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琦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2篇奥氏体
  • 11篇合金
  • 9篇不锈
  • 9篇不锈钢
  • 8篇奥氏体不锈钢
  • 4篇再结晶
  • 4篇时效
  • 4篇热变形
  • 4篇显微组织
  • 4篇含铝
  • 4篇本构
  • 4篇本构模型
  • 3篇动态再结晶
  • 3篇氧化膜
  • 3篇应变量
  • 3篇镍基
  • 3篇热变形行为
  • 3篇力学性能
  • 3篇耐热合金
  • 3篇力学性

机构

  • 20篇江苏大学
  • 4篇江苏银环精密...
  • 2篇南京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搅拌摩擦...

作者

  • 20篇程晓农
  • 20篇郑琦
  • 13篇罗锐
  • 7篇李冬升
  • 5篇郭顺
  • 5篇朱晶晶
  • 4篇徐桂芳
  • 4篇高佩
  • 3篇赵春风
  • 3篇陈明
  • 2篇王植栋
  • 2篇姚永泉
  • 2篇都红
  • 2篇田恬
  • 2篇王威
  • 1篇邱宇
  • 1篇陶亚平
  • 1篇张琰琰
  • 1篇张俊松

传媒

  • 6篇金属热处理
  • 3篇热加工工艺
  • 3篇稀有金属
  • 2篇功能材料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Fe-20Cr-30Ni-0.6Nb-2Al-Mo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被引量:24
2017年
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新型奥氏体耐热(AFA)合金(Fe-20Cr-30Ni-0.6Nb-2Al-Mo)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合金在1000~1150℃和0.01~1.00 s-1形变参数下的热变形行为。根据热压缩试验数据,绘制了不同形变参数下新合金的真应变-真应力曲线,并分析不同形变参数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基于Arrhenius方程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高温形变条件下新材料的热变形本构方程;采用六次多项式对不同应变量下的材料常数进行拟合,建立耦合应变量因素的改进型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合金的流变应力水平随着温度的提高而降低,随着应变速率的加快而增加;动态再结晶行为更容易发生在低应变速率和高变形温度的变形参数下;耦合应变量因素的本构模型预测合金的流变应力,预测值与压缩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856,平均相对误差仅3.4426%,可知改进型本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新型AFA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
罗锐程晓农徐桂芳郭顺郑琦朱晶晶
关键词:热压缩变形本构模型
高温合金Inconel 740H在空气和水蒸气环境中的氧化行为被引量:5
2018年
对Inconel740H高温合金在700、800、900℃分别进行空气和水蒸气环境下的高温氧化试验,采用热重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研究试样。结果表明:长时间空气氧化形成的氧化膜成分与长时间水蒸气的氧化膜类似,氧化物主要由Cr2O3、NiCr2O4、Al2O3与TiO2组成。合金分别在800、900℃空气中及在800℃水蒸气中的氧化增重与氧化时间近似遵循抛物线规律。水蒸气环境下温度变化对氧化速率的影响要明显高于空气氧化。
谢奕心程晓农徐桂芳李冬升郑琦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
一种新型核级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实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分别对未敏化和经敏化处理(650℃×100 h)的800H和新型Cr18Ni30Mo2Al3Nb合金焊接接头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00H和Cr18Ni30Mo2Al3Nb接头焊缝组织均为单一的奥氏体基体,800H合金中TiN缺陷处易引起点蚀,而Cr18Ni30Mo2Al3Nb无明显点蚀现象;对比腐蚀失重、腐蚀深度等实验结果,未敏化和敏化态Cr18Ni30Mo2Al3Nb焊接接头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明显优于相同状态的800H。
罗锐程晓农李冬升徐桂芳高佩郭顺邱宇郑琦
关键词:核电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
形成Al_(2)O_(3)表层的奥氏体不锈钢加速蠕变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对一种形成Al_(2)O_(3)表层的奥氏体(alumina-forming austenitic,AFA)不锈钢在循环载荷条件下进行加速蠕变实验,评估材料的高温蠕变性能,同时获得该合金在高温加速蠕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加速蠕变实验在较短时间内加速完成了常规蠕变实验过程中析出相、位错、孪晶等微观结构的组织演变;但加速蠕变实验过程中AFA合金内大量位错的反复产生与湮灭为难析出第二相提供形核点,降低Laves等难析出第二相的形核驱动力;同时加速蠕变实验所施加的循环应变逐步削弱新型AFA合金中纳米级形变孪晶强化效果,导致评价效果的差异。加速蠕变实验有助于高效评估材料的蠕变性能,但有关实验参数的最佳区间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刘天罗锐程晓农郑琦陈乐利王茜
关键词:微观结构热模拟
低弹性模量亚稳β型Ti-38Nb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行为被引量:4
2015年
报道了一种兼具低弹性模量和高强度的新型亚稳β型Ti-38Nb(%,质量分数)合金,并系统地研究了热-机械处理对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38Nb合金经固溶处理后,由于合金中β稳定化元素含量不足,高温β相并没有完全保留至室温,合金中生成了大量的α″马氏体。此时,Ti-38Nb合金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约207 MPa)便发生了马氏体变体的再取向和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故无法满足生物医用材料对高强度的要求。经冷轧和673 K退火40 min后Ti-38Nb合金中引入了大量的位错和晶界,高密度的位错和晶界有效地抑制了ω相的析出和α″马氏体的产生。此时,β稳定化元素含量低的高温β相被稳定至室温,合金实现了低弹性模量(56 GPa)和高强度(拉伸强度1020 MPa)的良好匹配。因此,Ti-38Nb合金由于其低弹性模量和高强度特性有望在生物医用植入材料领域获得应用。
郭顺郑琦张俊松程晓农
关键词:亚稳Β钛合金Ω相
新型含铝奥氏体耐热合金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和热加工性能被引量:3
2019年
新型含铝奥氏体耐热合金(AFA)进行压缩热模拟试验,使用OM和EBSD等手段研究了这种合金在950~1150℃和0.01~5 s^(-1)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变、建立了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热加工图、分析了变形参数对合金加工性能的影响并按照不同区域组织变形的特征构建了合金的热变形机理图。结果表明:新型AFA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受到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显著影响。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和应变速率为0.18~10 s^(-1)条件下,这种合金易发生流变失稳。在变形温度为1050~1120℃、应变速率0.01~0.1 s^(-1)和变形温度1120~1150℃、应变速率10-0.5~10-1.5 s^(-1)这两个区间,这种合金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行为且其再结晶晶粒均匀细小,功率耗散因子η达到峰值45%。新型AFA合金的热加工艺,应该优先选择再结晶区域。
杨雨童罗锐程晓农桂香陈乐利王威郑琦
关键词:热变形动态再结晶
时效处理对GH4169合金显微组织及高温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研究了在900℃超温服役的试验条件下,时效时间对GH4169合金的显微组织形貌、显微硬度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δ相先由晶界呈短棒状析出,然后以长针状覆盖整个晶粒。时效初期晶粒有长大现象,随着δ相沿晶界的不断析出,晶粒长大现象消失。900℃时效处理使得GH4169合金强化相发生溶解与转化,致使合金显微硬度从44 HRC急剧降至13.6 HRC,但后续保温时间的延长对显微硬度影响较小。δ相的析出对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适量的析出提高了合金的抗拉强度和高温塑性,大量析出则导致合金抗拉强度变低,高温塑性变差;不同时效处理后的合金高温拉伸均为典型的弹性-均匀塑性变形,变形断裂机制皆为微孔聚集型断裂。
高天明程晓农罗锐郑琦李洋城王威
关键词:GH4169合金Δ相时效处理显微组织高温拉伸
超(超)临界火电用新型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被引量:4
2018年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950-1100℃和0.01-1 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变化规律及变形组织演变规律。建立了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的传统Arrhenius本构模型,耦合应变量后建立改进型本构模型,并引进相关系数R、平均相对误差δ评估改进型本构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在高温热变形过程中,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的流变应力值受应变速率以及变形温度的影响显著,且动态再结晶更易在较低应变速率、较高变形温度条件下发生;应用改进型本构模型得到的流变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44,而平均相对误差值δ仅为1.9952%,说明该本构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的流变应力。
程晓农王皎罗锐朱晶晶杨雨童郑琦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流变应力本构模型
一种含铝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氧化行为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称量法研究了新型Cr21Ni35Nb Al钢分别在700℃、800℃和900℃空气中的静态氧化行为,并绘制其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对高温氧化膜层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新合金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700℃氧化膜主要为(Fe_(0.6)Cr_(0.4))_2O_3和少量Al_2O_3;800℃氧化膜较为复杂,主要为Al_2O_3、(Al_(0.9_C_(r0.1))_2O_3和少量Fe(Cr,Al)_2O_4;900℃时氧化膜主要为Al_2O_3和少量(Al_(0.9_C_(r0.1))_2O_3。
程晓农姚永泉李冬升罗锐郑琦唐桢丁
关键词:高温氧化氧化动力学氧化膜
固溶处理对Cr18Ni31NbAl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工艺(1050、1100、1150、1200℃,保温15、30、45、60 min)对新型Cr18Ni31NbAl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固溶处理温度能促进合金晶粒尺寸长大;1050~1200℃固溶处理时,晶粒正常长大,晶粒长大激活能Q=187 kJ/mol;合金的抗拉强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或固溶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刘天程晓农罗锐郑琦王皎陈光杨乔
关键词:铁镍基合金固溶处理显微组织抗拉强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