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琴
-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伐他汀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 2011年
- 目的以大鼠胚胎来源的心肌细胞为模型,观察氟伐他汀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检测法检测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实时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氟伐他汀能够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降低H9c2细胞的活性,10μM氟伐他汀处理H9c2细胞后其凋亡率增加,处理4 d后H9c2细胞凋亡率为54.9%;氟伐他汀能够上调TβRⅡ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对TGF-β1及TβRⅠ的表达无明显的上调作用。结论氟伐他汀能够诱导H9c2细胞的凋亡,这种凋亡诱导作用可能与氟伐他汀对TβRⅡ的上调作用有关。
- 李宗斌朱梅郑小琴文毅李泱朱庆磊王士雯
- 关键词:氟伐他汀细胞凋亡
- PM2.5升高对健康青年HRV时域参数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观察PM2.5(Particulate Matter 2.5)升高对健康青年人群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青年人265例,男124例,女141例,平均年龄(38.57±5.72)岁。气象资料和PM2.5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来源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及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PM2.5浓度超标相对较多的时期进行研究。选择空气质量指数(AQI)<50与AQI>200时,青年患者24h动态图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Time Domain Index)进行分析。监测窦性搏动的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参数包括: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PNN50)、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及三角指数。结果各年龄段男性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在正常范围内,与AQI<50时比较,AQI>200时,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各年龄段女性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在正常范围内,与AQI<50时比较,AQI>200时,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各年龄段青年男性和女性在AQI>200时,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维持在正常波动范围内,与AQI<50时无统计学差异。
- 颜伟马一鸣朱超郑小琴陈琪
-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空气污染指数
-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
-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其起病隐匿,诱发因素轻,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导致老年病人死亡的重要病因。现将2000年5月-2003年5月我所收治的30例MOFE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 郑小琴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认知程度与出入量记录行为间关系的调查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对心衰的认知程度和记出入量的行为态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心衰患者对心衰的基础知识认识水平较低,50%的患者不明白记出入量目的和方法,大部分患者记录的出入量数据均不客观;行为目的明确者出入量记录准确度明显高于行为目的不明确者,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患者对心衰知识认识水平低,出入量数据以主观评估多见,且其行为与其认知水平相关。今后,临床护士在加强心衰患者的知识宣教同时,应特别重视记出入量患者的行为目的教育,使患者掌握正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调查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同时,为出院心衰患者服药的自我监测、自我调整提供依据。
- 郑小琴金艳宏刘鹏王凌娜董芳
- 关键词:出入量心衰老年疾病认知
- 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的药物基因组学相关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的药物基因组学关联因素。方法严格按照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募集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60岁以上患者,并给予常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采用光密度比浊法检测患者服用稳定剂量氯吡格雷后第5日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法检测氯吡格雷的代谢和作用通路上的候选相关基因变异型(包括PONlQl92R,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以及ABCBlC3435T)。结果在24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在候选的氯吡格雷代谢和作用相关基因变异型中,仅有CYP2C19*2基因型与氯吡格雷稳定治疗后的血小板反应性显著相关(P=0.001),其中CYP2C19*2携带者口服稳定剂量氯吡格雷第5日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46.1%±21.25%)显著高于非携带者(39.38%±19.44%,P〈0.001)。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和合并用药等临床环境相关因素后,CYP2C19*2仍与患者稳定剂量治疗下的血小板聚集率密切相关,它能够解释22.2%的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个体间变异(P=0.001)。结论CYP2C19*2是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的主要药物基因组学相关因素。
- 张蓝宁郑小琴徐斌杨洁王红娟张玉霄卢才义尹彤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氯吡格雷药物基因组学
- 压力绷带用于冠状动脉造影后穿刺局部止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刘鹏郑小琴卢才义刘玲玲王士雯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局部止血
- 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调查被引量:10
- 2004年
- 郑小琴陈玉娟唐文捷董芳
- 关键词: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健康教育
- 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及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在不同性别与年龄的发生率情况。方法分析620888例12导联静息心电图检测结果,统计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6771,P=0.4106),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5.261,P<0.05)。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与年龄存在相关性(χ2=671.8555,P<0.05);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与年龄存在相关性(χ2=299.9378,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推断女性发生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即左束支传导功能彻底丧失的概率比男性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女性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应仔细判别,是否为左束支功能完全丧失,为临床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 但晴李腾京郑小琴石亚君
- 关键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心电图发生率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调查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了解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患者63例,根据每小时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的次数(RDI)进行分组,并分析不同RDI值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重度呼吸暂停组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脑卒中及心衰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中度呼吸暂停组的心肌缺血、心绞痛、高血压、脑卒中、心衰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轻度呼吸暂停组的心血管病发病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4组高血脂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的高发病率,加强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改善其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郑小琴陈玉娟邸晓睿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护理干预
- 心室起搏心律伴不完全性干扰性窦-室房室脱节1例
- 2015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9岁,因“尿检异常伴血肌酐升高4年余”入院。2013年12月4日住院临床诊断:(1)慢性肾功能不全4期伴肾性贫血;(2)心律失常,阵发房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器植入;(4)高血压Ⅲ级,极高危;(5)慢性支气管炎。入院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不完全性干扰性窦?室房室脱节(窦性夺获);感知心房心室起搏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图1示:心室率约为60次/min,PR间期0.23s,窄QRS时限0.11s,宽QRS时限0.19s,QT间期0.45s,QTc间期0.45s,电轴-7°。可见P波规律出现,频率约为54次/min,窦性心动过缓。起搏频率为60次/min,心室起搏心律(VVI方式)。除P2、P7下传至心室外,其他P波均因干扰未下传至心室,为不完全性干扰性窦?室房室脱节。
- 但晴郑小琴李腾京张琰飞周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