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丽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山姜素或豆蔻明与血清作用的差异蛋白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姜素或豆蔻明与血清作用差异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血清蛋白与浓度为1.0×10<Sup>-3</Sup>mol/L~3.0×10<Sup>-3</Sup>mol/L的山姜素或豆蔻明低速摇匀,...
- 何文英吴秀丽陈昱学丁国华
- 文献传递
- 海南不同产地草豆蔻的差异蛋白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草豆蔻为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关于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已早有研究,但对其含有的植物蛋白却鲜有研究。本研究首次探索了海南地道草豆蔻(白沙和霸王岭2个产地)中所含蛋白信息。应用双向电泳进行蛋白分离得到相应全蛋白图谱,并用Image Master5.0软件比较筛选出不同产地的高丰度差异蛋白,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um,MALDI-TOF MS)及Mascot Distiller软件对蛋白进行搜库。结果显示:2个不同产地草豆蔻共有40个高丰度差异蛋白,去除相同的蛋白,经分析确定这些差异蛋白归属22种植物蛋白,主要涉及植物的抗菌活性、应激反应、细胞分裂增殖及对植物物理性状的影响等方面。首次发现某些差异蛋白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如11、12及13号的类似豌豆的抗菌肽段,7或25号的纤维状细胞分裂蛋白,24号的泛素蛋白连接酶E3,31号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14及35号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这些差异蛋白均与草豆蔻极其主要的活性组份所具有的抗炎抑菌、毒性低等的特点相关。本研究结果不仅是对草豆蔻所含物质中的生物大分子种类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体现了不同产地草豆蔻的生物多样性特点,为深入利用、研究这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及全面了解其药理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吴秀丽王旭初段红叶李建玲何文英
- 关键词:差异蛋白
- 海南草豆蔻及其主要活性组份的谱学和生物活性研究
- 本论文对海南草豆蔻的指纹图谱、金属元素含量、所含蛋白种类,以及其主要化学组份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是主要论述了国内外对草豆蔻的研究进展。包括对草豆蔻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等。 第二章...
- 吴秀丽
- 关键词:草豆蔻指纹图谱乙醇提取
- 山姜素和豆蔻明与血清作用的差异蛋白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姜素或豆蔻明与血清作用差异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血清蛋白与浓度为1.0×10<Sup>‑3</Sup>mol/L~3.0×10<Sup>‑</Sup><Sup>3</Sup>mol/L的山...
- 何文英吴秀丽陈昱学丁国华
- 文献传递
- 草豆蔻主要活性成分与人血浆作用的差异蛋白鉴定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山姜素或豆蔻明为药食同源植物草豆蔻中的两种主要活性组分,鉴定分析这两种活性组分与人血浆相互作用后的差异显示蛋白。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蛋白分离,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及Mascot Distiller软件进行蛋白搜库。结果:获得山姜素或豆蔻明与人血样相互作用后的10个差异显示蛋白,经质谱鉴定为8种蛋白,分别是补体B因子、1-抗胰蛋白酶、载脂蛋白E、间α胰蛋白酶抑制剂家族重链相关蛋白、人类补体成分补体3(C3c)、阿尔法1-抗蛋白酶、类型II角质亚单位蛋白、游离型人类载脂蛋白A-I。结论:这些差异蛋白与机体防御、增强免疫效应、蛋白代谢、抑制吞噬细胞活性、增加白细胞数目、保持载脂蛋白游离构象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山姜素或豆蔻明的抗菌抗炎机理及可能的靶蛋白。
- 吴秀丽段红叶李建玲王旭初何文英
- 关键词:草豆蔻山姜素差异蛋白
-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草豆蔻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草豆蔻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声波作为辅助工具,包括取样、样品制备、溶剂超声波辅助浸提、紫外检测、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计算等步骤。能够完全快速的提取草豆蔻主要活性成分并加以...
- 何文英陈昱学吴秀丽吴禄勇
- 考拉维酸对人血清白蛋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多种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并结合分子模拟等方法,表征了模拟生理条件下一种植物药活性组分考拉维酸(KA)影响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构信息.同步荧光及紫外光谱证实考拉维酸的存在影响了HSA的微环境;二维及三维荧光光谱表明考拉维酸可以猝灭HSA的内源荧光,使其构象发生变化.荧光偏振的测定提供了考拉维酸与HSA作用后生成的配合物弛豫时间与聚集特性的信息,揭示KA的存在使HSA的流动性和微粘度发生变化.定量求得不同温度下(298、308和318 K)考拉维酸与HSA作用的键合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分子模拟表明考拉维酸键合位点于HSA分子的疏水腔内,并与赖氨酸Lys195和天冬氨酸Asp451形成三个氢键,与HSA的键合模式主要是疏水作用;位点竞争实验证明考拉维酸在HSA亚结构域的位点II位发生作用.另外,获得的相关物理化学参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考拉维酸与HSA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HSA对考拉维酸有较强的结合能力,提示人血清白蛋白对考拉维酸可起到储存和转运的作用.
- 何文英姚小军华英杰黄国雷吴秀丽李小宝韩长日宋小平
- 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分子模拟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海南草豆蔻及其主要活性组分、金属元素含量的谱学测定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海南白沙和霸王岭两个产地的草豆蔻进行了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都具有1 051,1 390,2 976及3 300cm^(-1)左右表征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二阶红外导数谱图显示了在2 977.72及2 899.94有相似吸收峰,在1 922.36及1 650.87cm^(-1)有显著差异吸收峰,可以鉴定区分海南不同产地的草豆蔻。利用紫外光谱法表征了两个不同产地草豆蔻的特征谱图,并根据有关的吸收原理,建立了测定草豆蔻植物中主要组分山姜素与豆蔻明含量的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分析精密度(0.42%~0.29%)和回收率(84.28%~117.41%)。测得白沙草豆蔻中山姜素和豆蔻明的含量分别为4.23%和3.83%,而霸王岭的分别为3.72%和3.34%。荧光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草豆蔻乙醇提取物具有相似的荧光发射及激发光谱谱图,荧光强度的差别也再次证明白沙草豆蔻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大于霸王岭的。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了草豆蔻中的K,Ca,Mg,Na,Al,Fe,Mn,Cu,Zn等十七种金属元素及其含量。该研究为定性、定量地鉴定区别不同产地或不同种植批次的草豆蔻及测定其中主要活性组分的含量建立了简单可行的方法;根据实验测得的金属元素种类及含量的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草豆蔻及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 吴秀丽赵志忠吴丹陈光英刘红何猛雄丁国华何文英
- 关键词:山姜素紫外光谱金属元素
- 1-(4-溴苯基)-5-苯基-1H-1,2,3-三氮唑键合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及抗菌活性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化学信息学、多种光谱法及抗菌实验,研究了1-(4-溴苯基)-5-苯基-1H-1,2,3-三唑(1-(4-bromophenyl)-5-phenyl-1H-1,2,3-triazole,BPTA)键合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机制及抗菌活性。研究了BPTA的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分子模拟确定了BPTA与HSA的键合区域和模式,位点竞争实验确定了BPTA在HSA亚结构域的位点Ⅱ发生作用。利用荧光偏振、紫外光谱、同步及三维荧光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BPTA与HSA的作用机制及对蛋白微环境和二级结构的影响,并求得不同温度下BPTA与HSA作用的键合参数和热力学参数,确定了键合模式主要是疏水力作用、氢键及范德华作用。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BPTA与HSA相互作用的机制,说明BPTA在生理条件下能被HSA载运至靶位发挥药效。另外,抗菌实验表明,BPTA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四联球菌及白色念珠菌6种菌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张宁岳玉林吴秀丽吴禄勇莫峥嵘司宏宗舒火明何文英
- 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
-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草豆蔻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草豆蔻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声波作为辅助工具,包括取样、样品制备、溶剂超声波辅助浸提、紫外检测、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计算等步骤。能够完全快速的提取草豆蔻主要活性成分并加以...
- 何文英陈昱学吴秀丽吴禄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