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金平

作品数:14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隧道
  • 8篇公路
  • 8篇公路隧道
  • 4篇隧道工
  • 4篇隧道工程
  • 3篇三维数值分析
  • 3篇通风网络
  • 3篇仿真
  • 3篇风网
  • 3篇沉管
  • 3篇沉管隧道
  • 2篇应力
  • 2篇有限元
  • 2篇竖井
  • 2篇长大公路
  • 2篇沉降
  • 2篇初始地应力
  • 1篇大纵坡
  • 1篇地层
  • 1篇性状

机构

  • 10篇中交公路规划...
  • 7篇长安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港珠澳大桥管...
  • 1篇中交第二公路...
  • 1篇武汉中交交通...

作者

  • 14篇胡金平
  • 5篇谢永利
  • 3篇李宁军
  • 3篇温玉辉
  • 3篇张志刚
  • 3篇刘洪洲
  • 2篇丁文其
  • 2篇彭益成
  • 2篇朱令
  • 1篇刘晓东
  • 1篇王亚琼
  • 1篇胡彦杰
  • 1篇王永东
  • 1篇姜岩
  • 1篇邓顺熙
  • 1篇徐国平
  • 1篇刘浩学
  • 1篇张小荣
  • 1篇林巍
  • 1篇邓敏

传媒

  • 2篇现代隧道技术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公路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北方交通
  • 1篇2006年公...
  • 1篇第一届全国软...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4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洞对向公路隧道火灾烟气模糊控制(英文)被引量:3
2012年
为解决公路隧道火灾烟气对人员的影响,以单洞对向交通隧道火灾为基础,建立火灾数值计算模型。在火灾烟气控制中引入模糊控制理论,模拟烟雾在隧道内两组射流风机之间200m的区间内往复运动,通过改变射流风机的风速和方向,分析在时间为180、360s内,风速为1.0、1.5m.s-1的火灾烟雾扩散情况,研究了控制区域内烟气的分布和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火灾点两侧分别开启射流风机,间歇为30s、风速为1.0m.s-1的运行烟气属于小振幅运动,烟雾基本控制在火源点左右两侧50~80m的位置;间歇为60s、风速为1.5m.s-1的运行烟气属于大振幅运动,烟雾基本控制在火源点左右两侧80~100m的位置;烟气小振幅运动要优于大振幅运动。
王亚琼邓敏胡彦杰胡金平谢永利
关键词:隧道工程纵向通风火灾烟气模糊控制
特长海底公路隧道排烟孔数模分析及优化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某海底特长公路隧道火灾工况下重点排烟方案,运用CFD方法建立1∶1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模拟不同火灾工况下,不同排烟孔型式对应隧道内的风速、静压以及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得到结论:2×1.5m×2m组合排烟孔附近区域静压变化梯度较小,风流分布较均匀,有利于将有毒气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排出,排烟效果较好;在排烟能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仅开启风道一端排风机时,排烟孔风量分布沿隧道排风方向呈减小趋势,距事故位置最近的排烟孔风量最大,有利于控制有毒气体扩散范围。
胡金平任锐
关键词:海底隧道数值仿真CFD
虹梯关特长隧道水文特征分析
2011年
水文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展具有重要影响,论文结合工程实际,对隧道工程中的水贮存条件及其补给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试验研究了隧道环境条件下的压水、提水,结果表明:隧道围岩为弱透水;计算分析了隧道的涌水量,结果表明:隧道施工时会出现淋雨状或涌流状出水,涌水量较大,隧道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研究成果为虹梯关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春清胡金平王航
关键词:隧道工程水文条件涌水量
基于地层-结构法的沉管隧道三维数值分析
  为分析沉管隧道的整体沉降以及接头张开、剪切变形等工程关注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地层-结构法的沉管隧道建模方法,探讨了隧道初始地应力平衡、施工顺序的模拟、材料的本构模型以及接触关系的模拟等主要问题;通过建立港珠澳沉管隧道...
丁文其朱令彭益成胡金平陈越
关键词:沉管隧道有限元初始地应力沉降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公路隧道联络风道优化的三维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结合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采用的竖井送排式方案,运用了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 该通风系统的竖井与隧道主体联络风道90°拐弯处进行分析,以确定出较佳的土建结构形式并计算出联络风道 90°拐弯处压力损失系数.
温玉辉谢永利李宁军胡金平
关键词:隧道工程计算流体动力学通风
公路隧道通风网络中交通风的计算原理及应用被引量:9
2004年
文章讨论了公路隧道通风网络中交通风的计算原理及处理方法 ,推导出交通通风力在通风网络理论中的计算公式。利用包括交通风压处理模块的隧道通风网络解算程序 ,对雪峰山隧道的通风方案进行计算分析。
胡金平谢永利李宁军温玉辉
关键词:公路隧道通风网络
一种沉管隧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隧道的总体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包括与陆域道路连接的端部管节以及位于两侧所述端部管节之间的中间管节;所述端部管节的高度高于所有所述中间管节的高度;且该沉管隧道的纵面的形状接近波浪线段,所述波...
刘晓东刘洪洲张志刚胡金平林巍王勇吕勇刚黄清飞
文献传递
多竖井公路隧道通风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本文依托交通部通达计划重点课题“长大公路隧道通风仿真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在公路隧道通风研究中引入通风网络理论,结合隧道通风实际,研究影响隧道风流各因素如风机、交通流、自然风、火风压等在通风网络理论中的计算原则和处理方法,...
胡金平
关键词:公路隧道通风网络数学模型仿真模拟隧道工程
文献传递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中隔墙合理厚度的确定被引量:1
2012年
以在建大跨、浅埋偏压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具体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地层结构的有限单元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厚度的中隔墙进行受力状态分析,提出了该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中隔墙的合理厚度,研究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张志刚姜岩胡金平
关键词: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中隔墙合理厚度
大直径竖井井口段施工过程受力性状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大直径竖井施工过程受力复杂,论文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竖井为例,根据设计提供的支护参数,采用FEM程序模拟了隧道竖井井口段施工全过程。有限元分析表明:隧道施工各阶段围岩及支护结构应力符合安全施工要求,2号通风竖井采用混合作业法施工,一掘一喷循环方式切实可行;井筒周围围岩开挖卸载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底板向上隆起而产生拉应力和井壁底部由于周围土体侧向压力作用导致张拉应力。
胡金平金文良
关键词:公路隧道竖井施工受力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