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周
- 作品数:49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总结19家移植中心已开展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开展ABOi-KT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各中心已开展ABOi-KT和同期ABO血型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c-KT)的临床资料,从组织配型、术前处理方案、术后并发症、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率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国内现阶段ABOi-KT的效果。结果342例ABOi组和779例ABOc组供、受者相比,(1)年龄、体重指数、供受者关系及术前透析等待时间等没有显著差别;(2)ABO血型:各移植中心O型受者等待名单最长,实施O型受者ABOi-KT,特别是A型给O型的比例最高;(3)HLA配型:两种手术在错配率、群体反应性抗体(PRA)I类、PARⅡ类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4)术前抗CD20单抗的使用根据不同时期应用方案不同;(5)外科并发症:开展ABOi-KT的早期以出血最为常见,现阶段可见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与ABOc-KT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6)术后1、3、5、10年移植肾存活率和受者存活率均较高,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和血肌酐水平较低,与ABOc-KT相当。结论ABOi-KT技术成熟、安全有效,各移植中心可根据需要开展。
- 蒋鸿涛李涛任坤于小华王毅张善斌李德胜甘惠玲刘厚琴徐亮罗志刚桂培根谭湘芳石炳毅蔡明李响徐俊楠许亮林涛王显丁刘洪涛张乐希吴建永雷文华邱江陈国栋李军黄刚吴成林王长希陈立中陈正方佳丽张晓明门同义李现铎莫春柏王振史晓峰裴广辉涂金鹏胡小鹏张晓东李宁石韶华陈花王振兴眭维国李盈晏强陈怀周赖柳生李金锋尚文俊丰贵文陈刚曾凡军朱兰方军戎瑞明
- 关键词:肾移植ABO血型预后
- p-ERK1/2在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5年
- 目的探讨移植肾组织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interstitial fibrosis and tubular atrophy,IF/TA)的关系。方法检测解放军181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与透析治疗中心收治的120例病理诊断符合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BMR)患者移植肾组织中p-ERK1/2、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分析p-ERK1/2表达与TGF-β1、Ⅳ型胶原表达的相关性,以及p-ERK1/2与IF/TA病理分级的相关性;以10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ABMR患者移植肾组织中p-ERK1/2、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量均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5),并随着IF/TA病理分级增加呈递增趋势(r=0.938、0.926、0.937,P<0.05)。移植肾组织中p-ERK1/2表达与TGF-β1、Ⅳ型胶原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64、0.878,P<0.01)。结论 p-ERK1/2和TGF-β1可能促进了肾移植患者移植肾细胞外基质(ECM)异常沉积,而导致移植肾纤维化,p-ERK1/2在ABMR所致移植肾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晏强姜华王保瑶陈怀周董力邹和群眭维国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 肾移植致敏受者的配型研究及应用
- 2003年
-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在肾移植致敏受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32例PRA阳性的肾移植受者采用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者,观察其供受者相配情况及移植效果。结果:按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供受者HLACREGS+DR0,1,2和3错配(MM)分别为8例(25%)、10例(31.25%)、12例(37.5%)和2例(6.25%),无4~6错配;而按传统的HLA-A,B,DR抗原配型原则,其0,1,2,3和4MM分别为2例(6.25%)、3例(9.38%)、10例(31.25%)、9例(28.12%)和8例(25%),其中0~1错配仅有5例。肾移植术后仅有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OKT_3治疗逆转,所有受者术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良好的HLA CREGs配型,可以显著提高供受者相配率,对减少致敏受者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晏强眭维国向月应董力钱锦涛陈怀周
- 关键词:肾移植人类白细胞抗原移植物排斥
- 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miRNAs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microRNAs芯片技术,探讨microRNAs(miRNAs)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纳入4例慢性排斥反应患者肾穿组织为实验组,3例病理检查正常的肾组织皮质为对照组。采用miRNA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微小RNA,并用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可靠性。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变性电泳法证明所提取样本总RNA质量良好,可用于后续的芯片实验。芯片实验结果显示CR组中出现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s 63个,其中表达显著上调35个,表达显著下调28个。其中有9个miRNAs集中在3个miRNAs基因簇位点:14q32.31,22q11.21,xq27.3。随机选择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s(hsa-miR-637,hsa-miR-648,hsa-miR-516-5p)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实验,其CR/NC结果(0.034,2.670,7.846)与芯片结果(0.035,2.660,7.857)相符,证明了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论miRNAs在慢性排斥反应患者中出现显著差异表达,深入研究miRNAs在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将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途径。
- 眭维国蓝慧娟陈怀周黄河晏强陈洁晶戴勇
- 关键词:微RNAS微阵列分析肾移植移植物排斥
- 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前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高尿酸血症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216例肾移植受者肾移植术前48h和术后1个月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按术前48h及术后1个月内有无高血尿酸血症将受者分为A、B、C、D组(A组术前及术后血尿酸水平均正常;B组术前血尿酸水平增高,术后正常;C组术前血尿酸水平正常,术后增高;D组术前及术后血尿酸水平均增高),另按术后1个月内的血尿酸水平(正常,高于正常但<500μmol/L,>500μmol/L)将受者分为A′、B′、C′组,比较以上各组术后12、24、36个月的血肌酐水平。结果术前男性受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4.2%,女性为37.1%;术后男性患病率为36.3%,女性为42.9%,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术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男女受者术后平均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术后12、24和36个月,C、D组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A、B组(P<0.05,P<0.01),而A、B组间比较及C、D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的受者,其术后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术前,且以女性显著。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导致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因素之一。
- 邹贵勉眭维国晏强车文体陈怀周邹和群
- 关键词:肾移植高尿酸血症肾功能衰竭
- 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与移植肾的远期功能:是慢性移植肾功能丢失的因素吗?(英文)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大量研究充分证实高血压、血管性肾硬化、慢性全身炎症反应都是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诱因。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血管性肾硬化有关,并且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那么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发病及病变程度是否对移植肾远期功能有影响呢?目的:实验首次探讨肾移植前后高尿酸血症及其病变程度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全军肾移植与透析治疗中心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患者216例,男性146例,年龄(40.98±11.09)岁;女性70例,年龄(40.01±11.62)岁。为比较移植前后高尿酸血症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将病例分为4组:正常组、移植前高尿酸血症组、移植后高尿酸血症组、移植前后均高组。为比较移植后不同血清尿酸水平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将病例分为3组:血尿酸水平正常组、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但<500μmol/L组、血尿酸水平>500μmol/L组。观察移植前后高尿酸血症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移植后不同程度增高血尿酸水平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移植前男性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4.2%,女性患者为37.7%;移植后30d肾功能恢复正常时,男性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6.2%,女性患者为42.4%,与移植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女性患者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男女患者移植后血尿酸水平均高于移植前(P<0.01)。随访3年时,移植前血尿酸水平对患者远期血肌酐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但移植后血尿酸水平持续增高者,远期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移植后血尿酸水平正常者。实验结果显示,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程度均高于移植前,尤其是在女性患者。移植后尿酸持续增高患者远期移植肾功能不如移植后尿酸正常患者,提示移植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导致慢性移植肾失�
- 邹贵勉眭维国晏强车文体陈怀周邹和群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慢性移植肾失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激素抵抗或激素依赖的肾病综合征患者23例。患者接受来氟米特(口服负荷剂量50mg/d,连续3天,之后给予维持剂量20mg/d,疗程6个月)治疗;同时口服泼尼松(30~40mg/d,共8周,以后逐渐减量至隔日20mg维持)。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1月后尿蛋白开始明显下降。治疗6个月后13例(56.5%)患者获得完全缓解,6例(26.1%)患者获得部分缓解,4例(17.4%)患者无效。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P<0.01)。在治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能有效地降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且副作用较轻。
- 车文体邹贵勉董力申智中陈怀周谢申平
- 关键词:来氟米特肾病综合征激素抵抗激素依赖
-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和核因子κB在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核因子κB(NF-κB)和相关炎症性细胞因子在抗体介导的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cABMR)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肾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IF/TA)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116例病理诊断符合ABMR的移植肾组织中GSK-3β、NF-κB p65、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发生ABMR的移植肾组织IF/TA的关系。以10例肾移植术前零点穿刺肾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肾组织中,GSK-3β、NF-κB p65、RANTES和MCP-1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01),且与IF/TA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4、0.914、0.888和0.868,P<0.001),GSK-3β的表达量同NF-κB p65、RANTES和MCP-1表达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2、0.804和0.788,P<0.001),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清肌酐也逐渐升高(r=0.898,P<0.001)。结论:在ABMR患者移植肾组织中,GSK-3β和NF-κB p65的表达异常增高同移植IF/TA、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发生、发展有关。
- 晏强姜华眭维国罗皓王保瑶梁桂荣邹贵勉陈怀周邹和群
- 关键词: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核因子ΚB慢性排斥反应肾间质纤维化
- 移植心脏慢性排斥反应
- 2008年
- 慢性排斥反应是目前临床上影响心脏移植物长期存活的主要难题,导致其慢性失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心脏移植后血管病(cardiac allografi vasculopathy,CAV),也称为移植冠状动脉病、移植物加速动脉硬化,病变血管呈进行性狭窄^[1]。早在移植后3个月就可以发生^[2],移植后9.5年的成年患者,血管造影仅47%呈阴性,移植后7年的儿童患者75%呈阴性^[3-4]。5年以后约有22%的移植心脏可发生移植后血管病^[2]。
- 邹贵勉陈怀周眭维国
- 关键词:慢性排斥反应移植心脏心脏移植物冠状动脉病进行性狭窄长期存活
-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移植肾组织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及Ⅳ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46例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activ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BMR)患者移植肾组织中ILK、Ⅳ型胶原和TGF-β1的表达情况,分析3者间及与ABMR的间质纤维化与肾小管萎缩(IF/TA)的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15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ABMR移植肾组织中ILK、Ⅳ型胶原、TGF-β1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01),并随ABMR中IF/TA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移植肾组织中ILK的表达与TGF-β1、Ⅳ型胶原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0、0.707,P<0.001)。结论 ILK可能是介导TGF-β1促进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异常沉积的发病机制,Ⅳ型胶原的异常沉积是ABMR中IF/TA患者移植肾纤维化的重要表现。转化生长因子β1已经证明了与移植肾纤维化显著的相关性,ILK在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移植肾纤维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 晏强梁桂荣眭维国陈怀周谢申平解水勇邹和群
-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转化生长因子-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