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宋璋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介入
  • 4篇心肌
  • 4篇介入治疗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梗死
  • 3篇他汀
  • 3篇梗死
  • 3篇冠心病
  • 3篇伐他汀
  • 3篇阿托
  • 3篇阿托伐他汀
  • 2篇动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心室
  • 2篇衰竭
  • 2篇介入治疗后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冠脉
  • 2篇冠状

机构

  • 9篇广东省普宁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陈宋璋
  • 4篇陈泽芳
  • 2篇王晓群
  • 2篇庄泽锴
  • 1篇罗卓卿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纤维化与心脏功能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纤维化与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实施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0例,观察患者心肌纤维化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2个月、6个月的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相关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PCI术,患者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指标均可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允祥陈泽芳罗卓卿陈宋璋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
应用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计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预后
2019年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CECs)细胞计数在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预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某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接收的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ecton&Dickinson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对2组人员的CECs细胞数进行测量,并采用美国ATL-4型LOGIQ400多普勒实时超声诊断仪对2组人员进行超声检查,然后对2组人员的CECs、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等左心室功能指标、心力衰竭组患者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的CECs多于对照组(P<0.05),LVESVI、LVEDVI、LVMI均高于对照组(P<0.05),LVEF低于对照组(P<0.05),CECs≥9 663个/mL患者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66.7%(10/15)高于CECs<9 663个/mL患者的28.0%(7/25)(P<0.05)。结论循环内皮细胞计数能够有效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预后,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肖月琼陈宋璋
关键词:循环内皮细胞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
溶栓后介入治疗和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静脉溶栓后PCI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82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入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静脉溶栓后联合PCI治疗,对照组40例直接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率、ST段下移率、支架植入成功率、胸痛症状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及PCI治疗1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结果观察组IRA再通率92.9%(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0/40),ST段下移率88.1%(37/42)显著高于对照组42.5%(17/40),胸痛症状缓解率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80.0%(32/40),LVEF(63.3±8.9)%显著高于对照组(51.3±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0.5%(38/42),对照组为92.5%(37/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3/42),对照组为5.0%(2/40),观察组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对照组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I患者静脉溶栓后PCI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心功能,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陈泽芳陈宋璋王晓群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福辛普利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ET及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ET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无症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1),对照组给予依姆多(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ET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福辛普利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有明显的作用,可通过改善患者血清VEGF、ET水平及舒张功能来缓解患者病情,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庄泽锴陈宋璋肖月琼
关键词:血清VEGFET舒张功能福辛普利
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均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同时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冠脉血流改善情况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 3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陈泽芳陈宋璋王晓群
关键词:替罗非班阿托伐他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
术前超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用于ACS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术前超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ACS行介入治疗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行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超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口服。对两组患者进行TIMI分级评价,统计无复流发生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MCP-1水平。结果:两组行冠脉综合征患者行介入治疗后,观察组5.41%的患者发生无复流,明显少于对照组21.62%的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24h血清hsCRP和MCP-1水平相差不大(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hsCRP和MCP-1分别为(2.28±0.91)mg/L和(398.78±82.06)ng/L,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S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前超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有利于取得介入治疗的最好效果。
陈宋璋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无复流
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T-proBNP浓度、6 min步行试验的改变。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V、LVES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I、SV、LVEF、6 min步行距离则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血清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或0.01)。结论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
陈允祥陈宋璋黄炯泽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螺内酯比索洛尔
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疗后,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共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实验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一级复合终点情况方面比较,观察组与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给予大力推广使用。
陈允祥陈宋璋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
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有效性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9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β受体阻断剂治疗,联合组应用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胸闷气短、心悸不安消失时间、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减少>90%时间及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级别。结果联合组疾病转归总有效率97.96%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功能级别(1.21±0.32)级低于对照组的(2.12±0.69)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胸闷气短、心悸不安消失时间、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减少>90%时间(2.51±0.41)、(2.51±0.61)、(4.24±1.21)d均短于对照组的(3.32±1.11)、(3.49±1.27)、(6.24±2.5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有效性高,可缩短病程,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肖月琼陈宋璋庄泽锴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稳心颗粒Β受体阻断剂有效性
冠心病患者血浆ANK1及KRT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细胞锚蛋白(ankyrin 1,ANK1)和角蛋白(keratin 8,KRT8)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9例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按照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5例)和心肌梗死组(56例),根据Gensini评分标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29例)、中度狭窄组(72例)和重度狭窄组(38例);并于同期随机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ANK1和KRT8水平。结果:病例组不同组别患者血浆ANK1和KRT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浆ANK1和KRT8水平依次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冠脉狭窄组患者的血浆ANK1和KRT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浆ANK1和KRT8水平依次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NK1、KRT8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ANK1和KRT8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并且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
陈泽芳陈宋璋陈允祥韦丽吟黄瑞芳
关键词: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