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琢

作品数:4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政府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社会主义
  • 8篇企业
  • 8篇经济体
  • 8篇经济体制
  • 7篇主义
  • 4篇商品经济
  • 4篇经济模式
  • 4篇计划经济
  • 3篇社会主义商品
  • 3篇社会主义商品...
  • 3篇市场经济
  • 3篇企业经营机制
  • 3篇资本主义
  • 3篇经济体制改革
  • 3篇产品经济
  • 2篇邓小平
  • 2篇邓小平论
  • 2篇殖民主义
  • 2篇制衡
  • 2篇制衡机制

机构

  • 39篇广东省人民政...
  • 1篇北京市首钢研...
  • 1篇广东省经济体...

作者

  • 39篇王琢
  • 1篇虞月君

传媒

  • 6篇经济纵横
  • 3篇经济研究
  • 3篇中州学刊
  • 3篇上海经济研究
  • 3篇财政研究
  • 3篇岭南学刊
  • 2篇调研世界
  • 2篇财经论丛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 1篇南方经济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特区经济
  • 1篇中国财经信息...
  • 1篇金融研究

年份

  • 2篇2001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4
  • 3篇1993
  • 6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89
  • 3篇1987
  • 1篇1986
  • 3篇1985
  • 1篇198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珠江模式的乡镇企业被引量:2
1992年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以工商为主,农村以务农为本,形成了城市先进而农村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差别日趋扩大。八十年代,广东农村出现了以佛山为代表的珠江模式乡镇企业这个新生事物,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关系的传统格局,也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闯出了一条新路。 珠江模式乡镇企业是一种发达的现代商品经济企业模式,它的显著特色。
王琢
关键词:乡镇企业企业珠江模式
综合治理国企综合症——国企改革新阶段
1998年
国企治理走了近20个年头的路程。其间大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企业范围内的矛盾,可以就企业治理企业。第二阶段,解决企业深层次矛盾——涉及上下左右和方方面面的矛盾,既有体制矛盾,也有非体制矛盾,国企患的是综合症。对症下药,就要跳出企业,综合治理综合...
王琢
关键词:国有企业
金融调节要有新思路
1996年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宏观调节总量平衡以财政调节为主要手段,因为除少量农贷外,银行信贷资金一般不参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宏观调节总量平衡以金融调节为主要手段。因为财政赤字已经债务化,不再向央行透支,不再表现为通胀,央行不用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实行超经济的贷币发行。市场经济的金融调节。
王琢
关键词:金融调节市场经济金融
调整宏观政策 治理市场疲软
1996年
一、市场疲软现象已经出现以即期有效需求不足为特征的市场疲软在全国已露端倪,在广东则尤为明显。市场疲软的具体表现是: 1.投资品市场疲软早已出现。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上供过于求,中转环节交易清淡,生产厂直销比重继续提高。不少单位为压缩库存而削价竞销,生产资料价格由升转降,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4%。投资品销售不畅。上半年物资销售部门生产资料销售1435亿元,下降15.1%,且降幅逐月增大。据统计。
王琢虞月君
关键词:经济政策
治理国有经济的新思路和新对策被引量:1
1997年
一、对待国有企业的四个失误18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作了多种改革试验,反而使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对待国有企业相继发生了四个失误:
王琢
关键词: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邓小平论当今世界
1994年
邓小平是当代世界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深刻分析世界形势,把握世界矛盾的新变化,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阐述当今世界的两件大事: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王琢
关键词:邓小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殖民主义
“整顿金融秩序”之我见被引量:1
1993年
近来,我国整顿金融秩序,引起港澳人士的关注,也引起内地人士的关心。有人认为这是及时的举措,可以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好势头,也有助于港澳经济的繁荣;但是也有人忧心忡忡,怕重走“三年治理整顿”的老路,再来一次全面紧缩,颇有“谈虎色变”之惊。这种顾虑来自没有弄清整顿金融秩序同“三年治理整顿”全面紧缩的区别,以及同那些经验不足举措的区别。
王琢
关键词:金融秩序
启动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力量在哪里?——发挥财政分配和银行信贷的启动杠杆作用
1982年
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财政、信贷的基本平衡和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1981年农业是受灾之年,而粮食生产是建国以来的第二个高产年;棉花产量又有新的突破,其他经济作物也有较大幅度的增产。农副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轻纺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市场。
王琢
关键词:银行信贷财政分配重工业轻纺工业
关于推进改革的若干问题
1991年
中国的改革需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不可能“一步到位”。改革中出现的“需求膨胀—需求紧缩—需求再膨胀—需求再紧缩”、“结构失调—结构调整—结构再失调—结构再调整”、“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统—一统就死”三大怪圈,以及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乡镇企业、“三资企业”搞活了而国营大中型企业难活的怪现象,是因为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自我制肘的“连环套”。出路在于优先推进宏观体制改革,实现计划经济模式的破旧立新。
王琢
关键词:经济模式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中国改革先驱者农民的伟大创举
1992年
本文简要总结了50年代以来毛泽东同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所取得的理论性进展,剖析了这一探索未能在实践中取得全面成功的主要原因,指出作为中国改革先驱者的农民创办和发展乡镇企业,不仅推动了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转变,而且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王琢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毛泽东同志商品经济经济体制中国农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