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刚

作品数:24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增殖
  • 6篇PLGA
  • 5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体外
  • 4篇胃癌
  • 4篇聚乳酸
  • 4篇分化
  • 4篇成骨
  • 3篇电纺
  • 3篇引导骨组织再...
  • 3篇脂肪干细胞
  • 3篇微囊
  • 3篇聚己内酯
  • 3篇己内酯
  • 3篇胶原
  • 3篇骨组织
  • 3篇骨组织再生
  • 2篇蛋白
  • 2篇乙醇酸

机构

  • 22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东华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陈刚
  • 15篇章非敏
  • 8篇夏阳
  • 6篇李娜
  • 5篇刘珏
  • 4篇沈志力
  • 4篇周荣平
  • 3篇刘俊
  • 3篇顾宁
  • 2篇姚菁
  • 2篇程顺舟
  • 2篇彭莎莎
  • 2篇胡建
  • 2篇刘梅
  • 2篇谢海峰
  • 2篇陆小伟
  • 2篇陈晨
  • 1篇王芬
  • 1篇崔福斋
  • 1篇张怀勤

传媒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口腔生物医学
  • 3篇口腔医学
  • 2篇中国生物材料...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成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LGA/胶原双层引导骨再生膜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胶原复合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对成骨样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PLGA及I型胶原制备一种双层结构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对其表面基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测试。将MC3T3-E1成骨细胞系接种到复合膜上,通过流式细胞术、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红外光谱显示胶原被成功结合到PLGA表面,并且在扫描电镜下呈现出特有的纤维网状特征性微结构,同时其表面亲水性大大改善。MTT及细胞周期检测也表明胶原改性后的复合膜上生长的细胞活力及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纯PLGA组。结论:本方法制备的PLGA/胶原复合膜很好地组合成了一个功能整体,结合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优势。
陈刚夏阳章非敏
关键词:引导骨组织再生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胶原细胞增殖
Ⅰ型胶原修饰微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增殖及成骨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Ⅰ型胶原(COLⅠ)修饰的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微球的结构性能及细胞学行为的差异,以指导制备出更利于骨组织再生的支架材料。方法以PCL制备微球,作为对照组;并用不同浓度(0.1%、0.5%、2.0%)COLⅠ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作为实验组。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貌;干湿质量法检测材料的吸水率;CCK-8法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情况;检测第3、7天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胶原修饰组胶原交叉排列呈网状覆盖于微球表面;胶原修饰组的吸水率高于对照组(P<0.05);CCK-8结果显示四组微球上的BMSCs细胞在第1、3、5、7天均持续增殖,0.1%COLⅠ胶原修饰组较其他组细胞增殖能力高(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0.1%COLⅠ和0.5%COLⅠ组细胞在粘附6 h后的铺展形态较另外两组好;ALP活性检测显示0.1%COLⅠ胶原修饰组的ALP活性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本实验制备的0.1%COLⅠ修饰的微球能促进BMSCs细胞在体外的粘附增殖及早期成骨分化。
竺鑫晨刘俊严佳胡克陈刚刘梅章非敏
关键词:微球表面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牙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评价由两种不同合成树脂牙制作的可摘义齿的临床试戴效果,为新型合成树脂牙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8例可摘义齿修复病例,以松风合成树脂牙为对照组,新型树脂牙为实验组,记录义齿在试戴初、试戴3个月、6个月3个时间点色泽、形态、耐磨性、黏膜刺激性、表面光洁度5个方面的评分值,SPSS17.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新型树脂牙与松风树脂牙制作的义齿临床试戴后效果评价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树脂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可临床应用。
刘梅胡建屠苏谢海峰钱敏张怀勤王琛陈刚孙亚州章非敏
关键词:可摘义齿修复
BMP-2缓释型PLGA微囊作为引导骨再生支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双通道同轴微量注射法制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囊用于引导骨再生。方法: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制备包封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的PLGA微囊。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表征微囊形态及结构;PBS浸泡法表征微囊降解性能;CCK-8法及细胞Calcein/PI染色检测微囊细胞相容性;Transwell实验检测包封BMP-2的微囊作用24 h对MC3T3-E1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制备的PLGA微囊为规则且单一囊腔的球形,直径167.58μm,可获得两种囊壁平均厚度[(23.82±7.10)μm和(35.31±5.55)μm]不同的微囊;微囊2个月内基本降解,CCK-8及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微囊细胞相容性好;Transwell实验证明微囊作用24 h即对细胞有趋化作用。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微囊可通过控制囊壁厚度来控制因子缓释,其表面利于细胞黏附,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引导骨再生的支架材料。
王莹王莹陈晨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BMP-2
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22例AO/OTA分型B型及C1和C2型Pilon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2例采用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10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无严重术中并发症。踝关节镜组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踝关节镜组透视时间显著长于切开复位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踝关节镜组完全负重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切开复位组(P<0.05)。两组患者AOF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推移显著增加(P<0.05),术后3、6及12个月时,踝关节镜组的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影像评估方面,踝关节镜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疗效确切,优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陈刚杜炜施克勤戴腾
关键词:PILON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
大肠癌Kai-1/CD82基因外显子9附近区域突变的研究
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是影响疗效以及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包括多个步骤,可被形象称为多阶梯瀑布过程,是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参与调节的复杂过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抑癌基因的...
陈刚
关键词:大肠癌KAI-1基因基因突变基因缺失
文献传递
“壳-芯”结构电纺纤维膜对MC3T3-E1细胞体外早期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载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壳芯结构"静电纺丝纤维膜(PP-B)对MC3T3-E1细胞体外早期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PLGA/PCL-BMP-2纤维膜(PP-B),以不含BMP-2的PLGA/PCL电纺纤维膜(PP)为对照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P-B膜的"壳-芯"结构;用ELISA法检测BMP-2的体外释放行为;收集PP-B膜的浸出液培养细胞,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法检测其释放的BMP-2对MC3T3-E1细胞的影响;将MC3T3-E1细胞接种到纤维膜上,通过CCK-8法检测1 d、3 d、5 d、7 d的增殖情况;以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为早期骨向分化指标,检测其7 d的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细胞接种7 d时成骨指标Bmp2、Alp、Col1、Msx2、Runx2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P-B静电纺丝可形成连续均一的"壳-芯"结构;ELISA结果显示,PP-B膜可以实现BMP-2的持续释放;ALP活性检测结果证实本实验条件下制备的负载BMP-2的同轴静电纺丝支架能保持生长因子的部分活性。CCK-8结果显示PP-B膜和PP膜上的MC3T3-E1细胞在1、3、5、7 d都持续增殖;ALP活性检测及染色结果显示PP-B膜上的MC3T3-E1细胞的ALP活性高于PP膜(P<0.05);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结果显示接种在PP-B膜上的MC3T3-E1细胞的相关成骨基因Bmp2、Alp、Col1、Msx2、Runx2的表达高于PP膜(P<0.05)。结论本实验制备的PP-B膜能促进MC3T3-E1细胞在体外的早期成骨分化。
胡姝颖陈汉帮陈刚周雪锋刘俊章非敏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织工程支架成骨分化
PLGA/PCL混纺技术改良PLGA电纺膜收缩性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利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PLGA/PCL)混纺技术在不影响纯PLGA静电纺丝膜生物相容性的前提下改良其遇水收缩的缺陷,以使其操作性能更接近临床实际应用。方法:将不同重量比的PLGA/PCL(10∶0、7∶3、6∶4、5∶5及0∶10)混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电纺膜,表征比较纺丝直径及收缩性。在相同条件下在膜上培养成骨细胞,比较不同电纺膜的细胞相容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电纺膜表面形貌及细胞粘附形态。结果:随PCL比例增加,纺丝直径有所增加,但在扫描电镜下不同电纺膜表面形貌及细胞粘附形态并无明显差异;加入PCL后混纺膜的细胞相容性较纯PLGA略有下降,但仍比纯PCL高,且不同比例的PLGA/PCL(7∶3、6∶4、5∶5)混合电纺膜细胞相容性无统计学差异;纯PLGA膜呈现极大的收缩比率,随PCL的添加收缩比率明显下降,且不同的添加比例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PLGA中添加一定比例的PCL可以有效改善纯PLGA膜的收缩性能,且PCL的加入对PLG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影响较小。
孙衎达陈刚陈汉邦章非敏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
MC3T3-E1细胞在四种生物膜上粘附增殖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四种生物膜的表面形态及生物相容性,比较它们对MC3T3-E1细胞粘附增殖能力的影响,及成膜材料与制备方法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以聚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作为膜材料,浇铸及电纺两种方法分别制备生物膜,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四种膜表面结构,CCK-8法检测膜上MC3T3-E1细胞1、3、7 d增殖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粘附相关基因。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浇铸膜表面具有孔隙结构,电纺膜表面电纺丝交织成网;CCK-8检测中3 d、7 d时PLGA膜上细胞增殖量大于PCL膜(P<0.05),与制备方法无关(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除PCL电纺膜表面细胞铺展不佳外,其余膜上细胞生长良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PCL浇铸膜上细胞整合素基因表达量高于其他组(P<0.05),且不同材料与制备方法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PLGA膜有利于MC3T3-E1细胞增殖,而PCL浇铸膜适合细胞粘附。因此,相对单一材料或成膜方式,PLGA与PCL及浇铸、电纺法的混合膜可成为以后发展的方向。
戴沄陈汉帮李娜陈刚夏阳章非敏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己内酯增殖粘附
PLGA微囊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对成骨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2013年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囊支架,对其进行表征,并检测其对成骨细胞增殖与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PLGA微囊,以激光粒度仪分析其粒径分布,筛选出合适的粒径大小,通过二氯甲烷蒸汽熏蒸使微囊结合,再经过烧结最终形成三维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囊及微囊支架形态。将MC3T3-E1成骨细胞接种到该支架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形态,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并与无支架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制备的PLGA微囊支架具有一定孔径和孔隙率,具有三维连通的多孔结构,且孔隙结构均匀。细胞可在支架表面粘附生长。微囊支架上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制备的PLGA微囊支架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和内部连通性,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增殖,在骨修复中有应用前景。
刘珏夏阳李娜章非敏陈刚
关键词:引导骨组织再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