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丹 作品数:16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K19与TPO蛋白表达对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价值研究 2021年 研究CK19与TPO蛋白表达对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将本院接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纳入研究,给予En Vision二步法来检测TPO和CK19蛋白,患者病症类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滤泡性腺癌、髓样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评价CK19与TPO蛋白表达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果显示滤泡性腺癌的阳性率最低,对比其他的甲状腺肿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TPO的表达阳性率,滤泡性腺癌的阳性率更低于滤泡性癌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髓样癌阳性率最低,桥本甲状腺炎最高,可达到100%。结论:通过研究成果得出,观察CK19与TPO蛋白表达可以诊断甲状腺肿瘤,临床可借助该手段来分析和诊断甲状腺肿瘤,为患者尽早诊断,确定相关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借鉴。 林淑云 陈晓丹关键词:CK19 TPO 甲状腺肿瘤 病理诊断 CathepsinK SMA CD34在肺腺癌浸润前及浸润性病变间质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探讨CathepsinK、SMA、CD34在肺腺癌浸润前病变的间质(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及浸润性病变的间质(微浸润性腺癌的微浸润灶及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照最新的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肺腺癌新分类方案,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病理诊断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病例,重新诊断、分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进行CathepsinK、SMA、CD34的检测并比较:(1)在49例肺腺癌浸润前病变的间质及192例浸润性腺癌的间质中的表达差异;(2)在50例微浸润性腺癌的原位腺癌成分的间质中和微浸润灶的间质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CathepsinK、SMA在192例浸润性腺癌的间质中高表达,在49例浸润前病变的间质中低表达;CD34在49例浸润前病变的间质中高表达,在192例浸润性腺癌的间质中低表达;(2)在微浸润性腺癌中,CathepsinK、SMA高表达于微浸润灶的间质中,低表达于周围正常肺泡间隔和原位腺癌成分的间质中;CD34高表达于周围正常肺泡间隔和原位腺癌成分的间质中,低表达于微浸润灶的间质中.结论 CathepsinK、SMA、CD34的表达与肺腺癌的发展和间质浸润密切相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肺腺癌的浸润前病变及浸润性病变,同时能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 寿乐意 杨俊杰 孙丽君 陈晓丹 翟梅娟 黄斌关键词:腺癌 以腹股沟疝为临床表现的腹膜黏液型上皮样间皮瘤1例 被引量:1 2022年 黏液型上皮样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主要临床表现常为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罕见以腹股沟疝为首发临床表现,其组织学类型及以腹股沟为发病部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68岁男性患者,描述其组织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预后、诊断及鉴别诊断。 黄斌 寿乐意 郑佳 齐广伟 陈晓丹 蔡路兵关键词:间皮瘤 上皮样 组织学类型 腹股沟疝 组织学特征 发生于年轻女性的乳腺原发鳞状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比例不到1%。当90%以上的恶性细胞为鳞状细胞时,诊断为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PSCCB),占所有乳腺癌的不到0.1%,因其罕见性,对于化生性乳腺癌的诊断及后续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争议,目前化生性乳腺鳞癌主要以病理诊断为主,影像诊断为辅,而对乳腺鳞癌的治疗依旧参考常规乳腺癌的治疗指南。本文通过分享1例发生于年轻女性的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并回顾相关文献及报道,以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 刘银河 付琼 陈晓丹 翟梅娟关键词:年轻女性 乳腺化生性癌 PDL1在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1]).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最具侵略性肺癌的组织学亚型,预后较差,生存率最低^([2]).肿瘤细胞可以避开机体免疫系统杀伤机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是诱导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3]).研究显示,通过对抗PD 1的配体PDL1,可治疗肺癌、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和胃肠道癌等肿瘤^([4-7]),说明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新趋势.但是,关于免疫抗体PDL1与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却较少有学者研究.本文回顾性分析85例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 杨俊杰 黄斌 陈晓丹 寿乐意 翟梅娟 孙丽君关键词: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胃肠道癌 杀伤机制 机体免疫系统 免疫抗体 乳腺微腺体腺病相关产基质的癌1例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2022年 通过分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收集的1例乳腺微腺体腺病相关产基质的癌(Microglandular Adenosis Relevant Matrix-producing Carcinoma,MGARMPC)其病理资料。此病例镜下由MPC(占60%)、MGA(占30%)和非典型微腺体腺病(atypical microglandular adenosis,AMGA)(占10%)构成。MPC区域腺上皮呈实性、条索状改变,细胞轻度异型,其周围缺乏基底膜。间质直接过渡为黏液软骨样基质。MGA可见温和单层及立方样细胞呈腺管样排列,弥漫分布于正常乳腺间质及脂肪中,间质无明确促结缔组织反应,腔内可见嗜伊红分泌物。AMGA区域散在异型腺体夹杂在MGA的腺管周围,可见移行过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ER、PR、HER-2均为阴性,S-100阳性,SMA和P63阴性。MGARMPC罕见,诊断需依赖病理明确。 刘红胜 陈晓丹 黄斌关键词:乳腺肿瘤 乳腺癌组织中BRCA1/2、p65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2022年 目的探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核因子κB亚基p65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4例为研究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乳腺肿瘤组织HPV、BRCA1/2、p65表达情况,分析HPV、BRCA1/2、p65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研究组HPV、p65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BRCA1、BRCA2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HPV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P<0.05);乳腺癌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BRCA1、BRCA2、p6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乳腺癌患者BRCA1、BRCA2阳性率低于HPV阴性患者(P<0.05),p65阳性率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HPV、p65阳性率上调,BRCA1/2阳性率下调,且相互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病与进展。 孙丽君 付琼 陈晓丹 翟梅娟 寿乐意关键词:乳腺癌 P65 人乳头状瘤病毒 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一例 2021年 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是胃肠道平滑肌肉瘤的一种罕见类型。患者女,63岁。因黑便1周入院,胃镜发现胃体中部前壁5 cm×4 cm×4 cm隆起性病灶,广基,表面坏死及渗血。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是梭形细胞,另一种是破骨样巨细胞,两种细胞无规律分布,弥漫性浸润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梭形细胞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Caldesmon均阳性;多核巨细胞波形蛋白、CD68均阳性。病理诊断为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该病变生物学行为属于高度恶性,手术治疗,预后差。 杨俊杰 黄斌 陈晓丹 蔡路兵关键词:梭形细胞 平滑肌肌动蛋白 多核巨细胞 伴黏液产生的甲状腺滤泡癌1例 2022年 患者男, 65岁。因"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20 d"就诊。病理检查:带厚薄不均包膜的破碎甲状腺肿瘤组织一堆, 体积5.0 cm×4.0 cm×3.0 cm, 切面灰红、灰黄色, 质地软伴黏液感。镜下示肿瘤具有纤维包膜, 区域突破包膜向外浸润性生长。肿瘤由含黏液的微囊和无胶质的滤泡结构构成, 区域两者相互交织。免疫组织化学: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CD56均阳性, 特殊染色:阿辛蓝染色黏液阳性, 基因检测:BRAF V600E无突变。伴黏液产生的甲状腺滤泡癌罕见, 诊断需结合病理学检查。 陈晓丹 陈立江 黄斌 刘红胜 周镪关键词:甲状腺滤泡癌 浸润性生长 特殊染色 纤维包膜 甲状腺球蛋白 结直肠癌不同TNM分期MMR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不同TNM分期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于经手术切除258例结结直肠癌组织蜡块标本的患者作为结直肠癌组,在258例结肠癌组织患者标本切缘的癌旁组织作为癌旁组。比较两组的MLH1、MSH2、PMS2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不同TNM分期患者MLH1、MSH2、PMS2的表达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LH1、MSH2、PMS2表达水平与不同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MLH1、MSH2、PMS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Ⅲ+Ⅳ期结直肠癌组织MLH1、MSH2、PMS2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结直肠癌组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显示,MLH1、MSH2、PMS2与TNM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MLH1、MSH2、PMS2阳性率有明显高表达,MLH1、MSH2、PMS2的表达水平与TNM肿瘤进展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陈晓丹 黄从想 刘军平关键词:结直肠癌 TNM分期 错配修复蛋白 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