV和SNAP增高(P<0.01),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MBP和P0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增高(P<0.01)。MBN组坐骨神经病变较DM组略有改善,SNCV和SNAP较DM组增高,但低于SHD组(P<0.05);MBN组MBP和PO蛋白表达均低于SHD组(P<0.01)。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髓鞘有保护作用,能延缓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的发生、发展,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 董幼平陈凌李国徽黄洁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脱髓鞘5-羟色胺
- 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型受体及其阻滞剂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NC组)、盐酸沙格雷酯治疗组(SH组)、糖尿病组(DM组)。检测各组第12周的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内Ⅳ型胶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水平;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球病理改变。结果与DM组相比,SH组大鼠UAER、相对肾重显著降低(P值均<0.01);SH组病理改变明显改善,足突融合现象不明显,滤过膜结构基本完整,系膜区无明显增宽,内皮细胞肿胀不明显,图像分析结果表明,肾小球截面积及体积较DM组显著减小(P值均<0.01);与DM组比较,SH组血清NO浓度显著升高(P<0.05),Ⅳ型胶原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eNOS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减少Ⅳ型胶原沉积,提高eNOS表达水平及NO的血清浓度,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损害,延缓其发展。
- 陈凌何兰杰刘萍李国徽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 艾塞那肽对高糖及低糖环境下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高糖及低糖条件下氧化应激的干预情况及其在降低胰岛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腺β细胞株INS-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糖组(HG)、低糖组DG和干预组即艾塞那肽高糖干预组(HE)、艾塞那肽低糖干预组(DE)、二甲双胍高糖干预组(HS)。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仪双染法及原位TUNEL法检测INS-1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INS)、8-异前列腺素F 2α(8-iso-PGF2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细胞凋亡指数及凋亡率HG、DG、HE、DE和HS组均高于NC组(P均<0.01或<0.05),HE组低于HG组(P均<0.05),DE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DG组(P<0.05)。HG、DG、HE和DE组MDA及8-iso-PGF2α水平均高于NC组,SOD和INS水平低于NC组(P均<0.01或<0.05);HE组MDA、8-iso-PGF2α水平低于HG组(P<0.05),SOD、INS水平高于HG组(P<0.05);DE组MDA、8-iso-PGF2α水平低于DG组(P<0.05),SOD水平高于DG组(P<0.05);HE组INS水平高于DE组(P<0.05)。HS组INS水平低于HE组、MDA水平高于HE组(P<0.05)。结论艾塞那肽通过抑制包括高糖及低糖条件下所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β细胞,减少细胞凋亡,有助于维持及提高β细胞数量。
- 董幼平陈凌李国徽
- 关键词: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
- 三伏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600例被引量:23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每年三伏天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天灸治疗,连续治疗3年。结果:总有效率91.5%。结论:天灸是在传统经络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药物刺激特定穴位进而调整经络系统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 李国徽胡雨华陈凌李卫强
- 5-HT2A受体及其阻滞剂在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意义
- 目的1.观察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变化情况及阴茎海绵体病理损伤状况。2.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明确5-HT2A受体在大鼠阴茎组织的表达及其分布情况,并通过观察5-HT2A受体在雄性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ED)大鼠中的变化,初...
- 陈凌
- 关键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5-羟色胺
- 文献传递
- 5-羟色胺2A受体阻滞剂盐酸沙格雷酯保护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研究
- 目的:用5-HT2A受体阻滞剂盐酸沙格雷酯治疗糖尿病大鼠,观察其对勃起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其对阴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血清5-HT、NO、ET-1浓度及NO/ET-1比值的影响,同时观察该药干预后糖尿病大鼠...
- 何兰杰陈凌
- 关键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5-羟色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 文献传递
-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被引量:29
- 2014年
-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临床症状评估、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穴位埋线组临床总有效率96.9%,优于药物组64.4%(P<0.01);穴位埋线组胃镜下改善黏膜病变程度总有效率89.2%,优于药物组62.2%(P<0.01),且组织病理改善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84.6%,56.6%,P<0.01)。结论:穴位埋线可显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和组织病理情况。
- 李国徽陈佳陈凌宋秀娟柯生海
- 艾塞那肽在高糖和低糖条件下对INS-1细胞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在高糖和低糖条件下对胰岛B细胞株INS-1细胞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PDX-1)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INS-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低糖组、高糖艾塞那肽干预组、低糖艾塞那肽干预组、高糖二甲双胍干预组。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采用流式细胞仪双染法和原位TUNEL法检测INS-1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实时PCR法、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X-1表达情况。结果高糖组和低糖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高糖组与低糖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糖艾塞那肽干预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但均显著低于高糖组(P值均<0.05);低糖艾塞那肽干预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但均显著低于低糖组(P值均<0.05);高糖艾塞那肽干预组与低糖艾塞那肽干预组间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糖二甲双胍干预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但与高糖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糖组和低糖组的PDX-1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高糖组与低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艾塞那肽干预组的PDX-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低糖艾塞那肽干预组的PDX-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显著高于低糖组(P<0.05);高糖艾塞那肽干预组与低糖艾塞那肽干预组间PDX-1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二甲双胍干预组的PDX-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高糖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糖和低糖条件下,艾塞那肽均能抑制INS-1细胞的凋亡,同�
- 陈凌李国徽董幼平李宝玲
- 关键词:胰岛B细胞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