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47例肺部结节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进行双盲法分析。结果:低剂量螺旋CT显示的结节较常规剂量扫描稍小,但二者对结节的检出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常规螺旋CT扫描发现肺结节的几率相仿,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受照剂量。
- 蒋颖蒋岳高红
-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
- 皮质旁骨肉瘤一例
- 2005年
- 高红
- 关键词:肿块皮质旁骨肉瘤股骨远端左膝关节骨质骨形成
-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骨外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骨外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9例骨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MIP、MPR、SSD图像重建。结果39例中,36例明确诊断骨折。MIP、MPR、SSD重建对于骨折显示效果好。结论MSCT重建技术为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 蒋颖高红齐荣
- 关键词:CT骨外伤
- 基于MRI的3D打印技术在骨伤科中的临床应用概述
- 2021年
- 目的利用文献检索手段对基于MRI的3D打印技术在骨伤科中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推动骨伤科精准医疗发展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检索2015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3D打印”“三维打印”“增材制造”“磁共振”“磁共振成像”,最终共纳入与骨伤科有关的1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基于MRI的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骨伤科临床疾病的诊治与临床教学方面。结论基于MRI的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进行术前规划、精准定位与辅助确定手术方案,还可以打印个性化导板、假体和植入物,提高骨伤科手术效果。
- 董磊高红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3D打印骨伤科
- 颈深淋巴结转移癌侵犯颈动脉的CT诊断
- 2002年
- 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癌是否侵及颈动脉,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及判定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CT对于诊断头颈部肿瘤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是常用的检查手段。对颈深淋巴结的分布、引流及与颈动脉的解剖关系和颈深淋巴结转移癌侵及颈动脉的CT影像学的研究现状加以论述,并分析了单螺旋CT及多层螺旋CT的技术优势。
- 王晓峰高红
- 关键词:CT
- 低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骨挫伤的应用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骨挫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0.35T开放式核磁共振设备,回顾性分析50例膝关节骨挫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50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均能准确诊断,部分伴有半月板、韧带及关节腔积液。其中8例伴有隐性骨折,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结论 MRI在骨挫伤影像检查中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特别是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更能清晰的判断隐性骨折和骨挫伤部位、范围和程度,对指导临床早期治疗有重大意义。
- 高红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其MRI征象的特征并分级。结果33例患者半月板损伤数为37个,其中Ⅰ级4个(10.8%),Ⅱ级18个(48.6%),Ⅲ级15个(40.5%)。结论MR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能清楚地显示半月板变性和撕裂,正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严重程度,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 高红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 多层螺旋CT在髋臼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05年
- 高红田利新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髋臼骨折CT诊断三维重建图像骨折线
- 三角骨骨折CT应用价值
- 为了评价三角骨骨折的CT表现,笔者搜集1994年10月~1999年4月间410例三角骨骨折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石伟郝虎臣高红任丽丽
- 关键词:CT诊断X线平片MRI检查
- 文献传递
- 高碘流率联合高噪声指数降低头颈CT血管造影辐射剂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对高碘流率(IDR)联合高噪声指数(NI)降低头颈CT血管造影(CTA)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医院行头颈CTA检查的120例头颈部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高IDR联合高NI组(高IDR+NI组,50例)、中IDR联合中NI组(中IDR+NI组,40例)和低IDR联合低NI组(低IDR+NI组,30例),采用迭代重组算法(ASiR)2.0对扫描图像进行重组,对3组图像的头颈部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进行客观分析和主观评分,并记录其碘摄入量及辐射剂量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三组患者的升主动脉、颈总动脉上段及颈内动脉下段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IDR+NI组SNR、CNR高于中IDR+NI组和低IDR+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08,F=52.525;P<0.05),3组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IDR+NI组CTDI、DLP及ED低于中IDR+NI组和低IDR+NIC组,3组的CTDI、DLP及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861,F=199.610,F=412.443;P<0.01)。结论:对头颈CT检查患者采用高IDR联合高NI,可在保证影像质量同时,减少辐射剂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 王铁军高红
- 关键词:噪声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